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本中是江西诗派的重要诗论家,其理论主张出于江西又超越江西。其早年所作《江西诗社宗派图》为江西诗派立名,虽有偏颇但影响深远。他融合黄庭坚和苏轼的诗学思想又加以深化、创新,提出“悟入”和“活法”两大主张,为江西诗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他的影响下,南宋诗歌创作摆脱了江西陈规的束缚,自成一路。严羽的《沧浪诗话》虽致力于批评江西诗派和苏黄风气.但其诗论主张与吕本中也多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
以词闻名的姜夔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有独到的造诣。目前学界大多将他的诗歌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即“三薰三沐师黄太史氏”阶段,在姜夔的学诗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对他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产生深刻影响。他走入江西诗派又走出江西诗派的经历,造就了他后来自成一家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江西诗派的陈与义是其派中的后起之秀,他对江西诗派唯重诗法规范、诗格建构的僵化诗歌创作进行了深刻的趋变,并且他与江阴葛氏的关系非比寻常,在日常生活与诗歌创作方面都相互有着深入的交流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黄庭坚"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的诗歌创作理论,探讨以他为首的江西诗派的创作特征、艺术特点,剖析这一诗歌流派的流弊,分析江西诗派对后世诗坛的消极影响,讨论正确的诗歌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江西诗派”的体系建构过程中,刘克庄是一位值得重视的诗论家。他对此系统的最终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体现在对“江西诗派”系统的建构、对诗派成员诗歌创作成就的评述、对“活法”理论的阐扬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江西诗派在中国诗歌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诗歌创作理念对诗人创作的影响自然不可忽视。文章通过对生活在南北宋之交的汪藻的诗歌作品进行分析,看他受江西诗派的影响及其与江西诗派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严羽的《沧浪诗话》自问世以来,褒贬毁誉,众说纷纭。对其所标举的“兴趣”、“别材别趣”、“妙悟”、“识”等,颇多歧义。褒之者,抬其上天,贬之者,踩其入地。实则,如果将其放在中国古代文学和美学理论的发展系列中来考察,是可以正确评价其意义和局限的。 《沧浪诗话》以禅喻诗,虽不免给人以神秘玄虚的感觉,然而,绝非故弄玄虚,痴人说梦。它是针对江西诗派和江湖诗派(特别是前者)的诗歌创作弊端而发的。严羽的本意在于阐发诗歌创作的美学特征,从而补偏救弊、匡正当时的不正诗风。  相似文献   

8.
试论茶山诗的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几,号茶山居士,是北宋末南宋初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有诗集《茶山集》传世。他的诗歌创作的基本倾向是爱国忧民的,但惨烈的家国身世以及独特的诗学追求,使茶山的艺术风格呈现出一条不同于以往江西诗派诗人的艺术道路,其清峭、轻快、自然平和的艺术特色,开了江西诗派中兴的先声。  相似文献   

9.
陈文蔚对朱熹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王炯尧(一)陈文蔚,字才卿,号克斋,南来信州上饶县人,生于绍兴二十三年(1153),卒年不详,约九十余岁而终①。《中国人名大辞典·陈文蔚条》,清光绪七年《江西通志·陈文蔚传》,均无生卒年代。《中国文学家大辞典·陈文蔚条...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诗派的“诗坛首领”戴望舒以他的创作实践以及他的诗歌理论,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新诗的发展历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诗歌创作和译诗活动是同步一致进行的。戴望舒对法国后期象征派果尔蒙、保尔·福尔、耶麦等人的喜爱,使他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在艺术上吸收了很多西方后期象征派的手法,积极的影响了《望舒草》的创作,使《望舒草》成为戴望舒诗歌创作生涯里的一个极富代表性的诗歌集。  相似文献   

11.
陈师道字无已又字履常,别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江苏徐州)人,他是北宋江西诗派的大家。吕本中所作《江西诗派宗社图》,把他列在仅次于黄庭坚的第二位。吕虽自云此图是“少时戏作”,图中二十五人的名次先后并无高下等级之分,“后人妄以为有高下”则并非吕之本意。但自丰城邑官(此邑官可能即杨万里在《江西宗派诗序》中所说的谢源)刻石后,即被人视“如禅门宗派,高下分为数等。”以致名次被列在后面的如洪刍、徐俯、韩驹等人颇发了些不服气的牢骚.但还没有人对把陈师道列在仅次  相似文献   

12.
元好问在<论诗>中比较中肯地品评自汉魏迄于宋代的众多诗人流派及其作品.对于江西诗派之宗--黄庭坚,元好问是将他与江西诗派区别对待的,认为他既有功于宋诗的开创,但也开了宋诗以学问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弊端.对于江西诗派的一味摹拟,元好问给予尖锐的批评,并指出了他们不能面对现实的要害.在向古人学习的问题上,元好问之论较好的解决了借鉴古人与观照现实的关系问题.他的诗学主张,对诗歌创作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汪藻是南北宋之交著名的词章大家,其早期的诗歌创作受江西诗派的影响颇大,但他后来转而师法苏轼,诗作多关心时事,自然成文,其笔下的诗歌内容、艺术手法、艺术风格上都深深地沾染了"老坡气",所以从总的创作倾向上来看,他更接近于苏轼,而非江西诗派。  相似文献   

14.
陈与义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重要诗人,元代方回将他列为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与黄庭坚、陈师道并称,成为此宋代最大诗派的代表人物。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与义是:“江西诗派而小异。”将他自山谷后山的藩篱内稍作分隔。从与义的诗作看来,他的诗风与山谷的硬涩及后山的枯淡的确是有分别的;除了江西的调子外,还有不少雄浑及平淡有致的作品。由江西  相似文献   

15.
刘克庄对元祐诗坛的各种体派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荆公体、东坡体天才性质浓厚,不可重复和模仿,所以元祐后很快衰落,而山谷体在体制格律、谋篇布局、炼字炼意上有章法可循,得到当时诗人和后学的仰慕和追随,逐渐形成了跨越两宋、人数众多、影响深远的江西诗派。刘克庄编选了《江西诗派》诗集并为之作序,研究了江西诗派成员、形成和发展等重要理论问题,其研究成果至今受到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16.
王庭王圭是两宋之交的重要诗人,他重视诗歌对现实的反映与干预,强调诗歌对自身情志的抒发;在诗歌创作方面,他对悟性、灵感较为重视,强调诗歌创作的自然天成,注重对诗歌的琢磨与锤炼,追求清新流丽的语言,对平淡诗风很是推重。王庭王圭诗论和对江西诗派的自觉批判为中兴诗人提供了新变之先声,为其创作指出了向上一路。  相似文献   

17.
《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是较早的宋人注宋诗的本子,体现了江西诗派的阐释特色,也影响了任渊、李璧等人的诗歌注释。苏诗百家注完整集中地体现了江西诗派的诗歌创作理论,如"以才学为注"的阐释方式是"以才学为诗"的最好诠释,"一字綮切必有来处"的理念是"无一字无来处"的直接表达,发掘诗歌中的"断以己意"之处则是对"夺胎换骨"的敏锐察觉,这些都最终体现了江西诗派"以故为新"求新求变的创作目的。  相似文献   

18.
花志红 《文教资料》2006,(33):57-58
“上饶二泉”诗学江西诗派,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多有对“二泉”的推赏之语。本文主要从《瀛奎律髓》对“上饶二泉”诗歌的评点,从诗派渊源、风格、艺术等方面探讨了“上饶二泉”与江西诗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读词五记     
①调啸词的演变。②晏殊历来有奉养送清俭的美名,但他却因殖私、规利而罢相。他的《山亭柳&;#183;赠歌者》表达了他对罢官和数年流徙在外的不满。③作《洞仙歌》的林外字岂尘,福建晋江人,林枢孙,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乾道四年(1168)为兴化令。林外工诗词,有《懒窝类稿》今不传。④《莺啼序》始于王Zhe。⑤《词苑丛谈》卷九《纪事》四误龚鼎孳为龙松先生。⑥凌廷堪隆二十二年(1757)。中进士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⑦《词系》是一部空前的大型词著。它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但它也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宋代是宣城诗歌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出现了以"宣城四士"为核心的诗人群.该诗人群成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宣城本土诗人,一类是非宣城籍诗人.诗人群成员之间关系较为密切,在诗歌创作方面相互学习,彼此切磋.诗歌创作观念方面,受苏轼和江西诗派的影响,而又摒弃了江西诗派过分追求瘦硬奇拗的风气.他们的诗歌创作严守格律,讲究"镕化之功",追求平淡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