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征途中,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形成了内容极其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民众现。本文对毛泽东民众观的形成条件、毛泽东民众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主体观、人民至上观、人民主权观、群众路线观以及亲民作风观等)和毛泽东民众观的深远影响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民生观是毛泽东在批判汲取中国传统民生智慧、近代中西方民生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毛泽东民生现的产生有其时代背景,并与毛泽东自身的实践条件和个人素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民众观是孙中山和毛泽东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对孙中山与毛泽东民众观中关于“人民”这一概念的看法,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关于农民与土地问题进行比较,对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历史,更准确地评价他们的思想,从而找到一些可贵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人民观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人民观体系达到成熟。毛泽东的人民观既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与生俱来,而是有其理论源泉和实践基础的。正是由于毛泽东对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准确取舍并在革命实践中将其不断加以丰富,最终在抗战时期走向成熟,形成了对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人民观。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人民观深受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的影响,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儒家“立己立人”的优良传统和“拯民于水火”的使命意识:传统民本主义将民众视为治国安邦根本,关注、重视人民利益的政治理念;佛学所特有的拯民救世的价值理念,均为影响他人民观的重要文化因素,是毛泽东人民观重要的文化精神背景。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人民观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历史地看,毛泽东的人民观经历了一个从初步提出到成熟完善的过程:"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肯定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中央苏区时期,确信"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原因";抗日战争时期,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解放战争时期,主张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新中国成立初期,将工农群众作...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原理,同时又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观,并对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推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政治观的形成、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萌芽阶段,毛泽东初步树立了阶级分析的思想,尤其具有比较牢固的人民群众主导国家政治生活的观念;其后,毛泽东对于国家政权的组成、功能有了正确认识,特别是对于民主与专政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了清醒认识与把握,表明其政治观进入形成阶段;在成熟阶段,围绕民族解放运动的现实,毛泽东深化了其早已有的阶级观,并对于未来中国国体有了崭新的思考和分析,其人民观也更加巩固和明晰,集中反映在提升了群众路线的政治意义;在解放战争及其以后一段时间里,毛泽东的政治观获得进一步发展,其国家观、人民观、民主观等诸方面,都已经达到了现代认识水平,其阐述也更加完整、完善。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人民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人民主体观、人民幸福观、人民心力观;是在继承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吸收外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创新而形成的;是毛泽东、邓小平人民观的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9.
石宪 《教师》2012,(14):128-128
毛泽东同志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社会主义物质利益观。本文从人民的利益、发展生产力和统筹兼顾三个方面阐述了毛泽东的物质利益观。  相似文献   

10.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毛泽东在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正思想,结合中国的建设实际,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形成了其富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正观.分析和探讨毛泽东社会主义公正观对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实践观的形成既体现了湖湘学派的文化积淀,也是对实践唯物主义的丰富与发展。受此影响,毛泽东的诗词重在歌颂人民群众当下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歌颂人民群众伟大的创造性,从而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20世纪20年代初以前,即他正式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思想发展轨迹究竟如何,可以从其早年的生活经历、求学生涯、社会活动中作一番探究。毛泽东早年的思想,主要包括三条线索,即中西合璧、取精用弘的治学观,相信民众、依靠民众的民众观以及立足现实、实事求是的国情观。这些思想观念,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创新,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原理与美学艺术。实事求是观是毛泽东政治美学的理论基础;社会实践观是毛泽东制定和执行政策政治审美的依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是毛泽东执政美学的灵魂;人民观是毛泽东政治美学的核心;群众观是毛泽东政治美学的生命基因。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与蒋介石在人民观上存在巨大差异,毛泽东的人民婉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蒋介石的人民观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这两种人民观的差异对国共两党的命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人民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 ,结合中国民本思想的精华 ,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它主要包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观 ;人民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观。毛泽东的人民观在今天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人民利益观,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历史形势、社会任务,赋之于新的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民利益观,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也为新时期我们党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政治概念不是单纯只有无支配自由的内容,亦非单纯只有民众大联合的形式;而是无支配自由与民众大联合的有机结合,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铸造成为毛泽东所从事的伟大共和事业。无支配自由包括国家与人民两个方面,民众大联合分为斗争与团结两个方面,两者如何真正实现有效结合构成问题的关键和难点,以至形成革命和建设中各种片面的、扭曲的政治图景。  相似文献   

18.
《邢台学院学报》2020,(1):133-136
古人云:诗以言志。在毛泽东诗词中,毛泽东用如椽大笔书写人民群众,人民性是毛泽东诗词的内在属性。一是毛泽东对下层民众的疾苦感同身受,毛泽东诗词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人民充满深厚的阶级感情;二是毛泽东善于学习和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历史规律,毛泽东诗词对人民力量的伟大热情礼赞;三是毛泽东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毛泽东诗词描写了他为人民幸福奋斗终生的光辉历程;四是历史是人民群众书写的,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毛泽东诗词体现了毛泽东独具特色的人民历史观。当前,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我党对毛泽东诗词人民性一以贯之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的出访讲话,蕴含丰富的民众观和正义观思想。视人民福祉为一种责任担当,中国发展成果应惠及广大人民,中国壮大是对世界各国人民的机遇,中国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各国友好交往根基在民众,希望在青年,构成其民众观。基于"为正义而为"理念提出,不论是反法西斯战争,还是战后各国为正义而付出的努力,都是为弘扬正义而为,正义之光依赖于世界爱好和平、弘扬正义的积极力量,是为其正义观。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长期进行革命建设的实践中,极大地关注了医疗卫生工作,逐渐形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医德宗旨观,“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医德原则观,中西医结合以及“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等系统的医药卫生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