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纪之初,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在节目的全面改版中,推出了以倡导老年人与社会同步为宗旨的《老年朋友》节目。节目一经播出即受到广大老年听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老年节目如同其它节目一样,应该是千姿百态的,应该是色彩缤纷的。不同形式的老年节目,应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同一种类的老年节目,也应该“花开树上,各表一枝”。这就好比报刊中的老年版面,不同于广播影视中的老年节目,各有各的阵地,各有各的形式,乃至各有各的内容,而老年人这一群体也各有各的取舍与需求。  相似文献   

3.
崔健 《视听纵横》2002,(4):85-86
老年群体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往往隐退到人们视角的侧面,容易被社会所忽视。然而事实上,老年群体已开始对今后社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社会结构的老龄化,已开始制约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重视社会老龄化现象,关心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健全老年人的福利保障体系,已提到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上。但是,整个社会对老年问题的重视还不够,这使电视台老年节目的运作具有较大的难度。我从事杭州电视台老年节目《金秋栏目》工作几年的切身经历,深刻地感觉到做好老年节目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同时培养和造就老年化的专业队伍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广播电视对老龄事业的宣传越来越重视,继中央电视台创办了以老年人为主要收视对象的《夕阳红》栏目之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推出了综合性的老年节目《桑榆情》,全国相当一部分省市电台、电视台也先后开办了类似的老年节目。  相似文献   

5.
老年节目是对象性节目,必须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心理、兴趣和特殊需要。老年人的受众心理主要体现在接近性以及怀旧感和时代性并存上。  相似文献   

6.
老年节目面对的是老年群体,安排的内容自然要"专"。可是,收听节目的选择权利在听众手中,你不能阻止年轻人收听老年节目,也不能不要老年人收听青年节目。这样,收听对象存在着明显的流动性,相互交叉不可避免。这对于我们办老年节目并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相反,还扩大了节目的受众面。基于这一点,老年节目内容不能太单一,在"专"的前提下,在突出"老"字的基础上,尽量兼容其它,涵盖面更广一些。如既有老年人关心的饮食营养、起居生活、医药保健等知识,又有时事政治、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信息;既有老年如何安度晚年,又有年轻一代怎样…  相似文献   

7.
创办老年频道的意义 给老年人以充分尊重,这是广播创办老年频道最首要、最根本的意义。立老年之言,传老年之声,抒老年之情,扬老年之德,维老年之权,是老年频道的节目宗旨。  相似文献   

8.
张超  王悦之 《青年记者》2007,(14):127-128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时代,尽管各电台也有针对老年人的对象性节目,但是节目量和这个群体在广播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极不相称。笔者认为在老龄化社会,拓展老年节目(频率)是广播在专业化趋势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一个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从听众来信谈老年节目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桑偷情》一老年节目,自1999年元月1日以独立的专题节目形式推出以来,受到广大老年听众的欢迎,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听众的来信。在这里,我从听众来信的角度讨论一下听众的收听心理以及给节目制作的启示。一、听众来信反映其自身的需求,要求安排播一些对自己有用的新闻、医药、养生保健节目以及其它的知识类节目;希望多介绍一些老年人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到生活情趣的内容及国外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0.
老年节目中的新闻是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所以.给这类新闻定位.既要考虑新闻本身的价值,又要考虑老年人的需求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朱林珍 《中国广播》2013,(10):72-74
本文分析了老龄化社会环境下广播媒体扮演的角色、功能、责任和作用。从量身定做符合老年人口味的节目;针对老年人不同需求,强化服务当好参谋;创新宣传形式,拓展宣传载体,提升宣传效果;增强节目情感传播和传受互动,突出老人在节目中的主体地位等方面,提出了老年广播节目优化发展的路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老年电视节目当前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庞大的老龄人口群体与少之又少的老年电视专栏节目形成了极大反差。据统计开办老年栏目与老年节目的电视台(频道)不足总数的2%,每天播放的时间不到两个小时。而老年群体正是电视台白天播放节目的主要观众。目前的现状意味着电视台至少在白天的节目安排中失去了一大批主要观众。 二是目前全国老年电视节目尚存在着一些缺陷: 栏目的整体包装缺乏创新意识,制作手法与表现形式单一;选题缺少策划,节目信息量小,报道缺少深度;有些主持人对观众居高临下,缺乏亲切感;报道角度、报道手段还较为单…  相似文献   

13.
余虹 《视听界》2001,(2):52-52,51
到目前为止,中国有13000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从现在起到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我国老年人口也将达到高峰,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各种媒体都竞相开办老年节目,设置老年专栏,2000年,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以老年听众为主要收听对象的《晚晴茶座》节目也应运而生,并且凸现出广播优势。  相似文献   

14.
《金色年华》是江西健康老年频率2005年6月1日开播的一档专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专题节目,每天17:00~18:00播出。  相似文献   

15.
陈兰 《新闻前哨》2005,(2):73-73
近几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龄化问题日渐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媒介对老年人的关注程度在增加,促成了老年人媒介地位的提高;同时,媒介的分众化传播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专业化、对象化成为媒介发展的一大潮流,因此,电视老年节目正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陈平 《视听纵横》2002,(4):86-87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广播老年节目和栏目也应运而生,并有不断发展之势。但怎样才能办好广播老年节目,以适应老年受众的需求?下面就此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7.
老年节目,尤其是人物类老年节目,最初在题材连取上受其它对象性节目影乏响较大,罗以表现典型人物为呈。这一节目取向强调的是电视的宣传载化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夏天 《记者摇篮》2009,(7):87-87
鞍山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老年专题节目《枫叶正红》开播以来,遵循“展现晚年风采,解除心中烦忧,增添生活乐趣,引导健康长寿”的节目宗旨,到今天节目已趋于成熟,形成广泛的收听群体。总结节目之所以吸引老年人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节目中贯穿了浓厚的“尊重、理解、关爱”的人文关怀理念。  相似文献   

19.
2000年5月,福建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改版时,将每天早晨6:00-6:30的综合服务性节目《阳光序曲》改版为中老年服务性节目。据省统计局调查,该节目收听率名列全台节目第四位。我对老年节目的编排艺术进行过一些思考,概括地说就是:老年节目应该按照老年朋友的收听特点、心理特点安排时间,选择内容。如老人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如果能根据老年听众的心理需求精心编排节目,一定能让他们每天早晨锁定你的节目。老年朋友离开工作岗位后,仍然关心时事新闻,对如何度过晚年,如何养老,晚年婚恋等等,也都很关心。我们必须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老年节目是一档对象性节目,节目的属性和内容决定了节目的主持风格。如何发展个性,体现独特风格,展现自我魅力,不但是节目的要求,也是受众的要求。笔者认为,老年类节目主持风格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对节目宗旨、节目特色、节目对象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