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嗣同构建了以“以太”本体论为基础的自然人性论 ,认为 ,性为“以太之用” ,本无善恶。在“名”的条件下 ,应以人的生而具有的自然本性为“善” ,否定了儒家的先验的性善论。张扬人性 ,肯定情、欲的合理性 ,并以“仁———通———平等”的伦理模式 ,冲决纲常名教的罗网 ,从而开启了中国人性思想的近代变革。发掘其人性思想的丰富内涵 ,仍有借鉴和启迪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理学研究中一直有重朱抑陆的倾向。本文则把陆学放在它产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指出了陆学唯心主义体系中包含的许多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积极因素;并进而探讨了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一方面,它将以前的主观唯心主义发展到一个更完善缜密的高峰;另一方面它反对教条主义、强调主观能动精神,对儒家正统修养观进行了大胆的改造,成了封建社会后期和近代进步思想家反对儒家传统权威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此外,陆学还是“天理”“人欲”对立观到唯物主义者陈亮、王船山等视“天理”即“人欲”观点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3.
朱熹     
朱熹(1130—1200)是宋代著名的封建地主阶级哲学家和教育家。封建地主阶级的三纲五常,道德伦理,在朱熹心目中是个永恒不变的“理”。这个“理”又往往有丑的、恶的、假的所谓“人欲”和它对立。所以他要求“存天理,去人欲”,即要求制止违背封建制度的思想和行为。为此,他积极从事教育活动,宣传修己治人之道,以达到“存天理,去人欲”的目的。朱熹把学校分为小学与大学两类。从八岁至十五岁,入小学,“及十有五年……入大学。”小学学的是洒扫,应对、孝悌诚  相似文献   

4.
朱熹的理欲观既继承了先儒关于“理欲之辨”的思想,又适应时代的需要对其作了阐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欲思想。具体而言,朱熹提出了人在“明天理,去人欲”上的理性自觉,“人欲中自有个天理”,“天理人欲,同行异情”,以及“以理节欲”的修养论。朱熹的理欲观对于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戴震生活的时代,“理”成了社会优势阶层压制弱势阶层的工具,在道德领域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以意见为理”和“理欲二分”。戴震认为这些道德理论问题源于程朱理学在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修养方法等方面出现了错误,而这些理论错误最终根源于程朱理学受到老、庄、释氏思想的浸害而偏离了孔孟传统儒学的精髓。戴震这种敢于批评封建正统思想并步步深入、挖掘根基的精神无疑具有革命性意义,然而囿于时代局限性,他并没有看到社会道德问题的真正根源是等级制度本身。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教育要革命”的思想公开见诸文字,是1966年8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全国都应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其实,这种思想早在他学生时代即已孕育。毛泽东求学的时代,是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19世纪末期,此时恰是中国封建教育步履维艰地迈向现代教育的时代。到20世纪初“废科举,兴新学”,从教育的外部形式来看,中国已开始推行“现代化”的教育。受过封建旧制教育的毛泽东又上了“洋学堂”,封建旧教育与“新式教育”的种种弊端,他都有切肤之痛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浅谈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朱理学被封建统治者奉为官方哲学 ,到朱熹时集其大成 ,其“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一直受统治者所重视。朱熹的成长过程、了解社会过程即是其理学思想逐渐成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   1 知识方面 :使学生了解地主阶级是如何利用封建等级制度、封建国家机器及封建精神枷锁对农民实行统治和压迫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封建统治压迫的特点。   2 能力方面 :通过对封建社会统治罗网的层层揭示 ,要求学生对封建社会统治的特点进行归纳并增强对封建腐朽思想的识别能力。   3 觉悟方面 :使学生认识封建国家的本质 ,提高抵制封建残余思想的自觉性。[教学重点 ]①我国封建社会统治的特点 ②今天仍面临艰巨的清除封建残余思想的任务。[教学难点 ]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及封建精神枷锁对人民的束缚。[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9.
"从心所欲不逾矩"——浅谈颜钧思想的理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儒颜钧是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泰州学派的一些“异端”思想。颜钧主张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者和创造者,由心发出来的人欲则是自然而然之物,人们应当率性而行,“从心所欲”。另一方面,他在强调人欲之时,又主张通过七日闭关等工夫洗掉内心过多的嗜欲,达到“不逾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演讲及口才学的发展历史与封建发展史同步 ,其盛衰嬗变的经历深受封建时代思想禁锢发展的制约。我国新时期口才学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 ,它的发展必须要以封建批判的精神为根本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是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古典文学名著,但自问世以来,却几番沉浮,遭际坎坷.在封建社会里,虽有几个“贤明圣主”曾“钦令刊行”,但更多的却是被斥为“诲盗”之书,屡被“明令禁止”,甚至遭受“腰斩”之祸.这部书在封建社会里的命运.一方面说明了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罪恶,另一方面却也反映了这部作品本身在思想内容上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特征.然而,不管怎样,《水浒传》象淘不掉的金沙终于留存了下来,并流传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吴双 《考试周刊》2009,(31):30-31
在家族文化的熏陶下,高觉新作为长孙,他有维护封建家庭长治久安的责任,没有自己的思想,只会服从。“五四”新思潮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对封建家庭不满却无力反抗.只能采取“不抵抗主义”来逃避现实。以求得家庭的“安宁”。在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动的冲突中煎熬着,他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是长子的悲剧,是“不抵抗主义”的悲剧,更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是一部集中描写市民“人情人欲”的长篇小说。而兰陵笑笑生对人欲的审视具有二重心态。他既能站在的时代进步的行列宏扬人欲而又视人欲为犯罪之源;既能从时代发展的视角赞许了商人的崛起及其历史意义而又从理性的视角表示忏悔。事实表明,以苟子“性恶论”为核心的“佛教因果观”是困扰制约作家创作的根本。因而导致作者混淆颠倒了变革时期旧矛盾的性质及其因果关系,掩盖了末世地主阶级的腐朽本质,削弱了作品的思想价值及其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水浒传》中三类女性人物形象的剖析,论证了作者在书中所表现的“女性祸水观”、“天理与人欲的矛盾”、“男尊女卑”等落后的女性观,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宗法思想对作者的深刻影响,造成了对不同性别人物形象所采取双重评价标准和不同价值取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战国末期,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即将建立,社会处于变革时期,为学术思想最终走向融合奠定了基础。苟子顺应时代潮流,致力于道德教育思想的融合:一方面援墨入儒,吸取墨家的功利主义道德观:另一方面援法入儒,吸取法家的“分”和“法”,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作出了理论论证,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儒学的“入世’’能力,大大推动了儒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演讲及口才学的发展历史与封建发展史同步,其盛衰嬗变的经历深受封建时代思想禁锢发展的制约。我国新时期口才学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它的发展必须要以封建批判的精神为根本。  相似文献   

17.
1 “立人”,确立人的价值主体地位,是鲁迅反封建思想革命的核心。鲁迅深知维系封建专制统治的封建思想体系根蒂在“吃人”(《狂人日记》),在人的价值、尊严乃至人性的全部丧失。因此,中国欲“生存两间,角逐列国”“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具于天下” (《文化偏至论》)。可见,通过文艺启蒙以立人,通过立人达至立国,通过立国而立足于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批才情焕发的女作家冲破封建罗网 ,登上文坛 ,专注于自我遭遇和感受的表述 ,执着于“表现自我”。她们的叙事抒情总带有“个人记忆”的显著特征 ,无论是弃妇哀怨、闺中相思 ,还是身世遭际、感物咏怀无不是“身边的文学”。她们用血和泪诉说着她们在战争、礼教和男权摧残下的悲苦 ,也表述她们对纯真爱情和自由幸福的渴望 ,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她们的“闺音”。  相似文献   

19.
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宗师“,积极维护封建礼教,极力推行“三纲五常“,其思想曾被当作封建遗毒而遭激烈批判;但另一方面他又最懂得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变通,在思想、行为上不教条、不僵化,依客观情势的发展变化而调整.  相似文献   

20.
章学诚的史学思想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史的最高成就。他的学术思想在整个乾嘉学术时代独树一帜。旧中国的史学体例系统到章学诚而完备,“史学”一名也从章学诚开始。他不仅提倡了“六经皆史”的理论,开拓了史学的新领域,而且继承发扬了史学“经世”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