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荫榆一八八四年生,无锡人,兄弟姐妹共六人,她排行第五。长兄杨荫桓,毕业于清末湖北武备学堂。二兄杨荫杭毕业于清末天津北洋大学,后来去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当时无锡没有合适的女子学校,杨荫榆幼时先在家里读书识字,几年后就读上海务本女子中学。由于学业优良,一九○七年,她被公费派往日本东京女子高等师范留学,一九一二年毕业。  相似文献   

2.
颜浩 《教师博览》2014,(1):26-29
<正>作为教育家,杨荫榆不算成功,女师大风潮使她背负了长久的骂名,她的教育理念也始终无法真正付诸实践。作为女性,身处新思想与旧道德的夹缝中,她的人生不可避免地烙下了转型时代的深深印记。无论功过如何,对于中国近现代的女性教育史而言,杨荫榆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翻开报纸,看到一则小故事:杨荫榆见到日本宪兵欺侮中国人,便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最后被宪兵踢下河溺死。以前,读鲁迅先生的《记刘和珍君》时,对这个曾派女流氓殴打、驱赶进步学生的女师大校长杨荫榆没留下一点好印象,想她不过是一个疯狂的反面人物而已。绝没想到她在外敌面前还有正义感和爱国心。从杨荫榆我又联想  相似文献   

4.
最近,从《历史大观园》看到一篇《杨荫榆其人其事》的文章,文中谈道:“曾经被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斥骂过的杨荫榆,其实是一位很有民族气节的爱国女性。”“在女师大事件中,她站在校方的立场上,要学生好好读书,反对学生从事政治运动,遭到学生的反对和...  相似文献   

5.
1996年6月20日,我国留学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永远定格: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应时而诞生。转瞬之间,基金委已迎来了她的第10个生日。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成立,是留学教育改革的产物,是留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10年前,作为中国改革开放重要组成部分的留学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如何使国家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如何使留学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效,尤其是如何使留学教育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等,成为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当留学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成为一种共识,留学…  相似文献   

6.
秋瑾在短暂的一生中,十分关注女子教育问题,将争取男女教育平权,通过教育提高妇女的政治觉悟作为长期奋斗的目标和妇女解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她痛陈妇女所遭受的种种束缚,提出了“自立”、“学艺”、“合群”的教育主张;她重视报纸和演说对妇女政治启蒙教育的效应;她积极鼓励女子留学,并把留学与反帝爱国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她还热心倡导女子体育。秋瑾是近代对女子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第一位女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师》2013,(8):7-9
<正>对于留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学生的看法和经历1.留学有"利"也有"弊"某大学博士生珍珍(化名)2011年从美国作交换生回来,她认为留学有"利"也有"弊"。首先,留学的"利"。一是留学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毕竟,我国国内的教育和国外的教育差异很大,通过留学可吸纳崭新的思想观念,学习先进的科研方法。二是留学可置身于国外美丽的蓝天和白云之下,呼吸新鲜的空  相似文献   

8.
有人批判这个教育异化为简单社会规训的年代:“父母希望孩子听话服从,老师希望学生回答正确,孩子的思考力从何而来?”记得学习《纪念刘和珍君》时,在老版本的语文教材里,杨荫榆是一个“广有羽翼的反动校长”。然而,真实的杨荫榆,为保护险遭日本鬼子强暴的两名妇女同胞,在苏州死  相似文献   

9.
贾晓波 《中华家教》2012,(12):20-21
出国留学,目前在国内大城市已经形成一股热潮。尤其是近年,随着国外考试机构抢滩中国教育市场,"国际班"和留学中介机构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在郑州市某银行工作的申女士,其儿子今年才4岁,但她已经开始咨询留学中介机构,为儿子将来  相似文献   

10.
王芳 《神州学人》2006,(3):47-48
纽约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以下间称“中心”),是在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支持下成立的一所非盈利的民间教育交流机构,也是中国在海外支持成立的最大留学服务机构。旨在为赴美中国留学人员、为中美教育交流服务。2005年底,《神州学人》编辑部赴美加调研团在美期间,走访了纽约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并对现任中心代总裁邱宁先生进行了采访。邱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987年由小平同志亲自题写刊名的《神州学人》创刊后,作为纽约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的代总裁,我既是她的推荐者,也是她的忠实读者,她对我和中心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同《神州学人》一样,1995年1…  相似文献   

11.
《Support for Learning》2003,18(3):137-139
Olive Robinson began her teaching career in a village school. After marriage she taught for a short while in London before moving to Oxford and taking time out to bring up her family. Returning to teaching in the 1970s she developed an interest in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taught, organised and coordinated special needs in several different comprehensive schools over a period of 15 years. She became a part‐time tutor at Oxford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Studies where, after her retirement from teaching, she became a guest lecturer. She also taught part time at Ruskin College and contributed to the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Diploma course as an associate lecturer at the then Oxford Polytechnic. Her greatest love, however, was her time spent as organiser of an adult basic skills class where she met many fascinating and generously optimistic tutors and students.  相似文献   

12.
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她的6部以婚姻为主题的小说中有清晰的体现。她的婚姻观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但并不是完全正统的。奥斯丁的婚姻观一直在“理智”与“情感”中徘徊,但最终“情感”战胜了“理智”,“爱情”取代了“金钱”。她最终把爱情、把男女双方真正倾心的爱慕视为婚姻的基础,冲破了当时正统的观念,给人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朱淑真一生悲哀,嫁非所爱,漂泊东西。她把满腹愁苦灌注在她的诗词作品之中。尔后虽其大部分作品被其父母一火焚之,亦有少数有幸得以存世,后人结集之,名曰"断肠"。何为断肠?古人云:悲之极也,肝肠为之寸断。纵观朱淑真一生,经历着错嫁、思亲、相思、曲高和寡、叛道的感情煎熬,这些情愫最终凝结成了她的断肠之悲。  相似文献   

14.
宣姜在后世经学家对《诗经》的传统阐释中,一直是以“淫妇”的形象出现的,对她这样定位似乎已成定论。本文试图结合《诗经》文本,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春秋时期一些婚俗的分析,论证宣姜两次婚姻的合理性,由此对宣姜“淫妇”论提出质疑。宣姜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被卷入政治婚姻中,是一个可悲可悯的人物。其淫荡形象的确立是后世解经者“以诗附史,妄生美刺”的结果,是男权社会对她进行的虚妄的道德评判。  相似文献   

15.
杨绛在新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将文学视为生命中心灵与情感的寄托,在心有所感时随事即兴,于生活之中随遇而作。这些治学之余的随兴文字,平淡自然与细腻婉转并具,幽默俏皮与深情蕴藉兼美,但学者身份带来的理性气质,也让她的创作风格缺少变化,创造性稍弱。随遇而作的写作特点,让杨绛的文学创作在独具特色的同时,也能于题材和风格的局限之中彰显出弥足珍贵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6.
赛珍珠拥有多重身份:她是父母不幸婚姻的见证者,是不幸婚姻的受害者,是智障儿童的母亲,是通晓中西文化却不被任何一方所接受的文化边缘人。这种多重身份无不例外的将赛珍珠置于一个令人尴尬的边缘人状态。作为一个边缘人,她关心同样处在社会边缘地位的人们———女人、儿童和包括中国、日本等在内的处于弱势地位的亚洲国家的人们。女性文学作品的创作,寄予了她对女性的同情与期望;儿童文学的创作,表明她对儿童的关心与厚爱;东西文化交流题材的写作,折射出她对中西文化平等对话的渴望。一切为了边缘人,为了边缘人的一切,是赛珍珠文学创作动因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小说<儿子与情人>是D.H.劳伦斯的半自传体作品.该书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女性主义浪潮的兴起."新女性"的出现,逐步"威胁"动摇着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权意识.劳伦斯一方面欣赏"新女性的独立、大胆、智慧,另一方面受传统的男性至上意识的影响,又惧怕女性的这种变革会危及男性的地位.本文从小说人物关系的角度入手、剖析劳伦斯在定位女性社会角色时的矛盾与困惑.  相似文献   

18.
劳伦斯笔下的厄秀拉是一位现代恋爱与婚姻关系的探索者。她的思想随探索而演变。恋爱和婚姻是厄秀拉生活的中心。她的性爱观点表现了劳伦斯所说的人类感情现实,是劳伦斯性爱理论的诠释者。在恋爱婚姻方面,厄秀拉的斗争不是为争取支配权,而是为了寻求一位能引导她走向创造性生活的男人。她与两个男人有过恋爱和婚姻关系,与前者由于彼此个性和思想的差异而分手,与后者虽然彼此也有分歧和斗争,但经过磨合,最终实现了尊重彼此个性,实现了一种“行星式均衡”的婚姻关系。劳伦斯这一解决方案是否有效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明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3):131-133,166
<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刘兰芝是一位符合汉代妇女道德,同时又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形象.她视人格尊严高于一切,做好了该做的所有事情,可就是保不住自己的婚姻.因此,她以死拒绝再嫁,既是合人性的情感追求,也是在矛盾冲突中对女性道德规范的恪守;是"从夫"与"从父"两难道德中合情合理的选择.这正是刘兰芝可贵的地方,是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光辉;人格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最美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潘金莲悲剧成因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金莲在被剥夺了人身自由、意志自由和婚姻自由的处境中,渐渐形成了刻意追求声色情欲满足的畸形性格,变成了那个社会中一件小小的装饰品,作用是供有钱有势的男人观赏、把玩和消遣。男权社会早在潘金链选择之前就做出了选择,她的“选择”不过是被选择,现实不会为她安排别样的生活与“幸福“。人性觉醒的社会思潮与僵死落后的规范化极不和谐,从而造成了潘金莲的畸形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