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慧 《文教资料》2010,(6):42-44
本文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视角来探讨广告翻译,提出广告翻译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语言交换活动,在广告翻译中应以目的论为指导,不拘泥于语言形式,而要采取多种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语言特征、文化习惯和读者期待,以达到广告预期的商业目的。  相似文献   

2.
双关语是英语广告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其语言幽默风趣,能使广告产生很好的效果。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认为在广告双关语的翻译中,译文应能产生与原文接近的广告效果,以译文接受者与原文接受者能获得相近的感受为目的。本文试图总结双关语的主要类型,介绍几种关于双关语的主要的翻译方法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3.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语言,有其自身的特征,翻译广告必须要充分考虑广告语言的特征。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特别强调了“译文接受者的反应”和“内容重于形式”两个因素,为广告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数个广告翻译实例对此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4.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有其特殊的语言风格又有其明确的商业目的性,这就直接决定了其翻译绝不仅仅是文字之间的简单对应翻译。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成为广告翻译中的首要因素,而是否达到广告的功能和目的则是衡量终极译文的成败之标准所在。德国功能学派提出的"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手段,翻译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和目的为首要原则,即目的法则。由此,英文广告汉译时的增译策略在此理论的视角下得到了充分解读。  相似文献   

5.
何春燕 《文教资料》2006,(24):133-134
本文论述了作为当今社会广泛使用的交流媒介,广告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用途,因此作为广告翻译除力求准确、达意外,还应让译文读者和源语读者对同一广告做出基本一致的反应即“翻译的功能对等”,以达到广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角度讨论汉英广告翻译。传统翻译标准“忠实”、“对等”显然不能适应商业广告翻译手法的灵活。“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商业广告中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给广告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广告的文体风格和其特殊功能决定了广告翻译的特殊性,传统翻译标准“忠实”“对等”显然不能适应商业广告翻译手法的灵活性,无法解释广告翻译中必要的调整、删减或改写等现象。“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商业广告中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在对翻译中的目的论理论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目的论对广告翻译的意义,然后从删译、增译和改译三个方面探讨了目的论在广告翻译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由于文化差异,不同国家的人对同一广告有不同的理解,认识。广告文体的目的和主要功能,即诱导和说服顾客接受其产品和服务,这就决定了广告的翻译必须要把目的语言和译文读者放在首位。本文为广告翻译提出了两种有效方法:平行文本法和归纳法,旨在解决广告翻译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广告语言翻译特点与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云燕 《培训与研究》2005,22(4):116-117
随着当今世界对广告作用的愈来愈重视,广告语言的翻译也颇受关注。译文必须要忠实于原文又要适用于对方语言。本文对广告语言进行了一些研究,指出了翻译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和广告语言的特点,并对翻译技巧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杨辉  张其云 《文教资料》2010,(10):59-61
作为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支柱之一的目的论认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主导原则是整介翻译行动的目的。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在探讨广告英语语言特征及其翻译策略的基础上强调广告翻译者应以“目的原则”为宗旨.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以增强广告功效。  相似文献   

11.
广告是一种应用文体,其翻译既要做到“文字翻译”也要实现“文化翻译”。在翻译时,注重文化因素,采用直译、意译、创译、扩译等方式,在译文中巧妙发挥文化因素的作用,能让广告译文更容易吸引读者,产生购买需求,从而实现其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2.
涉外广告翻译强调译文效果,是一种语用语言等效翻译。为使广告取得预期的效果,可以将Versehueren的顺应性理论作为涉外广告翻译的操作手段,在翻译中做到三个方面的顺应:社会现象的顺应,心理需求的顺应,语言现实的顺应。  相似文献   

13.
广告语篇是典型的信息型和号召型/祈使型文本,兼具信息传递和劝说消费者的功能,因此广告翻译要兼顾这两大功能,以实现广告译文的预期目的。功能目的论为广告译文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了可行途径。译者在广告翻译中通过补充说明、删节、改写和文化意象转换等手段,可实现广告在译语环境中推销产品或服务、劝说消费者购买的最终目的。故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在理论上了解商业广告翻译的运作机制,对广告翻译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韦璇 《英语广场》2021,(8):28-31
广告翻译具有商业与语言两个层面的特点。译者在进行广告翻译时,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市场、文化、语言、法律法规等,因此,广告翻译要求译者具备较高的灵活处理翻译文本的能力。根据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译者应在充分兼顾各方面制约因素的前提下,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产出表情达意的译文,以促进商品消费。  相似文献   

15.
陈茹 《考试周刊》2009,(21):208-209
广告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具有简洁明了、口语化及形象生动等语言特征。本文就广告文体的语言特征展开讨论,进而提出广告翻译的原则。广告的翻译应兼顾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的语言特征,在不减弱广告效应的前提下做到忠实通顺。  相似文献   

16.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在目的语文化背景下所预期达到的功能,并以此来指导广告翻译过程中策略的选择。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以广告文本的目的为研究点,分析英汉广告商标和标语翻译的成功案例,提出采用灵活的翻译手段、讲究选词用字、体现广告创意、使用修辞手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广告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再创作,能创作出通俗易懂、易读易记、又能有力促销产品的广告,比忠实、通顺、优雅的译文更为重要。因此,本文中提出了较为务实的广告翻译原则:即以目的为导向的功能主义原则。这种为目的而可以不择手段的做法正好是原本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本文根据此原则对广告翻译归纳出六种类别,并一一阐述。  相似文献   

18.
广告作为一种极具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具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文化特色以及明确的促销目的。广告翻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能在译文读者和广告受众中起到与源文件同样的作用。广告翻译策略已超越了传统的标准,发展到了富有创意的"创译",甚至是无需"忠实"于原文而更关注目标语文化和译文读者的"译创"。本文通过广告翻译实践,分析以上两种最新的、适合现代广告翻译的有效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广告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再创作,能创作出通俗易懂、易读易记、又能有力促销产品的广告,比忠实、通顺、优雅的译文更为重要。因此,本文中提出了较为务实的广告翻译原则:即以目的为导向的功能主义原则。这种为目的而可以不择手段的做法正好是原本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本文根据此原则对广告翻译归纳出六种类别,并一一阐述。  相似文献   

20.
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语用关联顺应翻译为广告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使广告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广告翻译过程中可从语言现实,社会文化,消费者心理三方面在原文认知语境中寻求最佳关联,在译文认知语境中做出动态顺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