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质疑”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与教学行为,要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强调教师要注重发挥“引导”作用,以此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师发挥自己作用的主阵地。那么,教师该如何在课堂上发挥好“引导”作用,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呢?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了六个方面,现结合语文教学中的几个案例,具体谈一谈。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教学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学创新,应当是我们每一位紧跟时代发展的教师应努力追求的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保留一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捕捉、表达自己的感受、体会……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也是节约学生精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实效的必然要求。针对...  相似文献   

4.
文[1]中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处理好6种关系.其中之一就提到了要处理好“进”与“退”的关系,笔者读后深受启发.古语云:“治国之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有所为”的地方就是该“进”的地方,“有所不为”的地方就是该“退”的地方.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还要引导学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教是为了不教,“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在此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对数学课堂教学中“进”与“退”的几点思考.1教育理念中树立“进”与“退”的辨证思想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我们的许多老师还抱有这样的观念:上课就是不折不扣执行教案或者事先设定的教学思路的过程.于是,教学活动变成了教师主导的独角戏,教师忙于顾及自己在课堂中的“进”,急于将自己的备课内容讲完,急于将自己精妙的解题方法演绎出来,而遗忘了学生的同“进”,漠视或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这样的课堂,实质上还是在走老路子:教师是课堂的权威和主宰,学生只是欣赏教师表演的观众,只能完全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参与.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更新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学交往...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涉及准备、行为、管理、评价等方面。确定教学目标应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师应成为课程研发的主体。教案应并行设计“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由以学科为本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课堂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对问题行为的处理要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新课程要求建立发展性教学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课程的新要求 ,教师应坚持每天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和教学行为。在语文教学中 ,要求学生阅读的教师应先读 ,要求学生背诵的教师应先背 ,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躬身实践 ,将课标的新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 ;坚持写教学后记 ,提高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人对教师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 ,教师应是风 ,一缕春风 ;学生是水 ,一池春水 ,风吹水起 ,在素质教育的天地间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激越的浪花 ,翻卷成一幅幅壮丽的美景 ,教师要驾驭好这股“风” ,既不能“无风不起浪” ,让课堂死水一潭 ,又不能狂风大作 ,让课堂失控。润物细无声是春风的追求 ,百舸争流忙是春水的境界。为此 ,我在教学中尝试教师“搭台” ,学生“唱戏”的做法。巧借“东风” ,拉起学生自由驰骋的缰绳 ,点燃学生火山一样的激情。下面以综合实践活动课《数字与信息》为例 ,谈谈我在这方面的粗浅体会 :一、铺设平台 ,让…  相似文献   

8.
韩广 《中学物理》2011,(10):34-35
为了使自己更快的适应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教师教学用书》、《课本》和《实验册》,感悟新材料编者的意图,领会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每节的“基本要求”、“发展要求”与“说明”三部分,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呢?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9.
曹性华 《课外阅读》2011,(10):157-158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准备充分、组织科学、讲解清晰,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行为模式,代之以学生发展为取向的教师教学行为。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优化师生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越有效,学生的学习投入就可能越少,效率越高。而教学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就需要建构以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营造和谐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要求,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要实现这个变革,关键是要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改革虽然一直都在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始终停留在“传道受业”这个传统立场上,所以在教学行为上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摆在了高高在上的领导地位,从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思维成果,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认为在新课标下,教师不应该高高在上,而应和学生平等对话,共享、共进。教学也不再是教学生,而应是师生的交往。所谓交往,即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会话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高度统一。基于这一理念,课堂上是否要固守着“师道尊严”的信条,教师在学生面前一定要扮演长者、充当权威呢?我认为要真真实实地走进新课程,教师应该从原有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把学生当成是与教师具有同样价值的人,走下神圣的讲台,抛开教师“师道尊严”的架子,带双民主的耳朵走进课堂,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作为一个平等的人来倾听学生的智慧,倾听他们独特的理解,倾听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真正成为新课程下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俯下身子,学...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新型的综合性课程,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备课方式,实现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新课程的要求。一、更新教学理念,真正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准备相应的对策。在备课时,要摆脱以往那种“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做法,而应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课堂。教师备课不只是埋头写教案,更应该走进学生中,了解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情况和…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思维学科,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与结构、思维方式与方法、数学思想与观念,而这些应该在每堂课中潜移默化地渗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来做课堂的主人,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但一些教师的教学仍然以老教材的思路要求学生、教育学生,学生仍处于被动状态。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有了些许感悟:教师要从“以学论教”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课改正在深入进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学行为等等都在发生很大的转变,教师应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那么,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在课堂上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一、民主氛围的创设者新课程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也是新课程之所以新的一个标志,而善于赏识孩子,不失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之一。可是,赏识孩子不能只凭自己的预先设计进行,也不能只对学生的某一方面的优良行为进行奖赏。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前的预设,也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生成,把精彩的生成作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在一…  相似文献   

14.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是师生间、生生间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学习活动;是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课堂结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举措。如何让“合作学习”扎根小学数学课堂?一、合作学习要转变教育观念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必须要走出“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模式,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首先做到:①教师要去唤醒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不要用传统的观念去要求学生和规范学生,忽视对学生…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堂教学的新目标,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环境的营造、教学效果的体现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新课程教学应该如何实施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构建和谐课堂。一、教师要走下讲台,与学生融为一体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首先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从过去权威的知识传授者这一神秘的角色中走出来,从“台上”走到“台下”,虚心、诚实地走到学生群体中间,给学生创设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和正确有效的学习途径,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与学生…  相似文献   

16.
陈磊夫 《文教资料》2005,(35):79-80
在开始新课程教学的一年多时间后,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一番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1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换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1.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是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亲身经历了教师转变角色的过程。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验和认识。一、由教师为“主角”向学生为“主体”转变过去的教学总是过多地采用传授式、接受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太多,学生活动太少。教师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成了“配角”。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首…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应以此为理念设计和开展课堂活动,这是决定一节课成败与否的关键,更是决定一位教师是否优秀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哲人说:“对话教学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对话”,这一革命性的课堂行为,使教师找到了最科学的教学方式,它是人性美在教学中的深层体现。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充当“搅拌器”的角色将知识咬碎、嚼烂喂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难于真正形成对知识的认同。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打好学习基础的同时培养自身的能力。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放”。特别是面对学生错误的时候,因为学生的错误正是教学的一面镜子,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师应从学生的错误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