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规定当事人举证是民事、经济诉讼立法的国际惯例。原告有证明自己主张合法、合理的责任和权利,被告有辩驳的权利,“谁主张,谁举证”。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免除原告的举证责任,也可以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举证行为是一个动态的运作过程,随着民事诉讼程序的推进,举证责任也可能发生转移。质证是辨明证据材料真伪、主次的重要途径,因而质证制度是我国民事程序和民事诉讼证据的一项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2.
庭审质证,是指在刑事审判过程中,审判长主持公诉方与辩护方对所举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进行质询和答疑,确定该证据的证明作用和该证据是否被法庭采信的一种诉讼活动。整个庭审过程,庭审质证处于重要的地位,是各类证据取得证明案件的证据资格、具有证明力的必经程序。  相似文献   

3.
刑事被告人质证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有权与对其不利证人当面对质的权利,其既是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也是一项宪法性权利。经历史的发展和实践的证明,质证权已逐步国际化,成为程序正义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中存在一定的缺失与不足,如何加以改进和完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事庭审在长期公检法线性流水作业中产生了异常的"和谐"状态,被告人的质证权形同虚设。侦查中心的诉讼构造、打击犯罪的诉讼理念以及发现真实的诉讼价值都是造成被告人质证权虚化的原因。随着正当程序、人权保障等现代法治观念的传入,中国开启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在对我国被告人质证权运行缺陷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和程序保障,促使我国被告人质证权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5.
鉴定意见的质证一直是我国司法实践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对不同类型的鉴定意见进行质证的要点既具有共性又有其各自的特殊性。伤残鉴定意见作为实务中最常用到的鉴定意见之一具有其特殊性。同时,伤残鉴定意见的结论与受害人伤残与否以及伤残等级的高低具有直接联系,因此,其在人身损害案件中十分重要。笔者立足于我国伤残鉴定意见质证不深入的实际情况,从目前伤残鉴定意见质证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伤残鉴定意见的特殊性为重点,对伤残鉴定意见的质证要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诉讼中对伤残等级鉴定意见的质证技巧。  相似文献   

6.
“谁主张,谁学证”的原则,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代理律师要适应辩论式民事审判方式,必须注重对庭审举证与质证方法的研究和运用。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庭审举证应注意的问题和对不同证据的质证方法及庭审质证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行政诉讼质证的主体、客体、内容以及质证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粗浅的分析,认为我国行政诉讼的质证应选择职权主义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质证制度在立法规定、操作规程、实施保障等方面存在缺陷,致使质证权落空。应在我国宪法中增设质证权条款并完善相关刑事诉讼配套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问题,保障刑事被告人质证权的突现。  相似文献   

9.
作为《欧洲人权公约》的执行机构,欧洲人权法院为各国保障被告人质证权确立了最低保障标准。证人不出庭应当有合理的理由;司法机关应当应尽力确保证人出庭;赋予被告人充分、有效的质证机会。我国在被告人质证权保障的问题上缺乏必要的底线标准,导致被告人没有申请证人出庭的主动权,缺乏质证机会。应当进一步修改《刑诉法》中关于证人出庭条件的内容,并为被告人提供多元化的质证机会。  相似文献   

10.
质证权是法律赋予刑事被告人的重要的诉讼权利之一。被告人质证权的行使过程也就是法庭对证据进行查证以便确定其是否属实的过程。切实保障被告人的质证权是直接关系到被告人辩护权的实现的重要因素。要切实保障被告人的质证权,必须做到:一、正确理解和掌握法庭调查阶段审问被告人的审理内涵。二、对于可能作为定案根据的物证,法庭必须向被告人出示,并且让他辨认。三、法庭调查必须重视贯彻言词原则。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20.
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一身二任,责任重大,惟有来自人民授权的人大对其进行监督,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性。着力培育和发展人大这种监督力量来实现对党的监督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可行和有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