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掌握多义词,对于二语词汇习得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中认为单词的各个义项之中,有一个更为核心的意义,成为其他词义的原型,其他词义都是在它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出来的或辐射出来的,从而形成了词义的辐射范畴。从这个角度来说,掌握词汇的核心意义是学习多义词的关键所在。本文试从认识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入手,从认知角度解释一词多义现象,介绍相应的认知策略,以及对教学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二语习得的认知规律广受关注。原型范畴理论从认知角度探究语言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语言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系,为英语词汇习得提供了新的思路——加强基本层次范畴词汇的学习;多义词的习得以原型意义为中心;注重隐喻、转喻思维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张惠 《科教文汇》2010,(22):97-98
多义词是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中框架理论的角度揭示大脑对英语多义词词汇性歧义的理解过程,即大脑如何建构框架并在词的众多框架中激活一个相关框架,从而限定词汇的范围,达到对具体词义的凸显,最后达到正确理解词义的目的;同时印证了框架与语境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词多义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指的是一个词有两个或者更多的义项,且这些义项间存在着相互关联.本文结合英语和汉语多义词语料,试图从词汇语用学的角度对多义词的语用充实现象进行解释.多义词的选择和理解实际上是在经过语用充实后,其原型意义在一定语境下的收缩或扩充.本文从语用充实角度为多义词的认知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说明多义词的使用和理解是在词汇语用学的框架内,一个以语境为基础的认知一语用问题,而不仅仅是个语言问题,因而在学习多义词时,要提高学习者的语用意识,使他们能够结合语境进行语用加工,进而寻求多义词词义的最佳语境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语言经济性原则的体现。基于原型理论的多义词研究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词语的多义化过程以及各义项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原型范畴理论为依据,探讨了英语多义词记忆的方法,提出应重视词语原型意义的学习,了解各义项间的理据联系,依据语境掌握多义词的衍生意义,达到提高词义记忆和语义表达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张丽君  孙亚 《科教文汇》2008,(7):164-165
英汉面孔词则能具体地、有代表性地揭示英汉民族的认知取向差异,所以本文将以原型裂变和次范畴化为理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多义词“eye”和“眼”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揭示此差异。  相似文献   

7.
张丽君  孙亚 《科教文汇》2008,(7):164-165,179
英汉面孔词则能具体地、有代表性地揭示英汉民族的认知取向差异,所以本文将以原型裂变和次范畴化为理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多义词“eye”和“眼”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揭示此差异。  相似文献   

8.
原型范畴理论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其对于认知语义结构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词汇在外语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多义词又是词汇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本文借助原型范畴理论探讨其在词汇学习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词汇是制约外语学习的瓶颈,掌握足够的词汇是成功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译的关键。论文探讨7原型范畴理论对词汇教学的解释力和促进作用,根据原型范畴理论,词汇教学中应重视基本词汇的教学,加强多义词的讲解,挖掘词汇的隐喻,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作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语言理论已渗透到语言研究的诸多方面。它将人们的认知过程与意义概念密切联系起来,通过范畴化、原型理论、认知模式和隐喻化揭示了人与语言的内在联系与客观规律,并为日语教学研究提示了一种新思路。日语教育者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范畴、原型和隐喻等理论探索日语词汇教学中的认知策略,可提高日语词汇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转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语言及社会文化现象,对转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与把握。转喻是使用一种事物来代替与它相关的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格,是人们在交际中为了间接的指称需要而采用的一种常见的语言手段。认知语言学是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整合的交叉学科。它是基于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式来研究语言的一种新的方法,为词义建构做出了最本质的解释。认知语言学强调词义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因而它在百科式的背景知识,具体的语境和个人经验的整合中实现。词典意义或概念意义不是真正的意义,仅起到背景知识的作用。词义的学习应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本文在原型范畴,认知模型,文化模型和框架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于进行深层认知加工以促进单词记忆;分析同义词、多义词的认知语义建构以有效理解和产出单词,利用框架在具体语篇中激活旧词以理解和唤回新词。通过传统词汇教学与认知方法的比较,笔者发现深层次的认知语义加工是词汇理解,记忆和产出的关键。学习者建立认知意识促进英语词汇习得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为理论基础,将被动语态视为一个句法原型范畴,其中Be-passive是原型,从原型范畴的视角研究,对其不同形式和意义做出合理的解释,对理解和使用被动语态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原型范畴理论给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带来的巨大影响,强调大学英语应重视基本范畴词的教学,利用下属范畴理解复合词,注意掌握词汇的核心意义,建立词汇意义链,加深对一词多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潘正华 《中国科技信息》2012,(24):201-202,207
委婉语在人们生活中大量存在,但现存文献更多的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或者从认知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观、凸显观、注意观以及原型范畴化和隐喻、转喻理论的角度对委婉语的构建与变化进行阐释以期克服单个认知理论解释委婉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原型范畴理论给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带来的巨大影响,强调大学英语应重视基本范畴词的教学,利用下属范畴理解复合词,注意掌握词汇的核心意义,建立词汇意义链,加深对一词多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徐琼 《中国科技信息》2008,(10):239-241
一词多义一直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的认知语言学对该现象进行了更为科学和合理的阐释。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对修饰人类感官的形容词(感官词)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阐释,并从中探讨感官词词义引申的规律,结果表明:1)感官词的词义使用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感官,而是会跨越几个感官:2)感官词的意义除了描述生理现象,也能引申到心理现象.由具体映射到抽象领域。  相似文献   

17.
冯燕 《科教文汇》2011,(10):119-119,167
本文讨论了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当中所起的作用,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注意学生基本范畴词汇的提高,从认知的角度进行一词多义教学,并重视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对于多义词的学习非常重要。多义词在认知语言学中找到了新的理论依据。在认知语言学家把词义延伸分为两种:一个是依据隐喻方式的相似性,一个是依据转喻方式的相邻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多义词的研究能够更加深刻,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认知范畴看英语词汇的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人们认知世界以及用思想作用世界的重要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理论主要包括原型范畴理论以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这两个理论对于英语学习的研究搭建了新的平台,尤其对于英语词汇学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且对某些语言现象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何苗 《科教文汇》2014,(7):112-115
本文对2009年至2012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的网络新词从构词方式、词性分布、词语长度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2009年至2012年出现过的热门网络词汇为例,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三个方面剖析了网络新词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