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深受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人才培养模式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受教育者个性需求等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时代,大学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既是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界定见仁见智,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表述也莫衷一是,从而影响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认识和改革创新.界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分析“模式”和“人才培养”的内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入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运作模型与组织样式.它主要由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隐性课程形式、教学管理模式与教育评价方式八大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3.
知识、能力和素质兼俱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为知识、能力和素质兼俱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阐述了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对知识、能力和素质兼俱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目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理论界可谓学派众多,观点林立.而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就在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式.本文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诠释了素质本位、能力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介绍了这种目标定位下的人才培养的途径与特色做法.  相似文献   

5.
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为例,提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重点介绍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专业培养目标、实施过程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相似文献   

6.
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引言 中国加入WTO以后,人才培养的竞争已从国内转向全球范围内,这势必对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对社会进步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各种人才培养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7.
郑燕 《机械职业教育》2007,(10):10-10,20
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厘定关系到高职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本文试图从逻辑学的角度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阐述,并探讨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和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日益变化背景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为高职教育界的研究热点.然而,探索培养模式创新不能只停留在培养模式本身,而要从支撑培养模式的制度层面入手.人才培养制度是关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各种制度和规则,它既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人才培养模式得以运行和实现的基础.根据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制度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建议从理念更新、系统设计、强化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技工荒"的形成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有着社会、企业,学校多层面的深刻背景,是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文章提出校企合作、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改革传统的传输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最后还提出了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六个要点.  相似文献   

11.
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我国从事法学教育的高校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分析现行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和定位,阐述了从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分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特征、当前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中产生的与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构造样式与运行方式.影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微观特征因素主要有: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特征因素,人才培养过程基本矛盾特征因素,高职学生智能特征因素和高职教学原则特征因素.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包含主题、目标、内容、途径、评价五部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从观念更新、制度保障、教学方案重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工学结合法规等方面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14.
教学方法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地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通过课程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方向,适当的教学方法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的必要条件,教学方法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非常关键、又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师范院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洛阳师范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提出师范院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并阐述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是法学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但中国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沿用传统社会制度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经济、政治等发展的需要.重构中国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应着重于在培养目标、学制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系以重点建设专业为契机,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产教融合,服务食品名城;改革创新,强化人才培养,探索出“校、企、政、行”合作的“六段三阶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利于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是专业的建设发展,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关键.我国高职教育界都在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探索与实践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特色是办学特色的基本体现,办学特色生成与发展,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中、在人才培养上进行不懈探求.人才培养模式承载着不同高校的特色性“质量标准”,体现出特色性“核心技术”.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争创特色是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的理性路径.可以从理念重建、目标重塑、过程优化、管理评价制度创新等方面创建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生成人才培养特色,实现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职服装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详细论述了高职服装产业群产学研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详细描述了高职服装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着重于高职服装群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