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全面落实核心素质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育质量大提升。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即兴展现教学模式进行研究,进而汲取即兴展现教学模式中的精华部分,弥补体育舞蹈传习式教学中的不足,让学生自己根据对音乐、体育舞蹈以及对某一情景的理解,结合自身的知识积累创编符合情境的体育舞蹈动作。自我创编、即兴展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思想、自由创新、自由展现,丰富体育舞蹈的生命力与灵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汪军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1):59-60,22
对部分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全面分析及归纳总结,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三峡大学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8年教学实践与改革进行分析,对创新型体育舞蹈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高校体育舞蹈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社会对体育舞蹈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访谈法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方法进行针对性地探讨,为体育舞蹈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研究得出:提高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专项身体素质培养方法,需要重点从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和速度素质上进行培养;提高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专项艺术素养培养方法,需要从音乐节奏、音乐风格和舞蹈基本功等方面进行培养;培养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心理素质培养可采用模拟训练法、角色扮演法等手段进行;培养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舞伴人为因素培养方法需要教师对舞伴的组合方法进行研究,并在教学中培养舞伴间的和谐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梳理,深入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与不足,为推动体育舞蹈在高校的发展以及培养出更多的体育舞蹈人才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分别对“程序合作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模式”、“小群体教学模式”三种模式进行梳理,在教学中采用更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遵循体育舞蹈教学规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总结出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优势与弊端,归纳出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为更好地开展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提供理论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文化传承的理念”,该文针对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研究。强调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理念优化的重要性:体育舞蹈的“文化传承”,是中西方文化互促共进的发展需求,是传播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必要要求。分析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优化应当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文化传承”的教学内容;二是构建“四个课堂”的教学模式;三是建立“双向运行”的管理体系。建议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的结构优化应当以“四个课堂”为切入点,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进一步丰富体育舞蹈的文化内涵,科学系统地整合教学与训练、课内与课外、普修与提高、校内与校外等方面,构建全面立体、供需平衡的教学模式,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舞蹈项目的发展,更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现代教学理论为依据,创新构建了乒乓球"双分"教学模式.在体育院系乒乓球普修课技术教学中实施"双分"教学模式的实验结果表明:运用"双分"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和评价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准确掌握技术,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最终实现了不同技能水平学生的共同进步.实验证实,"双分"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刘颖 《灌篮》2021,(2):65-66
本文从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学目标出发,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生的差异性的特点,提出了分层教学模式,并根据武汉体育学院2019级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比较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和教学实验方法等进行论证,从中总结出体育舞蹈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大连理工大学体育舞蹈课程在校教改基金资助下,将改革从课程组织形式向内容体系构建进行了加深,并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更适应社会的"有能力、有教养、有热情"的运动者[1]确定为学校教改的方向。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学校尝试在体育舞蹈专项课程中实施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运动教育模式"。该模式力图通过竞赛表演的方式训练大学生,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最终成为"健全的运动者"。目前,学校经过对2009~2011级本科生1800多人开展专项体育舞蹈课程实践,改变了  相似文献   

9.
情境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在体育教学实施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探索。实践表明,进行情境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运动能力和运动水平;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因素,是一种理想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资料收集,文献资料整理的过程,发现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更有利于体育舞蹈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符合当前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新课改目标及要求,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创新性,健康体育和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