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90年代文化研究的崛起,是当代文学批评对社会文化结构现代性转型的历史当下性回应,它不仅是现代性新意识形态召唤下的批评话语实践,也是批评在冲决语言牢笼之后进行文化突围的产物。作为意识形态的文本再生产的文化研究,将文学批评从审美自律的狭隘场域中解放出来,在现代性的话语实践中对意识形态进行深描测绘,让批评迈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2.
论批评话语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论述了批评话语分析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批评话语分析的出发点是对语方和话语本质的重新认识:语言不是中立客观地再现真实的手段,语言和话语的有效建构,调节并控制知识,社会关系和机构。本文分析了话语、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通过语方实例从几个方面讨论了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机制和方法,并指出批评话语分析的意义和提高语言批评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批评话语分析在语言学理论和实践上吸收了M.A.K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的思想,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语言与社会结构是密不可分的.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上层建筑,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政治演说中,演说者的目的不在于向听众提供信息,而在于劝诱,在于对意识形态的控制,而意识形态一般隐含在不同的语言手段中.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中,意识形态体现在不同的语言层面.演说者通过语言结构的选择来反映其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乔姆斯基等人语言哲学思想的评述,并把他们的思想与福柯等人的批评话语理论进行比较,本文试图说明:限于他们所分析的大部分话语的政治和社会性质,各种批评话语理论夸大了话语结构或意识形态对语言使用和思想自由的束缚,而乔姆斯基等人对语言使用的创造性的论述,能更有效地解释各种新的政治和社会思想产生的语言哲学根源。语言使用的创造性使人们借助有限的语言手段不断生成无限个新的表达式,新的思想伴随这些新的表达式而产生,使我们得以用新的语言和视角来谈论和理解世界并改造世界,满足我们对独创性的心智需要。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批评话语分析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论,并尝试借由费尔克拉夫(Fariclough)提出的三维框架,对西方媒体对华不实报道进行语篇分析。由此可见,批评话语分析可帮助读者揭示隐藏新闻中的意识形态及话语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并最终得以提高语言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6.
批评话语分析又称批评语言学、批评性语言研究或语言学批评,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首先在英国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它旨在透过话语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和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本文通过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对CNN一篇关于北京2008奥运会的评论进行分析来反映出其潜在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语言使用、意识形态和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理论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文本实践的方法论理论基础.奥巴马每周电台演讲是政治话语具有代表性的语篇形式之一,本文分别从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个角度出发,剖析奥巴马政治演讲的总统话语,来揭示意识形态和权势如何影响总统的语言使用,以及使用的语言又怎样服务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
批评话语分析(CDA)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语言和社会结构是密不可分的,而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上层建筑,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政治演说中,演说者的目的不在于向听众提供信息,而在于劝诱和对意识形态的控制,而意识形态又隐含在不同的语言手段中。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评价及词汇语法分析等三方面对政治演说进行批评话语分析,以此来挖掘政治讲话背后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9.
该文运用Fairclough的三维度批评话语分析模型,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对BBC所拍摄的纪录片《中国人来了》文本片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词汇的选取,主位结构和代词的使用,互文性等方面的具体分析,揭示了文本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媒体舆论能够潜移默化地操纵着观众的认识和理解。要全面解读社会现象,需要结合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对话语具体进行批评性分析,从语言层面发掘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0.
该文运用Fairclough的三维度批评话语分析模型,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对BBC所拍摄的纪录片《中国人来了》文本片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词汇的选取,主位结构和代词的使用,互文性等方面的具体分析,揭示了文本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媒体舆论能够潜移默化地操纵着观众的认识和理解。要全面解读社会现象,需要结合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对话语具体进行批评性分析,从语言层面发掘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1.
苏彬 《文教资料》2009,(25):52-53
批评性话语分析(CDA)源于批评语言学,揭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强调语言和语言产生的社会背景有着辫证的关系.CDA已被广泛地用于分析大众语篇,揭示语篇中所隐舍的思想或权力关系,研究语篇是如何被用来传达意识形态并通过权力关系达到相应的目的.该文章用系统功能语法分析法分析奥巴马的获胜演说,分析政治演说的演讲者是如何利用不同的语言手段达到向公众提供信息、劝诱听众、控制听众的意识形态的目的.运用批评性的分析方法对政治语篇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读者对话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胡勇  邱晴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7):108-110
批评话语分析主要目的是通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语篇、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关系。在国内某知名公司致广大用户的一封信中,及物性、人称代词和语篇的选择与运用,发挥着为其公司意识形态服务并且试图统治读者思想的作用。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对这封信的解读,能够促使读者对大众语篇进行批评性阅读,提高读者的批评语言意识与反控制意识。  相似文献   

13.
戴花 《文教资料》2009,(36):31-33
语言并非如传统语言学描述的那样不偏不倚地反映客观现实。语言是与人类社会一同产生的交际工具,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渐丰富。批评语言学的概念是福勒、霍奇、克雷斯等在1979年出版的《语言与控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批评语言学采用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要理论依据的语篇分析方法.借助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理论。通过对大众语篇的分析以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及其对语篇的影响以及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其目的是最终在看似简单的日常话语中揭示其所隐含的社会不平等.进而抵制这种不平等。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语言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意识的构成中,语言意识占有重要的一席。现代批评在其发展的数十年中,一直在为如何理解文学和语言的关系而困扰。其一方面通过文言与白话的论争,揭示了文言话语系统的意识形态属性,另一方面却又在传统语言观念的影响下,表层化地把这种矛盾理解为文字与口语的对立即工具之用的矛盾,造成现代批评对语言的检讨始终游移在“体”、“用”之间。观念的含混不仅影响了现代批评语言意识的成熟与深化,而且还淡化甚至消解了对文言批判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从话语视角看,近70年来的语言政策研究可以分为4个阶段:话语阐释、话语批评、话语互动和话语规划。其中,话语阐释是一种实证性话语叙事,通过逻辑推理来解释政策现象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话语批评更多涉及语言意识形态、权力和不平等问题,认为语言政策并不中立,而是为了维护主流群体的利益,应该寻求针对语言权利的补偿措施;话语互动认为语言政策是“多声部”的,政策的制定、传播和实施都涉及话语协商和利益博弈,政策主体会按照自己的需要“援用”政策话语,导致语言政策的“再语境化”;话语规划认为“政策即话语”,语言政策进程就是塑造、指导和影响人们语言观念的话语操作进程,其核心问题是确定哪些语言问题应受社会关注,哪些语言理念应写入政策文本之中,哪些意识形态应作为社会共识而传播,哪些政策话语在本地化过程中落实为具体措施。美国“英语促进会”(ProEnglish)致力于推动官方英语立法,这一机构的语言政策包括5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注意、创制、传播、援用和反馈,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模式,呈现出明显的话语规划特征。  相似文献   

16.
批评语言学中提到的意识形态使语言研究再次聚焦在语言的结构和形式上,意识形态直接显现或潜藏在语言的形式里。在挖掘语篇或话语中的意识形态时,情态成为发话人或作者意识形态的指示器。对George Eliot的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语篇进行分析,能成功揭示出人物潜藏的意识形态,同时证明了用语言学中的情态系统和批评话语分析中的意识形态概念去分析文学作品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批评语言学通过语言分析来展示语言和社会的关系,尤其是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对BBC所播出的的一则新闻作批评性分析,考察意识形态对语言运用的影响,以及语言通过其各种表现方式的运用来影响和介入人们的意识领域。  相似文献   

18.
该文运用批评话语分析分析理论,从及物性、情态和转换三个方面分析CNN的一则对华经济新闻报道,揭示美国媒体在看似公正、客观的背后所蕴含的意识形态,从而提高读者的批评性阅读意识。分析结果表明看似,客观的经济新闻报道渗透着饱含偏见的意识形态,进一步证明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它受人们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也对人们意识形态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盛桂兰  孙甜 《海外英语》2015,(3):226-227
该文运用批评话语分析分析理论,从及物性、情态和转换三个方面分析CNN的一则对华经济新闻报道,揭示美国媒体在看似公正、客观的背后所蕴含的意识形态,从而提高读者的批评性阅读意识。分析结果表明看似,客观的经济新闻报道渗透着饱含偏见的意识形态,进一步证明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它受人们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也对人们意识形态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话语,往往通过对各种文化现象的揭示来发挥巨大的社会价值。尤其在我国现代历史的特殊背景环境下,其产生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更是无法估量。在此期间主要产生了三种类型的文化批评,即政治批评、认识论批评和主体论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