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运会作为全球体育盛事历来都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普遍关注,正因为如此,每届奥运会不仅是体育运动员的竞技场,而且也是各国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战场。在众多媒体中,网络媒体尤为受人关注,它第一次作为主流媒体进入到奥运报道阵营中来,成为了世界奥运会报道不可忽视地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受众获取奥运资讯的主要渠道之一。根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在8月8日N8月24日的奥运期间,拥有正式授权的奥运指标网站的奥运频道的受众总到达规模高达2.44亿人。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会,也是一次媒体盛会。北京奥运会期间,境外将有两万多名注册记者,近万名非注册记者来中国报道。国际媒体的空前关注,给我国展示和提升国家形象提供了契机。作为中国媒体,当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精心研究奥运会对外传播特点,借力世界媒体,报道好奥运,传播好中国。  相似文献   

3.
从新闻价值角度看地方媒体的奥运报道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健 《新闻窗》2008,(5):65-66
2008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项全球体育盛事,也是一场媒体大战,全国各大媒体无不厉兵秣马,争夺主动权。在奥运报道大战中,地方媒体的报道焦点是万众瞩目的奥运现场还是在本地域内与奥运有关的新闻事件?本文以《新安晚报》为例,试图从新闻价值的角度出发,为地方媒体的奥运报道定位做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4.
作为世界性体育赛事,奥运会历来备受瞩目,各国主流媒体纷纷把其作为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事件进行密集报道。本文以《人民日报》里约奥运会的报道为对象进行了框架分析,选择其所建构的人物、赛场、政治三个报道框架,来展现奥运精神、体育之美和国家故事的奥运传播本源。本届奥运会报道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与去政治化特点,同时反映了我国社会体育竞技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作为奥运会的东道主通讯社,新华社在奥运新闻大战中自然不能失语。尤为重要的是,新华社必须在这种重大赛事中掌握话语权,从而引导舆论,真正体现国家通讯社以及世界性通讯社的地位和作用。成功的奥运报道要见人见事体育新闻报道不能拘泥于体育,应当跳出体育写体育,奥运报道亦如此。奥运会的赛事进程、组织、场馆等各方面新  相似文献   

6.
赛前报道的热度之高已经初现端倪:国内媒体纷纷开设"奥运专刊",而今年起施行的《北京奥运会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使得国外记者的采访更加方便,报道量和报道范围不断扩大。其实,自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后,一些欧美媒体常驻北京的记者站就纷纷开始调整策略,增调得力人员,进一步扩充实力,一些记者站首席记者或站长甚至相继换成专业体育记者。可以说,奥运赛场的竞争尚未开始,媒体大战早已硝烟弥漫。那么,作为从1984年才开始持续关注奥运的中国媒体,  相似文献   

7.
北京时间2012年8月13日,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英国伦敦顺利闭幕.4年一度的奥运会是全世界最受瞩目的体育盛事,也是全球各家媒体奥运报道水平的一次集体展示.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奖牌的同时,媒体也在奥运赛场外倾尽所能,匹配最佳报道资源,力求在这场奥运报道大战中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8.
葛君艺  江默 《新闻世界》2013,(5):285-286
由于体育本身带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也就导致体育报道也或多或少的带有民族主义的情绪。奥运会作为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庞大,参与者数量最多,影响程度最深远的体育盛典,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与重视。与此同时,奥运会的报道也成为各大媒体的报道的饕餮盛宴。本文就奥运报道、体育与民主主义三者间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闻世界》2008,(8):15-15
媒体历来被称为“奥运第二战场”,奥运报道是媒体的一次检阅,也是一次较量。作为第一次在中国举行的奥运会,2008年奥运会对国内媒体来说,无疑是一次实现飞跃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电视媒体对雅典奥运会报道的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秀丽 《新闻知识》2004,(10):12-13
在雅典奥运会期间,我国新闻媒体各展所长,多方面、多角度的对这次体育盛会进行了报道,尤其是电视媒体,更是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在这17天的全程直播中很好的满足了受众的观看需求,并且在很多方面都较以往的奥运会报道有了明显的进步。各地方电视台也在自己的相关栏目中关注奥运、宣传奥运。褒奖之余,仍感到有几点不足:  相似文献   

11.
体育新闻目前已经成为界限天然清晰、专业特色鲜明的一种新闻。现在,国内媒体都不想错过奥运盛宴,但是北京奥运会高潮过后,中国媒体的体育报道将呈现什么特点呢?国际化随着1979年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中国体育逐渐融入国际体育。同样,体育报道也开始国际化历程。2004年奥运会,中央电视台完成了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羽毛球、现代五项的电视  相似文献   

12.
现代奥运会成为全世界注目的焦点,而电视化的奥运会成为日益形成的媒介化社会的鲜明注脚。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第一次出售了奥运电视转播权,开启了奥运会的商业化之门,从此越来越多非体育的因子渗透进了奥运单纯的体育外表。分析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报道,我们发现在媒体将奥运盛况进行呈现的同时,其背后多只无形手亦在积极运作,深刻影响了媒体的信息选择及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北京奥运会指日可待,对于中国媒体来说,这是机遇,更是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报道好北京奥运会,通过创新奥运会报道提升媒体的竞争力,是新闻媒体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期《前沿关注》栏目讨论的主题是站在奥运新闻大赛的起跑线上。组织了中央电视台、人民网、中国体育报等主流媒体负责人的几篇文章,就如何组织实施北京奥运会新闻报道,创新奥运报道模式,打好奥运新闻大战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和探讨,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主流媒体在北京奥运来临之际的激情、梦想与超越。  相似文献   

14.
从1984年我国组团参加奥运会以来.媒体对奥运会的报道始终如一地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关注的内容与奥运会、运动员以及赛场内外发生的故事等紧密相关。北京奥运会后.国人对奥运会以及奥运精神有了新的理解.北京奥运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将人们对奥运会的认识进行了提升和分野。奥运会后.媒体对有关奥运的关注应该选择新的视角、新的重点、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8月8日,国人企盼已久的北京奥运会就要开幕了。奥运盛事,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对中国媒体来说,在本国参与报道奥运既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沉甸甸的责任。与往届任何一次奥运不同,国际奥委会在北京奥运会上首次单独授予新媒体奥运转播权。传统媒体之外,新兴媒体,尤其是以视频为核心的新兴媒体将在即将到来的奥运报道中扮演重要角色。新兴媒体为备战奥运做了哪些准备?能够完成使命吗?如何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使之共同完成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奥运报道任务?本期视点或许能给您一个初步答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北京奥运的目益临近,奥运新闻报道也成了各媒体关注的热点。我们选取了几篇分析奥运报道的文章,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和思考,也希望能为做好北京奥运报道尽一份力。本期关注的部分文章为上海大学张咏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媒议题设置·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体育的国际化》的阶段性成果。编辑部对张咏华教授的支持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7.
奥运会不仅是大型体育赛会,也是媒体竞争的"战场".在网络、微博成为新宠的当下,传统的广播如何争取受众?伦敦奥运会期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体育广播每天17小时播出奥运特别节目,带给听众及时、新鲜的奥运新闻,与听众畅聊奥运观感,受到广泛好评.在奥运媒体大战中,广播留住了属于自己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实践》2012,(7):72-73
编者按:2012年7月27日,伦敦奥运会将正式拉开帷幕。即将赴英的中国记者军团正摩拳擦掌,准备着为受众烹饪丰富的"奥运新闻大餐"。本刊第六期"热点关注"栏目推出两篇奥运专题的文章《伦敦奥运会中国记者"作战攻略"》、《社交媒体奥运报道规则解析》,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本期我们继续刊发奥运专题文章,侧重纸媒在奥运报道中的采编实践,特邀《新京报》体育新  相似文献   

19.
蔡笑元 《青年记者》2016,(25):58-59
2014年被很多人认为是国内媒体融合元年,里约奥运会是国内媒体在此之后第一次经历的大型国际体育盛会.国外媒体也进入深度融合阶段.新华社体育新闻编辑部主任许基仁说奥运是“检验各家媒体综合实力的舞台,每一次报道都是一种比拼”,此言不虚.且看各媒体如何为里约奥运报道使尽浑身解数.  相似文献   

20.
2008北京奥运会是体育的竞技,同时也是各类媒体之间的一场新闻“比赛”。收视率调查机构CSM媒介通过跟踪奥运收视率发现,奥运会开幕式的四个多小时内,全国共有8.42亿观众通过电视实时收看奥运会开幕式直播,创下国内有收视调查以来电视收视率最高纪录。互联网媒体在此次奥运转播中发挥的作用也更加明显,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作为独立转播机构与传统媒体一起列入奥运会的转播体系在奥运历史上尚属首次。无法取得奥运现场采访权的地市报怎么办?独辟蹊径,着眼于本土产生的奥运奖牌获得者,让报道凸显乡情,是地市报的杀手锏,浓墨重彩报道本土奥运健儿夺金壮举。奥运赛场上,有郭晶晶、庞伟、任洁、史冬鹏等7名河北保定健儿的出征,江苏南通籍的陈若琳、仲满。黄旭等10名健儿取得了?四金一银一铜”6枚奖牌的骄人战绩.福建龙岩籍3位健儿张湘祥、林丹、何雯娜获得金牌。请看当地媒体是如何报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