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世纪末,“现代性”问题就成为西方学术界关注的核心,也成为中国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从词源学上看,在5世纪末,拉丁语的“modo”(最近、刚才)演变成与“antique”(古代)对立的“modemi”(现代)一词。到了11世纪末,“mordemiras”(现代性)一词出现,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当前的历史时期或时代,它源生于“modemus”,但“现代性”概念则形成于中世纪的基督教,有“现存世界的末日”之意,预示着新的世界的来临。到了16、17世纪,伴随着“古代人与现代人”的争论,“现代性”的概念开始被广泛使用。然而,对于什么是“现代性”。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以后的毛泽东思想从产生到发展,从理论体系的确立到对实践的指导,这一切都可以纳入“现代性”问题之中。因此,两条路线的斗争,就其实质来说,是存在于现代笥 的一对矛盾;是现代性的破坏性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最真实、最具体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是一个含意丰富的概念。我们可以按照马克思的社会结构两分法,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个路径首先将现代性分成社会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文化现代性在最初主要体现为启蒙现代性。启蒙现代性是社会现代性在哲学上文化上的代言,其核心与基础是理性主义。随着从鼓吹启蒙到反思启蒙,文化现代性又裂变出审美现代性,从而形成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或社会现代性)的对抗,这就是学界所谓的“两种现代性之争”。  相似文献   

4.
对于胡风的艺思想,人们往往从其主要特点——现实主义来分析,没有从“现代性”的角度深入把握其质的规定性。本探讨了胡风现代性的历史意识对他提出“民族形式问题”、“精神奴役的创伤”等理论的影响,以及胡风艺思想对现代主体——人的自觉建构。这种现代性使胡风艺思想较早地实现了其艺理论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5.
从现代性理论的视野上来看,中国哲学史学科是在中国古代世界解体的背景下,出于对现代性问题的感应而产生的。但该学科产生之后,由于纠缠于思想的民族性辩护,将“中西问题”等同于“古今问题”,从而错失了对现代性问题的敏锐感知与积极回应。该错失既不利于中国哲学史学科与国际哲学界的对话交流,也不利于其“合法性危机”问题的解决,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须直面、担当现代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于胡风的艺思想,人们往往从其主要特点——现实主义来分析,没有从“现代性”的角度深入把握其质的规定性。本探讨了胡风现代性的历史意识对他提出“民族形式问题”、“精神奴役的创伤”等理论的影响,以及胡风艺思想对现代主体——人的自觉建构。这种现代性使胡风艺思想较早地实现了其艺理论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7.
我主张将“现代性”、“后现代性”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所谓“内史”的研究,它注重学理层面的探究,注重问题自身的逻辑性,注重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部分是所谓“外史”的研究,它注重理论与现实社会的横向关联,注重理论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效应。就“现代性”的研究而言,内史要澄清的是,现代性概念本身在理论上出了什么问题?后现代性概念是如何从现代性概念中发展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上海教育》2005,(7A):59-59
现在,我们已身处现代性教育规训与教化的历史境遇之中,显然我们无法回避诸如“教化与规训的对抗”“理性的癫狂”“个体性的迷思”“自我实现的隐忧”“理想的命运”“道德的脆弱”和“知识的幻觉”之类的教育哲学难题。《规训与教化》一书的作从现代性的化处境出发,对上述七大方面的教育现代性问题进行了颇为细微深入的思考和极为坚实有力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的教育观的危机与出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伟  胡娇 《教育科学》2004,20(4):1-5
本文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视角分析了现代性的教育观的“危机”问题.阐明了现代性的教育现的有限合理性,提出了现代性的教育观的出路在于走向和合,这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教育理论发展内在逻辑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通过从康德到福柯对启蒙的连续性解读,展现启蒙的现代性维度--一种批判的态度,“五四”文化启蒙正是西方文化启蒙与中国启蒙传统相融合的产物,表征着“五四”精神。但现代中国的启蒙由于救亡 图存的现实社会需要又表现出自身的缺憾。而启蒙的现代性不仅为我们理性地认识“五四”,更为我国超越“五四”提供了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问题是现代社会的理论缩影和主导话语,诸多不同领域的思想家都从各自的视角给予普遍关注,结论莫衷一是。因此有必要对现代性问题的前提进行反思。现代性的方法论之思表明必须超越狭隘的“视角主义”走向“视域共现”;与之相关的是,现代性的多重论域之思表明现代性问题研究的“领域共现”;作为哲学言说主题的现代性之思,旨在开显思入现代性问题的通路:启蒙——现代性的品格;自我——现代性的灵魂;理性——现代性的生命。可以说,启蒙、自我与理性共同勾勒和描绘出了现代性问题的全新图景。  相似文献   

12.
教育现代性问题总的来说就是理性过度问题,主要表现在分裂和控制上。而MIT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几项关键举措则明显反映了教育现代性问题的危机与出路。文章分别从MIT的“人文、艺术、社科”、“实验性学习组”和“独立活动期”等本科教学改革举措出发,分析教育中融合对分裂、体验对理性、自由对控制的弥补。  相似文献   

13.
坊间关于“全球化”或“现代性”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而且,几乎每本关于全球化的书籍都要谈到现代性的问题,每本关于现代性的书籍也几乎都要谈到全球化的问题。全球化与现代性显然成为两个强相关的问题域。但是,全球化与现代性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专门的研究一直不多见。近来,国内许多学者在以极大的热忱译介外来学术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问题以理性精神为核心,具有“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双重特征。在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性问题的发展演进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明确的逻辑主线。以现代性问题为理论基础,我国法制现代化所面临的现代化与西化、法的现代性与法律传统、法治与德治等许多问题都能得到的有力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对“现代性”概念作具体论述,但其“现代性”思想内蕴于其整个社会发展理论中,具有历史性、总体性和全面性的特征。文章试图从马克思社会发展视域出发,用资本逻辑、历史和全球性的观点来透视“现代性”的逻辑及流变,在分析、借鉴和反省西方现代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马克思社会发展视域,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须立足于新时代中国发展实践,科学阐释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历史超越,阐明其建构的问题意识和实践路径,从而探索和建构中国特色“新现代性”。  相似文献   

16.
“五四”以来出现了审美经验的递嬗,从写实到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再到现代主义的生成,以及对应现代主义创作所发生的审美心理的变化与适应,包括新感觉派和“身体写作”之中的文学经验,都是与审美现代性相关的体验。  相似文献   

17.
要对以“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等为关键词的当代文学理论进行追本溯源式思考,就有必要对近代以来的文学理论生产机制作必要的梳理。在这个过程中,将“言说语境”和“叙事方式”作为思考问题的角度,无疑能够将问题聚焦于“生产机制”这一中心话题之中。一方面,从言说语境的流变来看,近代来以来文学理论的言说语境经历了一个从“现代性”到“消费”的变化过程。尽管“现代性”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未完成的命题,但当代提倡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言说语境,既是近代以来所生成的“现代性”语境在当代的流变,也是对现代性话语的传承与呼应。而随着消费社会的生成以及大众文化的繁荣,“消费”已逐步取代“现代性”成为当代文学理论言说的话语背景。很显然,以“消费”为中心的大众化立场,与之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精英化立场是格格不入的。于是,以“批判”理论的引入为标志的批判话语得以生成。另一方面,从叙事方式来看,近代以来在以革命斗争为主题所生成的“革命”语境中,宏大叙事成为革命年代叙事方式的首选,其话语表征是注重文学艺术的革命宣传功能和政治教育功能。到了当代,随着言说语境从革命向“消费”的转移,叙事方式也从宏大叙事向大众化叙事转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而提出来的,由于社会转型的特殊境遇,在百年历史中,现代性的选择不可避免地处于“中与西”“古与今”“新与旧”的矛盾论争中。而今,当全球化把我们带进后现代语境,从关于现代性批判与质疑的后现代视野转到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实际上是从现代性的事实分析转向了现代性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相似文献   

19.
迟艳杰 《教书育人》2004,(10):21-24
自20世纪末以来,“现代性”是西方学术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对现代性的研究涵盖了哲学、政治、社会和化等不同领域,因而对其理解也就有了学科上的差别。从哲学上理解现代性,一般人们认为现代性,是伴随着欧洲世俗化过程和资本主义制度化过程中,对时代意识的觉悟,是关注现在的一种精神,是对人的理性的追  相似文献   

20.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艺界对“现代性”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理论家在谈,作家在谈,研究二十世纪文学的文学史家也在谈。有的研究者还断言“体现意识和精神的现代性”是难以超越的。但是,何谓现代性,何谓文学的现代性呢,人们大抵都是各言其说,意见并不一致。一现代性问题的讨论始于西方,它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遇到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部分人文知识分子和作家艺术家所谈的“现代性”,指的是由十四至十六世纪文艺复兴发轫的、在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中发展和盛行起来的观念体系,概而言之,即以“自由、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