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来宾市园林绿化的现状,今后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建设中,应该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城市园林绿地绿地系统;合理构建城市绿地空间结构;调整绿地布局,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健全机制,强化管理,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城市绿化的具体情况,主要从绿地的功能角度进行分类,使其能为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管理、统计服务,并能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内部结构、城市大环境绿化的发展起推动、引导作用,同时对风景园林及城市绿地规划学科的建设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苑》2008,(10):282
校区绿化美化工作是高校后勤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城市园林绿地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与单纯的城市绿地管理相比,学校绿化美化工作,现有着城市园林绿地的共性,也有校区绿地的个性。如何把握这些特性,进行有效养护管理。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绿色校园,有着重要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哈尔滨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现状,梳理新旧城区绿地建设留存的问题,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视角对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提出相应的控制准则与实施内容,并从绿地控制性基础指标、城市公园绿地的控制、园林植物的控制、古树名木方面提出哈尔滨城市绿地建设的具体标准,为哈尔滨城市绿线划定、城市规划绿地的行政处罚开展前期研究,为出台技术性指标提出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佳木斯市园林绿地管理与建设需要,建设科学的、符合佳木斯市特点的绿地系统体系,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6.
分析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以Landsat 8遥感图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西安市行政区划图和谷歌高分辨率图像为辅助数据,以ENVI 5.3和ArcGlSl 0.2软件为主要工具,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法和NDVI阈值计算等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提取西安市城市绿地信息,并分析绿地景观格局指数,进而对城市绿地作出评价。分析表明:最大似然分类法能更容易、更精确地将西安市绿地提取出来,总体精度达到98.11%,Kappa系数为0.974 6,均高于NDVI阈值法。西安市主城区绿地质量较低,公共绿地很稀缺,绿地斑块分散且面积比较小,绿地破碎程度比较高,景观多样性不够丰富。就西安市各功能区来说,绿地的分维数基本一致,但在人工营造绿地景观时忽视了斑块间的链接和连通,使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相对较高,而在游憩区、文教区和工业区的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表明其中的绿地景观类型较为丰富。建议西安市未来应积极规划、建设或改造城市绿地,增加较大的绿地斑块,而且绿地生态系统结构应尽可能的复杂,绿地的景观类型应增加,并改善生物多样性,提高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渐缩小各个城区间绿地覆盖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城市绿地包括园林绿化树木、草坪等,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绿化工作中,修剪整形管理广泛地用于树木、花草的培植以及盆景的艺术造型和养护管理,是城区绿化苗木综合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快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建设步伐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从行道树和绿地草坪2方面,简单的探讨了其修剪整形与养护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唐玲  谭丽  何兴元  李小玉  陈玮  张国友 《资源科学》2008,30(9):1415-1420
基于2006年Quickbird卫星影像数据解译的沈阳城市绿地分布图,利用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结合梯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沈阳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并探讨了其幅度效应.结果表明:绿地的空间格局可以应用梯度分析与景观指数采定量.不同的绿地类型沿景观格局梯度确实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特征".不同景观指数沿样带的表现也有差异,斑块密度和景观形状指数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而最大斑块指数,斑块类型百分比,多样性指数和景观聚集度指数则不明显.为了研究绿地景观的幅度效应,尝试了不同的窗口大小,5km的幅度是比较合理的尺度,能够通过景观指标的变化反映城市绿地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9.
城市绿地规划是城市资源环境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丈章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主要探讨GIS与RS技术在绿地规划方面的应用方向和模式及其应用的流程.研究表明:利用RS和GIS技术进行城市绿地现状调查是一种可行的先进技术手段,GIS和RS技术的结合运用可有效的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种类及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地调查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城市绿地信息提取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法,对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地信息提取、绿地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地的喷灌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园林角度出发,介绍城市绿地喷灌系统的组成,喷头种类和应用范围.根据绿地灌水量,灌水周期,喷头布置形式以及喷灌管道水力计算进行的设计步骤,并由此确定绿地的喷灌制度.从而达到节水灌溉目的并能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外部性理论出发,对城市绿地的外部经济效应和受益群体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城市绿地的外部性效应内部化是破解绿地建设资金难题的有效途径,并且尝试从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公众角度出发为解决城市绿地建设难题提出政策设想。  相似文献   

13.
绿量概念在城市绿化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泽胜 《内江科技》2006,27(2):120-120
绿量概念突破传统绿地规划建设控制指标,反映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利用绿量概念,营造景观与生态相协调的人工植物群落,大力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从以下三个关键方面着手,即"覆盖率"、"绿地在城市中设置位置"和"提高单位绿地面积上的生态效益",才能充分发挥出城市绿地的最大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北京城市绿地对大气PM_(2.5)的削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玉  王硕  李娜  谢高地  鲁春霞  张彪  张昌顺 《资源科学》2015,37(6):1149-1155
PM2.5导致的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城市绿地对削减大气PM2.5具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基于NDVI数据模拟北京城市绿地叶面积指数,再利用干沉降模型模拟区域绿地PM2.5削减量,最后根据大气PM2.5存量计算了绿地对大气PM2.5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北京城市绿地PM2.5削减总量分别为1 861t、2 987t和3 852t,单位面积削减量分别为22.71kg/hm2、24.64kg/hm2和33.36kg/hm2,可分别将研究区内PM2.5削减0.07%、0.12%和0.19%。苗圃与果园、社区林和路旁林的PM2.5削减总量较高,而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和针叶林的单位面积削减量较高。五环以外绿地的PM2.5削减总量、单位面积削减量和大气PM2.5去除率都高于五环以内绿地。本研究可以为北京城市规划中更好发挥绿地缓解大气PM2.5作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城市绿地群落结构对降温增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清晰揭示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与景观结构特征对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对指导城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城市绿地降温增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但是定量解析绿地群落结构与降温增湿功能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基于北京市24个典型绿地群落夏季降温增湿效果的实测,重点解析了绿地郁闭度和绿量对降温增湿功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绿地结构优化配置的最优阈值。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城市绿地夏季日均降温幅度0.2~2.0℃,日均增湿幅度0.20%~8.26%;不同群落结构绿地降温效果上,乔灌草型>乔草或乔木型>灌草型>草地型;在绿地增湿效果上,乔木型>乔灌草>乔草型>灌草型>草地型;郁闭度和绿量对绿地降温增湿功能均有明显影响,但郁闭度影响更大,冠层郁闭度介于0.60~0.85、三维绿量密度≥5m3/ m2的乔灌草或乔草型绿地具有最大降温增湿功能。  相似文献   

17.
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自净能力,在城市生态中他既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也是生态平行的调控者,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绿地,不仅是美化城市景观和市容的需要,更是减轻和净化城市环境污染功能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分析了目前城市绿地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城市绿地群落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绿地公园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提高城市品味和改善人民生活居住环境条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桐柏县不要生搬硬套外地模式,结合本地人文风俗和历史文化,本着建设节约型城市绿地公园理论来规划设计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9.
海派公园的设计风格与手法——以徐家汇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城市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以上海徐家汇公园为例,试从设计风格与手法方面分析其特征,以期对海派城市公园风格窥一斑而见全豹,从而为相关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领域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0.
梁栋 《科技创业月刊》2012,(10):172-173
以城市绿地信息提取为目标,对影像进行了多尺度分割。根据不同地物选择不同的分割尺度,建立影像对象的网络层次结构,并根据不同的绿地类型选择具体的尺度从影像对象中提取特征,从而寻求更为理想的城市绿地信息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