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新中国也为他提供了在外交舞台上展示才华的机会。我国外交工作的辉煌成就,是同周恩来的名字分不开的。本文以周恩来对苏、法、美、日等国家外交工作的成功实践,阐明其独具特色的外交风格。周恩来完全改写了旧中国100多年的外交屈辱史。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周恩来外交思想研究有很大进展。这些研究成果中有许多是专门论述周恩来与新中国对日外交的。日本的政治学界和历史学界重视周恩来研究,大多是对周恩来处理中日外交关系的态度的颂扬。“周恩来与新中国对日外交”这一课题的研究,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展开,进一步丰富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从建国之日起,周恩来以决策人、指挥、实践家三位一体的身份,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创了一代外交新风。50年代初,我国外交战略是“一边倒”,在中苏结盟的基础上形成反美统一战线。周恩来处理同美苏两个大国关系的外交战略思想经历一个不断调整、变化和发展的过程。60年代未70年代初,中苏外交陷入僵局。晚年的周恩来致力于推动中美缓和,外交战略思想的提高是基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家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十年活动中,周恩来对林彪、江青反党集团插于外交工作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抵制,维护了外交工作的运行。“文革”时期,周恩来巧妙地把握时机,采取高超的斗争策略,斩断林彪、江青的“臂膀”,结束外交部的“夺权”闹局。他坚持“不要四面树敌”的外交策略,妥善解决因极左思潮而造成的外交工作被动局面。70年代初,周恩来协助毛泽东作出战略决策,打开中关关系的大门。周恩来的丰功伟绩将彪炳青史,与日月同辉!  相似文献   

5.
折冲樽俎以和为贵──周恩来五十年代和平外交思想评述朱诗柱50年代,周恩来提出了一整套和平外交思想,包括:和平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政策的思想,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家关系基本准则的思想,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是指导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立场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新中国的第一代外交家。周恩来在以总理身份主管外交工作的26年中,为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型外交,为发展与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合作和友谊,为世界和平与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外交思想、外交实践以及他所倡导和体现的新中国外交风格,都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①(李鹏语)虽然,周恩来生前并未明确提出过"对外开放"这个概念,但在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宝库中,反映其对外开放思想的论述却是到处可见的。…  相似文献   

7.
从建国之日起,周恩来以决策人、指挥者、实践家三位一体的身份,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创了一代外交新风。50年代初,我国外交战略是“一边倒”,在中苏结盟的基础上形成反美统一战线。周恩来处理同美苏两个大国关系的外交战略思想经历一个不断调整、变化和发展的过程。60年代未70年代初,中苏外交陷入僵局。晚年的周恩来致力于推动中美缓和,外交战略思想的提高是基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家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周恩来外交思想研究有很大进展.这些研究成果中有许多是专门论述周恩来与新中国对日外交的.日本的政治学界和历史学界重视周恩来研究,大多是对周恩来处理中日外交关系的态度的颂扬."周恩来与新中国对日外交"这一课题的研究,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展开,进一步丰富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战略,毛泽东、周恩来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有所差别;历史进入六十年代,在对苏联外交战略上,毛泽东、周恩来在处理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问题上表现了各自的外交风格。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的外交生涯可以追溯到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时期的外事活动,甚至可以追溯到广州黄埔军校时的经历。20年代末至30年代前期,周恩来斡旋于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之间,使党的六大之后的两年中,中国革命从低潮走向复苏。抗日战争期间,周恩来不仅积极推进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还积极开展国际交往,扩大了中共的对外影响。解放战争期间,周恩来作为中共方面的首席代表参加了与美国特使马歇尔的谈判,为争取和平民主做了重大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恩来多次代为中央起草外交工作的指示和文电,参与制定一系列外交政策。他在外事工作中所做的干部准备、技术准备与政策准备,为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确定,在1949年周恩来起早的《共同纲领》中已初见端倪。建国初期,我国建立健全了外贸机构,对外贸易有条不紊地全面展开。由于形势所迫,当时中国在外交上不得不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外贸工作的重心偏向于苏联。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周恩来努力谋求不同形式的对英、对日贸易,并积极发展与东欧和亚非国家的贸易。50年代中前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开展,体现了周恩来的一系列杰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的外交思想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外交工作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外交思想是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总结历史,正视现实,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冷静地认识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确定了我国新时期的国际战略和外交路线。本文仅对邓小平外交思想中的“两个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和平共处外交思想是周恩来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过五十多年外交风雨的洗礼和实践检验,它已被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并成为世界公认的指导国际关系健康发展的基本准则。进入21世纪,在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中,处处体现着周恩来和平共处外交思想的光辉。  相似文献   

14.
中美关系经过艰难曲折的历程,终于实现了正常化,这是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胜利,也是周恩来外交思想实践的体现。在这一过程中,周恩来执行了以斗争求和平、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用民间外交促进国家关系改善等原则和策略,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在外交生涯中,充分汲收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制定和贯彻了我们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考察周恩来的外交风格,其中孕含的中国传统思想大致有四个方面:静中观变,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守为攻;以强制强,以刚制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同志首倡的“求同存异”原则,曾使新中国外交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共同开发”等原则,是对“求同存异”原则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中国的统一大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求同存异”作为中国外交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外交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对当今世界存在的民族矛盾、地区冲突、领土纠纷等问题的解决,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富于哲理性的论辨和谈话,体现了中国传统化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新外交理念,并折射出周恩来的思想品格和道德精神;他的论辨之辞言简意赅、事理通达、辞锋凌厉;从战略高度对语言的表述作严格的审视和细微的辨析;幽默的语言艺术是周恩来智慧的亮点,是外交辞令中最具华彩的乐章。  相似文献   

18.
随新民 《天中学刊》1999,14(6):29-32
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互谅互让,共同发展是周恩来外交思想体系的核心内涵。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构筑了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哲学基础,西方的一些进步思想则是 重要的补充。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哲学基础与哲学内蕴相辅相成形成周恩来外交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张锦文 《华章》2007,(5):92
周恩来国际宣传与外交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将宣传工作与外交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靠人去宣传,对人进行宣传,既重视非官方外交,更重视官方外交,由此取得出色工作成绩.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周恩来总理用机智幽默的语言巧妙应对国际各方面的刁难与压力,为新中国外交开辟了有利的局面。本文旨在从Grice合作原则的角度对周恩来总理著名外交对话进行分析,使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周恩来总理雄辩的口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