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市教委 ,沈铁、东电教育处 ,辽油教育培训部 :未成年人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对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维护社会稳定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 ,国家于1999年颁布并实施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该法的实施 ,必将对创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部去年专门发出了《关于组织学习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的通知》。现结合贯彻落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特别是学习贯彻《人民日报》今年2月12日…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有人将其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称为“世界三大公害”。多年来,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上,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是现有的预防对策还不能有效地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在校生犯罪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3.
在校生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犯罪学领域的一个重点,如何有效治理在校生违法犯罪问题,对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以来,对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然而,青少年犯罪案件近年来却不断上升。本文重点阐述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应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着眼于消除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和条件,改进工作,创新模式,努力实现由事后消极惩罚转向事前积极防范,有效控制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于1999年6月28日审议通过并于同日由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已于1999年11月1日正式施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是关系到我国4亿多未成年人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对于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重要意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共8章57条。现简介如下:第一章开宗明义阐述了立法的宗旨、指导思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途径、各级政府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实施必将对预防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标志着预防未成年犯罪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依法做好学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要提高认识,要明确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义务和责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关键是要抓好教育,重点是积极对未成年不良行为进行预防和矫治,作为学校必须认真研究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增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臧莺 《上海教育》2009,(23):5-5
本刊讯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为总结交流十年来本市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方面建立的机制、形成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探讨新形势下预防犯罪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快形成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互动联动机制,11月12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座谈会在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8.
晓方 《家教指南》2004,(12):64-64
由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关颖撰写的著作《城市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已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在当前全社会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氛围中,此书对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家庭教育工作者颇有启发与指导作用。本书围绕城市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影响因素这一主题展开的分析研究,就理论意义而言,是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家庭问题研究的具体化和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的丰富和发展;就现实意义而言,不仅呼吁全社会对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的重视,更为决策机构和研究者、青少年教育工作者,以…  相似文献   

9.
一位读者来信说 :现在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绝大多数就读于普通中小学校 ,且大部分时间在学校 ,因此 ,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责任就显得尤其重大。具体来说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学校有哪些义务和责任呢 ?彭家井热线编辑 :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有效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的责任。去年6月28日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通过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并于11月1日起施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学校应履行的义务和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一、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在对待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上,因为未成年人自身辨别能力差、心理不成熟和易于教化等特点,在《刑法》上普遍采取了从宽处理的政策。但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并且恶意犯罪的情况也有抬头的趋势,原因有种种,但未成年人缺乏法制教育是其重要原因。学校又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的第一阵地,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好办法。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家庭幸福的一大社会问题.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长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教育方式都与未成年人犯罪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极大的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甚至成为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良好的家庭教育及家庭环境,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结合工作实际,本着“维权服务,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工作理念,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和组织建设入手,建立“青少年维权岗”网络体系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组织机构,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职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例会制度》、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持续上升、低龄化等八个主要特点。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观原因是:社会错误价值观的泛滥和影响;家庭教育失误和家长监护不力;教育体制和学校教育存在缺口;政府防范措施未完全到位。其主观原因是:认识水平低、分不清是非;不懂法和法制观念淡漠;好奇心畸形发展,明知是违法犯罪的事也要去试探;容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七项对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认识;制定地方性保护未成年人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加强家庭教育和家庭保护工作,筑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加大教育投入,最大限度实现教育公平;加大德育工作在考核、升学中的权重;制定《法制副校长工作条例》;加强对社会文化市场的管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犯罪一般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其具有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性质恶劣化、涉案类型相对集中、犯罪目的模糊、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方式集团化、犯罪技术智能化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做到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收集信息,及时矫治未成年人不良心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道德教育;在学校和社区中建立完善的教育辅导、治疗体系;有效打击、妥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5.
书讯     
《人民教育》2012,(Z3):79
《问题少年心路探寻》戴秀英等编著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该书是农工党中央妇委会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管教所开展《全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牵头主编的,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警示和教育材料。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87个少年犯案例,真情袒露少年犯的内心世界及忏悔,深刻剖析少年犯的犯罪成因、特点、表现,探讨预防少年犯罪的对策。第二部分是预防少年犯罪知识问答,从法律法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环境因素等多视角,提出预防少年犯罪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施行。这是继九十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后又一部以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为保护对象的国家法律。对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良好品行,有效预防犯罪有着重要意义。该法甫一颁行就受到了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着重讨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教育问题。 一、学校应做好预防犯罪教育 近年,犯罪低龄化倾向越来越突出,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成为较密集的犯罪人口群。未成年人犯罪呈暴力性、群伙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从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部法律对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大意义。《预法》对学校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学校对学生负有法制教育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教育行政部门应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根据《预法》第十条的规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预防犯罪教育时,应当将教育计划告之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以便密切学校与…  相似文献   

18.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并未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质条件作出规定,但是从设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目的与保护社会利益的角度分析,目前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中“五年有期徒刑”的“一刀切”式的形式条件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建议从罪错未成年人的犯罪主观动机、罪质、考验期表现等更为实质的方面考察其是否能够适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犯罪一般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其具有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性质恶劣化、涉案类型相对集中、犯罪目的模糊、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方式集团化、犯罪技术智能化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做到: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收集信息,及时矫治未成年人不良心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道德教育;在学校和社区中建立完善的教育辅导、治疗体系;有效打击、妥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法》)明确规定:营业性歌舞厅及其他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禁止进入的标志,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法律之所以这么规定,就在于这些地方对未成年人具有潜在的危害。许多未成年人正是在这类场所中失足的。因此,远离污染源是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