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     
经中国武术协会批准,由山西省形意拳协会主办的全国形意拳邀请赛将于1994年10月上旬在山西省体育馆举行。届时将进行传统形意拳术、自选综合形意拳术、四十八式形意拳术、形意拳器械(刀、枪、棍、剑、鞭杆)、形意对练(徒手、器械),以及山西戴氏及河南传统形意拳等项目的比赛。此次大赛将引起武术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2.
冯铮 《武当》2011,(10):4
8月19日上午,由山西省体育局、山西省体育总会主办,山西省武协、山西省形意拳协会承办的2011年全国传统武术邀请赛暨山西省第27届传统武术锦标赛在太原万柏林体育馆开幕。此次大赛竞技项目有形意拳、太极拳及其他传统拳术三大类。有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太谷县首届国际形意拳邀请赛暨搏击王争霸赛于2008年9月26日至28日在形意拳的发祥地、中国武术之乡太谷县隆重举行。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山西省体育局、体育总会以及晋中市各级领导均给予这次大赛以极大的关注,众多媒体及时给予报道。  相似文献   

4.
形意四杰     
骆大成1930 年生,河北京鹿县 人。现 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 委员、黄埔军校同学 会第23期学员、北 京市武协委员、原北 京形意拳研究会会 长,东城武术馆 教练,四民武术 社顾问, 国家一级 武术裁判员。 自幼受业 于形意拳名家尚云祥之徒王凤章老师,并得父骆兴武八卦掌、形意拳名家亲传,兼得武术名家程有信、唐凤亭、高秀亭、马 占魁指教。 先后参与筹备全国首届形意拳观摩交流大会,全国第2、3届形意拳邀请赛及国际形意拳交流大会,形意举散打、套路比赛。 多年来,先后教授日本、美 国、法国及国内各地学生近千名,并多次率队参…  相似文献   

5.
邸国勇,1948年出生,河北蠡县人。现任北京形意拳研究会会长。 谈到形意拳研究会最近安排了什么大活动,邸国勇向我们一一道来:“今年,我们除了像以往一样积极完成武术院和北京市武术协会交给的各项任务、参加市体委每年举行的  相似文献   

6.
《中华武术》2000,(2):16-16
骆大成1930.年生,河北束鹿县人。现任北京市东蛾区政协委员、黄埔军校同学会第23期学员、北京市武协委员、原北京形意拳研究会会长,东域武术馆教练,四民武术社顾问.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  相似文献   

7.
尤勇 《中华武术》2002,(9):42-43
初见杨勇是在两年前的大连。当时,大连举办武当拳邀请赛,杨勇作为大赛的组织者接待四方来宾。那时的杨勇还是一名英武的中校军官,在蓝天碧海下,他演练的八卦掌、形意拳让与会的武术行家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8.
形意拳脱胎于心意六合拳,讲究三尖相对,内外相合,并包含很多单练、对练套路。形意拳虽为传统武术拳法,但技击性极强,对现代搏击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就从形意拳诸多拳势中择取几势,为形意拳爱好者解说形意拳在现代搏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形意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结合研究,旨在将传统形意拳中的精华与糟粕区别开来,将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形意拳文化精华融入当代形意拳实践活动当中,使形意拳在新时期得到更好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和口述等研究方法,对山西太谷县中小学形意拳课程设置与开展现状进行调查,从教学师资、课程结构与内容、场地配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主管领导、任课教师和学生寥长对形意拳纳入课程教学体系的访谈结果,结果显示: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重视山西省中小学形意拳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体现出形意拳的山西特色和传统价值;通过形意拳的课堂教学,凝炼其中的育人道理和文化精髓,积极推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形意拳传播效果;倡导形意拳的文化多元性等.提出了要高度重视形意拳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价值、加大传播路径、弘扬区域武术文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山西太谷是形意拳最早发源地之一,素有"形意拳之乡"的美誉,是形意拳创立、发展与传承的主要区域,也是如今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形意拳最早的地区之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专家访谈法,对山西太谷县中小学开展形意拳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更好的推广、弘扬地方传统武术和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车星辰 《精武》2009,(6):38-39
近年来,在山西太谷形意拳界出现了一件怪事,有些车派形意拳传人为了标榜本派形意拳而将车派形意拳创始人车毅斋(车永宏)与其师李飞羽(李能然)置于平起平坐的“形意拳创始人”地位,并大肆鼓吹车毅斋在形意拳创拳史上的丰功伟绩,其言论荒唐过激之处,实在令人感到震惊!  相似文献   

13.
王志强 《武当》2005,(3):27-28
形意拳大师李文彬老先生所传的尚派形意拳,把阴阳这一朴素的唯物主义道家学说,作为修炼好形意拳的一项基本理论,用于形意拳习练的整个过程,指导着形意拳每个过程每个步骤,可以说伸手投足即是阴阳。阴阳贯穿于形意拳始终,掌握了阴阳就是掌握变化,可是在实战中它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4.
王冬文 《精武》2005,(8):16-16
三体式是形意拳之根本,形意拳的练和用基本上都是采用三体式的腿劲和步型,故练形意拳的人都以三体式桩功为主要桩功,尚派形意拳亦不例外。三体式是形意拳之母式,而鹰捉则被称为形意拳的母拳。练形意拳的人都非常重视这两项功夫的训练。李文彬先生在其著作《尚式形意拳械抉微》中曾将三体式桩功和鹰捉合称为尚派形意拳的筑基功夫。  相似文献   

15.
形意拳历来以刚猛粗扩、实战性强著称,随着时代发展,形意大师布学宽提出的形意拳柔化教学思想被逐漸认同。本文从现代教育学的角度,结合形意拳自身特点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探讨形意拳柔性思想下的教学理念,为形意拳由竞技拳转变为健身拳、文化拳的柔性思想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潘世春 《武当》2014,(8):30-31
习练形意拳,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形意合一阶段。每个阶段的技术程度不同,锻炼重点也有所区别。已故形意拳家郭云深先生总结了习练形意拳的三步功夫,并对“明劲、暗劲、化劲”三种练习做了精辟论述,成为近代形意拳习练者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形意拳是中国著名拳术之一,其动作朴实、劲力精巧、体用兼备、内容丰富等特点深受人们喜欢。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学视角出发,阐述了山西形意拳的起源与发展,对影响山西形意拳发展的人文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地理环境、晋商、武术结社与山西形意拳的关系,从而为形意拳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浅析形意拳的发展和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通过对形意拳的技术内容、武练和理论进行分析,从整体上对形意拳的传播和发展进行探讨。结论认为:形意拳的国际化发展要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下的门派流派制,确立正确的形意拳发展价值观;国内发展要解放思想,加强理论研究,走传统形意拳现代化和社会化大众健身模式,并将其纳入正规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当下的形意拳传承正由“自发性”向“自觉性”转变。研究从文化遗产理论出发,运用比较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等从记忆重塑、价值重构和秩序重建3个层面对当下形意拳传承机制进行分析,以探究形意拳传承发展的内在逻辑。研究认为形意拳传承通过“见景见情见精神”的记忆重塑增加形意拳时间延续和空间认同的认知维度;通过“见人见拳见生活”的价值重构扩大形意拳功能范围和影响领域;通过“见众见智见和谐”的秩序重建规范形意拳传承中的理念与行为。记忆重塑、价值重构和秩序重建为形意拳搭建起了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文化桥梁,为形意拳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新的思考,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重要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许诺 《精武》2005,(2):34-35
形意拳脱胎于心意六合拳,讲究三尖相对,内外相合,并包含很多单练、对练套路。形意拳虽为传统武术拳法,但技击性极强,对现代搏击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就从形意拳诸多拳势中择取几势,为形意拳爱好者解说形意拳在现代搏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