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周恩来关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思想与实践●曾自周恩来在担任政府总理的26年间,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做了大量的艰辛探索。今天,研究周恩来关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思想和实践,对我们中华民族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时抓住机遇,赢得挑...  相似文献   

2.
关于周恩来的基础教育思想李江源面对21世纪的挑战,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战略主动的地位,关键在人才。实现新时期宏伟蓝图的人才就来自今天的中小学生。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生产第一线的亿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基础教育既是...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在周恩来逝世之后形成的,但却与周恩来生前的一系列政治活动有密切关系。“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为保护老干部,解放老干部所做的努力,为第二代领导领导核心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周恩来同“四人帮”进行的坚决斗争,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减少了阻力。  相似文献   

4.
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周恩来伟大人格的成因:一、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是形成周恩来伟大人格的深厚土壤,特别是儒家思想对周恩来的影响最深刻;二、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各种复杂激烈的矛盾斗争深刻地影响着周恩来人格的形成;三、周恩来特殊的家庭环境及个人天赋是他形成伟大人格的基础;四、周恩来个人的主观努力和革命实践活动最终形成了他的特有人格和精神风范。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新中国也为他提供了在外交舞台上展示才华的机会。我国外交工作的辉煌成就,是同周恩来的名字分不开的。本文以周恩来对苏、法、美、日等国家外交工作的成功实践,阐明其独具特色的外交风格。周恩来完全改写了旧中国100多年的外交屈辱史。  相似文献   

6.
史地拾遗     
史地拾遗周恩来蓄须明志周恩来总理曾被称为"美髯公",这是怎么回事呢?那还是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大肆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并下令通缉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总指挥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对蒋介石的叛变行为无比愤...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1917年后,淡出政坛,退居天津。在周恩来的早期思想中,有很深的梁启超的烙印。梁启超的佛学思想、爱国情怀、救国主张,甚至风都对周恩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周恩来旅欧期间,经过实际考察并对各种思潮进行比较,终于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信仰。这是周恩来一生的最重要的抉择,也是他摆脱梁启超的影响,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开端。  相似文献   

8.
1910年,周恩来12岁时,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在具有进步思想的老师的影响下,他阅读了大量书籍,从中了解到许多民族危机的情况,朴素的爱国救民感情不断得以升华。1913年,周恩来随伯父到天津,考入南开学校。在周恩来早期的作中,阐述了学校办学宗旨、教师责任以及注重人格教育等问题。周恩来早期关于教育问题的见解,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与党外人士的交往艺术朱慈尧周恩来在与党外人士的交往中形成了独特的交往艺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情理交融,既讲原则,也求灵活,刚柔相济;团结多数,争取少数,结成更广泛的统一战线。周恩来同志在他与党外人士的交往中,坚持和发扬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有关周恩来出生地和家世的研究中,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对原始资料的理解及片面,或肤浅,往往出现偏颇,本用翔实的资料考证周恩来的出生地,认为周恩来出生于绍兴,同时还对周恩来的家世研究提出一些新观点。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深刻阐述了民主集中制的多重含义和功能,坚持反对“家长制”和极端民主化倾向。两次国共合作时期,周恩来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观点和方法,使党的组织在统一战线中发展壮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审时度势,改变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使南方地下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周恩来正确估计知识分子的革命性,不顾阻力,探索知识分子入党问题。周恩来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和有先见之明。独到之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章以提高我党的决策水平为目的,对毛泽东、周恩来的决策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毛泽东,周恩来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决策的理论,包括决策的依据,决策的执行和决策检验的标准等,研究和继承毛泽东,周恩来的决策思想,对于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是党的优良作风的倡导,是坚持党的优良作风的楷模。周恩来关于党风建设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认真学习和研究周恩来党风建设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周恩来外交思想研究有很大进展。这些研究成果中有许多是专门论述周恩来与新中国对日外交的。日本的政治学界和历史学界重视周恩来研究,大多是对周恩来处理中日外交关系的态度的颂扬。“周恩来与新中国对日外交”这一课题的研究,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展开,进一步丰富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周恩灿是周恩来的堂弟。1946年9月,周恩来在南京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工作时,曾托前来看望他的亲属转告周恩灿,请周恩灿来南京见一面。周恩来得知周恩灿要求去苏北解放区工作,提笔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在这封信中,周恩来要求苏北解放区领导对周恩灿“予以群众教育,使其改变观念,重观劳动,然后方能为童予师也。”后来由于风云突变,周恩灿没有去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周恩灿先后担任杨州市两所小学校长。他兢兢业业地工作,本份地做人,始终没有向周恩来提出任何要求。今年笔征得周恩灿孙子周年庆同意,将58年前的周恩来手书展现给读。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研究周恩来的人格风范,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周恩来的精神”这一概念。“周恩来的精神”思想文化渊源十分复杂,既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受到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文化对“周恩来的精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怀民兴邦的入世情怀,和而不同的中庸精神和信守诺言的君子人格。  相似文献   

17.
略论周恩来的中外交流思想管从进(徐州师范大学社科部,徐州,221009)周恩来中外交流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他对积极开展中外交流的重要性作了科学而深刻的揭示。首先,周恩来科学系统地指出了积极开展中外交流的必然性、必要性。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没有亲生儿女,从投身革命的那一天起,他就把毕业精力贡献给祖国和人民。新中国成立后,几个侄儿侄女到了周恩来身边。周恩来和邓颖超一向视教育孩子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经常召开家庭会议或找孩子们谈话,鼓励他们努力改造世界观。对周秉钧和周秉华参军,周秉建去农村插队,周恩来一次又一次给予热情的支持和鼓励。  相似文献   

19.
在长达二十六年的总理岗位上,周恩来日理万机,决策、处理了大量行政事务,也形成了自己的行政决策思想。周恩来行政决策思想有很多方面,其中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统筹兼顾、崇尚科学等尤其典型。文章试着在前人论证的基础上重述周恩来的行政决策思想。  相似文献   

20.
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29日,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对亚非欧14个国家进行友好访问。访问期间,周恩来同各国领导人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会谈,加强了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团结,周恩来14国之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广交深交朋友,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