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笑掉牙     
小亨利每次同他姨妈见面,总会莫名其妙地笑上一番。可是最近这次,他没再笑。姨妈到他家时,他一本正经地坐在那里,姨妈好奇地问他:“亨利,你为什么这么听话了呢?”亨利老老实实地回答:“妈妈已经答应我了,如果我不嘲笑您的塌鼻子和眯缝眼的话,她就给我买一只玩具军舰。”  相似文献   

2.
从我上小学起,爸爸老拿我和他小时候比,他越比越觉得我不如他,越比越觉得我不争气,越比越觉得我不懂事。他不是说:我小时候像你这么大,就帮奶奶干活。等奶奶回来,我地也扫完了,饭也弄好了,连桌子也擦于净。你看看你自己。”要么就是说:“我小时侯学习比你好多了,学习成绩也是班上前10名,甚至第一名。”妈妈更有一套。她老拿我和同事家的孩子比“:你看人家某某的孩子考上了某中学,人家学习那么好,你看看你,只要有人家的一半,我就心满意足了。”妈妈唠叨个没完,可她却不知道,她的每一句话,像一把尖刀,刺破了我的自尊与自信。朋友们,你们呢,是否也是在“比”中过日子?谈谈你们的情况和感受。如果能有什么好建议,也请贡献出来吧。话题作者:孤独  相似文献   

3.
我经营着一家儿童用品商店。在一年多的经营时间里,我的脑中已网络了各种各样的顾客形象,他们当中一些有特点的人物还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常回味着他们的言行举止……回忆一:买跨年龄的玩具亨利是我店里的老客户,他的一口普通话说得不大好,但我能听懂。记得第一次他带着儿子来店里买玩具时,他3岁的儿子一眼就看中了放在柜台前面的遥控飞机。可飞机模型上的安全说明书是写此玩具适应5岁以上年龄的孩子玩。我觉得孩子小,生怕东西卖出去后会出什么后果,连忙对亨利说:“这个玩具不适合他玩,换另外一种吧?”亨利笑着回答:“不要紧,他的…  相似文献   

4.
这是个轻松愉快的葬礼,太阳也出来为亨利送行。他躺在棺材里,也许正偷偷地乐着。人们笑着,讲着亨利生前的趣事。 “还记得那次他扮成吉卜赛人,挨家挨户地给人算命吗?他居然挣了6英镑。”  相似文献   

5.
正按下葫芦起了瓢王小波1997年突然去世后,不管是捧他的还是骂他的,我越看越不明白,越说越不像我那位同学。我和王小波熟得不能再熟了,可看这些人写出来的王小波,我根本就不认识。有人引经据典地痛骂王小波。有人引经据典地热捧他。其实对鲁迅的评价也是如此。不管如何褒贬,所有写出来的鲁迅都和我从《鲁迅全集》里读出来的不是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6.
校长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协调好学校、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使其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是现代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校长提高素质水平的目标。我校去年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下班的铃声响过,教职工们陆续离开了学校。这时,一位老大爷急匆匆、气哼哼地推开校长办公室的门大声嚷道:“哪位是校长?我是×××的爷爷,我家孩子犯了什么错,老师竟用手戳孩子的眼睛.我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就这么一个孙子,老师敢打我孩子,我也不是好惹的!”说着练起了武功,扬言要和老师比试比试。这时他的孙子及其母亲也  相似文献   

7.
影片<监狱风云>中的主人公亨利,笑口常开,风趣幽默.亨利被误判入狱后,所有狱官都看他不顺眼,常找他麻烦.有一次,狱官将他用手铐吊起来,几天之后,他竟然还能一脸笑容地对狱官说:"谢谢你们治好了我背痛的毛病."狱官又将亨利关进一个因日晒而高温的锡箱中,当他们放亨利出来时,亨利央求道:"喔,拜托再让我待一天,我正开始觉得有趣呢."  相似文献   

8.
日前,笔者读到这样一则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有一位叫亨利的青年,三十多岁了仍一事无成,在唉声叹气中混天度日。一天,他的一位好朋友找到他,兴高采烈地跟他说:“亨利,亨利,我  相似文献   

9.
周六晚上,电话铃响了,是一位家长,她劈头就问:“星期五我的孩子是不是进教导处受批评了?”多年与家长接触的经验,让我深深体会到父母爱子心切,总爱维护自己的孩子,一听到孩子受委屈了就要向老师讨回“公道”,这个家长肯定也是如此。于是我平静地告诉她,她的孩子在作业本上写了一些不文雅的话,我才叫他到教导处,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家长明显有些不服气,忿忿地说孩子并不是那么说,说教XX科的老师看见他写这些话后,拉起他的衣服,把他扯了起来,还说一些同学经常欺负他,而老师却又相信其他学生而批评他……这位家长越说越激动。我了解该学生,他比…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个同事,他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连一首完整的歌也学不会。每当他看到别的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唱唱跳跳,自己的孩子象个哑巴,他心里就不愉快,于是经常训斥孩子,骂他是“黄鱼脑袋”,越骂孩子越自卑,甚至连最简单的儿歌也忘得一干二净。我还听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孩子在幼儿园里私拿了一只苹果,邻居的孩子告诉了他的爸爸,做爸爸的不进行正面教育,把孩子劈劈拍拍地打了一顿。第二天,这个孩子到幼儿园,把邻居的孩子也打了一顿。这事让他爸爸知道了,自然免不了又是一顿打。  相似文献   

11.
“我觉得孩子越大越不懂事了——总是平白无故地乱发脾气,搁到以前很平常的事、很正常的话。他都敏感多心,一会儿说看他没考好讽刺他,一会儿说我拐弯抹角、旁敲侧击地说话招人烦……”“我家孩子也是,一会儿说我老做他不爱吃的菜。一会儿又说我总用眼睛瞥着他,像看贼似的……”  相似文献   

12.
周六晚上,电话铃响了,是一位家长,她劈头就问:“星期五我的孩子是不是进教导处受批评了?”多年与家长接触的经验,让我深深体会到父母爱子心切,总爱维护自己的孩子,一听到孩子受委屈了就要向老师讨回“公道”,这个家长肯定也是如此。于是我平静地告诉她,她的孩子在作业本上写了一些不文雅的话,我才叫他到教导处,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家长明显有些不服气,忿忿地说孩子并不是那么说,说教XX科的老师看见他写这些话后,拉起他的衣服,把他扯了起来,还说一些同学经常欺负他,而老师却又相信其他学生而批评他……这位家长越说越激动。  相似文献   

13.
太把自己当回事的家长,正襟危坐,神圣不可侵犯,越是这样,孩子越不买你的账. 我们班有位孩子家长是大学校长,他常常摆出一副校长的架势、一派校长的口吻,批评自己的孩子. 尽管家长的话很有水平,极富哲理,孩子还是打心眼里和他对立,父子关系非常紧张.有一次,爷俩又因为一点小事吵得天翻地覆.无奈之中,家长打电话向我诉苦:"我身为大学校长,对自己的孩子却无能为力,感觉很失败." 我说:"忘掉你的校长身份吧.为什么事事和孩子较真呢?你的成就、经验是明摆着的,你越是在孩子面前示弱、谦虚,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就会越高大,越容易赢得他的尊重." 家长有点醒悟:"是呀,有时我和孩子一起讨论学习问题,他明明听懂了,还要‘鸡蛋里挑骨头’,想方设法地驳倒我,一言不合就吵起来."  相似文献   

14.
看着心爱的水浒英雄卡,我久久不能入睡,脑海里又浮现出《水浒传》中英雄好汉的形象,真想跟他们比试比试啊!咦!这不是梁山吗?我的到来着实让梁山的英雄们吃了一惊,大概是他们不明白防守这么严密的山寨,我是如何上来的吧!还是宋江比较镇定,向我抱了抱拳问道:“请问阁下尊姓大名?”我抱拳回复道:“我乃朱宇翔是也。”“不知朱大侠到此有何指教?”“我是来此聚义的!”“阁下想来水泊梁山聚义,不知有何本领?不妨使出来让大家见识见识。”小李广花荣问道。我见他小瞧人,更激起了斗志,对他说道:“不妨大家来比试比试,如何?”说比就比,大家摆开了架…  相似文献   

15.
我的心里,有许许多多的烦恼,有的大,有的小。它们像一颗颗小石子,藏在我的心里,干扰着我的学习和生活。其中,有一个最让我烦恼。从我上小学起,大家都拿我跟别人比,有许多人认为,这不是很好吗?可我却为此十分苦恼。爸爸拿我和他小时候比,他越比越觉得我不如他,越比越觉得我不争气,越比越觉得我不懂事。他不是说:“小时候像你这么大,我就帮奶奶干活,等奶奶回来,我地也扫完了,饭也弄好了,就连桌子也擦干净了。你看看你自己。”要么就是说:“我小时候学习比你好多了,学习成绩也是前10名,甚至第一名。”但是他却不知道他说的这些话让我有多么伤心。妈妈更有一套。她老拿我和她同事家的孩子比。她总觉得我的成绩没有别人家孩子那么好。她每天总是不停地唠叨:“你看人家某某同事的孩子考上了某中学,人家学习那么好,你看看你,只要有人家的一半好,我就心满意足了。”有一次,她看我作业时又对我说:“你看人家某阿姨的孩子,字写得多好,你看看你,字写得还没有人家一半好,再不好好练,本子上可就全是良了。”妈妈唠叨个没完,可她却不知道,她说的每一个字,像一把尖刀,刺破了我的自尊与自信。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人孩子的优点相比,也许是为了鼓励孩子,可是这同时也伤了孩...  相似文献   

16.
最近,复习《了不起的女孩》(浙教版第十一册),重温“老亨利走到李欢的轮椅前跪下,伸开双臂激动地说:‘孩子,我能不能拥抱你?像你这样优秀的孩子,我从未见过。’”时,我居然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忆铁人》中的“他一把举起了小娃,看着,看着,紧紧地搂在胸前”!并且有一份感动涌上心头,还有一丝激动萦绕脑海,因为我“发现”:  相似文献   

17.
“我曾经看到一个孩子在那儿抠墙洞,专心致志地抠,我出去了回来,他还在那儿抠,我想象不到他的快乐,可他笑得一塌糊涂,鼻涕眼泪全笑出来了,口水流得老长。他就在那儿抠。我后来跟别人开玩笑,谁要是能把这孩子为什么要抠给研究出来,一定可以得诺贝尔奖。”这是儿童文学作家祁智先生说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8.
很多心理杂志都曾引用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来看心理医生。这位母亲说:“我生这孩子的时候不太顺利,医生不仅给他吸了氧,还告诉我这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这不,这孩子9岁了,和别的孩子确实不太一样。因为先天不足,他脑子太慢,有学习困难,成绩一直倒数。我真担心他会有智力低下的问题。”母亲越说越激动,“我带他去过好几家医院,做了很多检查,可都没查出什么毛病。”“但他肯定是脑子有问题,我生他的时候落下的病根。”母亲一直在反复强调。而当医生向孩子本人询问时,孩子竟也不假思索地说:“我脑子有问题,所以学习不好。”  相似文献   

19.
老马 《家长》2003,(Z1)
我在作心理咨询的时候,一位家长朋友向我诉苦道:“我那上初二的儿子这阵子可让人头疼了,你说往东,他非要往西,越来越不听话了。这不,暑假里你越说该起床了,他越赖在床上不动;你越说电视看多了不好,他越盯住电视不动弹;你越想给他讲讲道理,他越说不用你管……您说,多气人!孩子小时候可不是这样,挺听话的。现在,他怎么这样了?我该怎么办?”在我的家教心理咨询中,常常有家长朋友向我倾诉这样的困惑。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孩子的“不听话”?对策之一:理解先行从心理学角度看,少年期孩子“不听话”是心理断乳的表现。孩子少年期…  相似文献   

20.
心灵的蜡烛     
亨利是个商人,人过中年,事业屡屡受挫,因此情绪十分低落,常常无端地发脾气,抱怨别人欺骗了他。终于有一天,他对妻子说:"这个城市令我失望,我要离开这里!"无论亲友们如何相劝,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定。亨利和妻子来到另外一个城市,搬进了新居。这是一幢普通的公寓楼。亨利忙于生意,早出晚归,对周围的邻居从未在意。一个周末的晚上,亨利和妻子正在整理房间,突然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