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詹新慧 《传媒》2007,(3):43-45
从2005年到2006年,Web2.0一路走来,一路喧嚣.进入2007年,关于Web2.0的话题依然不绝于耳.但回首过去两年中关于Web2.0的纷纷扰扰,作为中国互联网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网站,却动作不多、动静不大.其中,最抢眼的莫过于人民网在2006年初开通的"强国博客",和在"两会"期间适时推出的"两会博客".而在此之前和之后,新闻网站可以说是动静寥寥,应用有限.面对如火如荼的Web2.0,新闻网站缘何如此沉寂?Web2.0如此来势汹汹,新闻网站又将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2.
公民新闻的颠覆性公民新闻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伴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而兴盛.特别是在今天以个人作为信息中心的博客等自媒体日趋普及化的媒体环境下,公民新闻更是异军突起,成为新闻传播业界一支强大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3.
Web2.0带来的种种媒介潮流,网络应用、新闻网站、搜索引擎、视频文字、博客微博、UGC等Web2.0时代的实践,正对传统新闻业产生颠覆性影响。Web2.0及其后换代的不只是科技,更是信息传播、生活面貌、资源分享和社交方式的大变革,它对新闻传播的冲击不亚于一场革命。本文从技术变革的视角,从渠道观、内容观略论城市广播电视的现状与趋向。  相似文献   

4.
唐建军  李彤 《今传媒》2012,(1):85-86
本文选择国内知名Web2.0网站豆瓣网"小组"功能作为研究对象,尝试对"小组"功能的传播特性做出初步探究,而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同时提出其不足之处,以期为同类网站功能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镜鉴。  相似文献   

5.
网络学术资源的RSS定制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Web2.0重要元素的RSS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网络期刊、数据库、学术网站以及图书情报网站的信息生产和发布中.本文推荐比较了几款常用的RSS阅读软件,探讨了如何利用新闻订阅的RSS软件的个性化"聚合"特性,把它改造成为一个强大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定制相关的学术资源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并给出了具体的定制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Web2.0信息环境的特点,使数据新闻从内容组织、呈现方式、传播渠道、时空维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几乎改变了原有新闻工作的每一个要素.Web2.0信息环境的媒体具有横扫一切的态势,重新定义了信息组织方式、传播方式和传播路径等,由此带来的传播效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7.
陈心晖  陈葵花 《东南传播》2012,(10):170-172
在Web2.0技术引领下,信息传播方式由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方式,进入多数人向多数人传播的公民新闻时代,这对传统媒体保持原有的影响力是严峻的考验。如何在日益复杂的传播新环境中突围,成了传统媒体不得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传统媒体在Web2.0的复杂舆论环境中的应对之策在于,"抢第一时间、第一落点"仍是新闻规律的第一要义,同时还要在深度报道上下工夫,要有全面解读、有背景资料、有可靠的专家和部门声音,从而塑造传统媒体一贯的权威性;以上努力在Web2.0时代都必须加速与新媒体融合才能顺利取得。  相似文献   

8.
Web2.0时代,受众拥有着自主生产与传播信息的平台,每一次新媒体革新的出现都推动着公民新闻一次进步。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不仅成为新闻事件传播的平台,其本身也成为事件的一部分,推动着事态的发展。本文选择乐清村委会主任死亡事件为例,分析微博时代公民新闻的生产过程,及其呈现出的新特点,并对微博公民新闻这一新兴平台当前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9.
吴飞  黄超 《当代传播》2012,(3):49-52
2011年英国骚乱作为一种政治、经济、种族等社会关系交织的复杂议题,其突发性、破坏性深刻影响了本土公民新闻网站的新闻生产节奏和结构。以"让每一位公民都能报道新闻"为创办宗旨的Blottr.com在反映此次骚乱的本土公民新闻网站中大放异彩,在传播技术、传播机制方面大有突破。它在表现形式上抓住"内容互动"这个重点,在生产模式上把握"移动终端"这个关键,并在实践策略方面以"新闻交易"为核心,形成了自己对类似社会骚乱等复杂议题的新闻生产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王远 《东南传播》2013,(11):14-16
在Web2.0时代,社交网站成为最重要的新媒体形式之一,促进了媒介运营模式的变革。本文介绍了社交网站的相关概念,并以"人人网"为例探讨其应用发展策略,建议在电子商务、新闻传播、大学教育、位置服务、企业招聘、政治活动等领域发挥更大的潜能,期望能对社交网站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垒 《现代传播》2014,(4):50-54
本研究探讨当"公民记者"或"自媒体"所具有的朴素伦理标准进入新闻传播流程时,对传统新闻伦理可能带来的影响。研究追溯了新近发生的若干热点事件产生、演化的传播链条,分析了"公民记者"、传统主流媒体、市场化媒体以及资本化网站在其中的角色及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传统主流媒体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回避和忽视、都市类媒体和网站片面市场化取向,都使新闻伦理面临解体的窘境,"公民记者"的加入事实上加剧了这种解体的趋向,并使之变得更加破碎和混乱。  相似文献   

12.
在Web2.0基础上形成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生产形成了社会化生产、职业化生产和智能化生产三者并存的状态。社会化生产包括公民讲述、官方发布两种方式,职业化生产则包括媒体复述、记者改写、记者代言、记者创作、记者策展等五种方式,智能化生产即智能生成新闻。这诸种生产方式促成了全体社会行为主体都成为新闻生产者,从而形成了巨大的新闻生产主体网络。新媒体语境下的这一新闻生产主体网络,使传统媒体时代的"我-他"传播,转变为"我-你"传播和"我-我"传播,从而获得了新闻生产主体的主体间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Web2.0时代,当越来越多的人尝试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时,这些内容已成为公民新闻的主要来源。现实的传播逻辑以及大众媒介构建的拟态环境也因为公民  相似文献   

14.
吴畏 《传媒观察》2012,(1):13-14
正186名正式雇员,3000名免费博主,12000名公民记者,每个月200万条投稿量。这些数字告诉我们,《赫芬顿邮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与千万名热心读者联手打败了《纽约时报》——百度百科是这样描述《赫芬顿邮报》的:它是美国当今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博客网站。网站兼具博客自主性和媒体公共性,通过分布式的新闻发掘方式和以Web2.0为基础的社会化新闻交流模式而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5.
从2005年开始,公民新闻的概念逐渐进入中国,继公共新闻之后,公民新闻再一次引发了国内学界和业界的关注。①随着公民新闻网站Ohmynews提出的"每个公民都是记者"的观念的散播,在web2.0时代的中国语境下,业内外都在寻找公民新闻从理论到实践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6.
孙彩芹 《新闻世界》2010,(7):228-229
本文阐述了报纸网站新闻的生存现状,并从新闻业务和web2.0时代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等方面对报纸网站新闻的困境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探索报纸网站新闻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多数地市级新闻网站属于新闻媒体创办,少数为宣传部门直接管理,一次性投入较多,因此,Web网站要求的后期技术跟进投入显得较为吃力.大多数地市级新闻类Web网站有三个定位:新闻媒介、网络企业和网民互动. 地市级新闻类Web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定位不清.新闻媒体的本质是传播信息,发布新闻信息为第一要素,这意味着新闻网站的业务主体应该是以信息传播为主要内容的生产和经营,在此基础上,拓展新闻网站的服务性、商业性业务.  相似文献   

18.
蓝云 《传媒》2007,(4):11-12
新媒体时代,报纸网站不再只是将平面产品简单搬上网络的"搬运工",还可以成为母报海量新闻线索的收集者、社论观点的传输者、重大新闻事件策划的好帮手,报纸新闻生产链条被拉长,新闻价值得到提升.Web2.0时代,网民不再只是单纯的、被动的、机械的新闻接受者,网民还可能是资讯传播发起者、焦点话题制造者、见报新闻生产者.  相似文献   

19.
传播伦理近期在中国的受关注程度,前所未有,已经超出新闻传播专业的范畴,拓展成为公民道德的一部分.在"Web2.0"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个个都有自媒体,传播伦理已然成为一项待普及的公民素养.新闻伦理——媒介伦理——公众传播伦理的拓展,是大势所趋. 信息冗余时代,我们如何去选择、使用、传播和评判?近期在席卷全国的以打击网络谣言为主的网络"严打"行动中,广大网民对于这些与传播伦理相关的问题,就倾注了强烈的兴趣.大家讨论着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媒介庄重、个人隐私权、未成年人的媒介保护、言论自由与审查、社会责任等传播伦理领域的问题,其中有些甚至成为全民话题.  相似文献   

20.
Web2.0在档案网站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Web2.0对创新档案服务理念、拓展档案服务空间、优化档案信息资源等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Web2.0自身的特性,并从具体应用形式、应用的意义和尚需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论述了Web2.0在档案网站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