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办出学院特色的重要方面,本从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出发介绍了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2.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在国家改革政策的指导下,各高校结合自身的特点,陆续进行了以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为核心的校内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文章通过介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分析其改革成效,并对进一步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步人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良性运行状态的关键,同时它对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高校持续快速发展,具有政策导向作用。目前,多数高校于1999年或2002年启动的为期三年左右的聘任工作已陆续完成,焦点逐渐转向思索和探讨下一步的教师聘任及与之相配套的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路。在当今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浪潮中,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呼声日益强烈,“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作好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结合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与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对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讲究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已是刻不容缓 ,进一步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历史的必然。深化改革必须围绕全员聘任制这个核心 ,把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落到实处 ,全面展开教学科研部门改革、机关改革和后勤改革  相似文献   

5.
深化高校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机关机构改革方案的逐步实施,为进一步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创造了极好的外部条件。但目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一人事分配制度,却仍有计划经济时期的某些特点,许多高校的人事分配制度还存在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象。本文试从高校人事管理现状分析入手,探讨深化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措施。一、高校人事管理现状长期以来,许多高校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如职称的评聘分开,后勤工作由承包到社会化、企业化管理等,…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开展新一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大形势下,唐山师范学院积极深化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初步建立了适应学院特点的多种分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国高校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 ,新一轮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已全面展开。进行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 ,是高校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反映 ,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就是要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 ,实行按需设岗 ,公开招聘 ,平等竞争 ,择优录用 ,严格考核 ,合理管理 ,达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增强办学活力的目的。从目前现状来看 ,高校在人事分配制度上的“终身制”、“铁饭碗”现象还相当严重。进行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就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讲究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已是刻不容缓,进一步深化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历史的必然。深化改革必须围绕全员聘任制这个核心,把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落到实上,全面展开教学科研部门改革、机关改革和后勤改革。  相似文献   

9.
抓住有利时机 加快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五大提出,高等教育要“优化教育结构,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和《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在前几年改革的基础上,正在深化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一些学校在人事分配制度方面采取了重大的、突破性的改革措施,在强化岗位聘任、实施全员聘任制的同时,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逐步建立起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合同管理、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校内用人机制。其中,北京、上海的一些学校步伐较快,形…  相似文献   

10.
我校在“十五”发展计划和2001年工作要点中都把实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任务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对改革的认识,增强投身改革的自觉性;如何更加明确、更加科学地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笔者认为,必须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进一步提高对改革的认识,为改革铺平道路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涉及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矛盾多、阻力大,是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对实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广州轻工业学校党的十四大进一步突出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促使我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增强了改革的意识和推进校内改革的紧迫感。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教育管理体制。我们抓住有利于改革的大好时机,提出了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意见,并决定首先以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学校各项改革的深化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一、充分认识开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包括人事劳动分配制度、住房、医疗、退休保险等方面的改革)是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是整个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推进学校的综合改革,首先必须从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入手,以此带动全面改革的实施。我校自1983年以来,学校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先后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方面存在的弊端基本没有触动,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岗位职责不清,忙闲不均,考核不严,奖罚不明,分配均同。在分配上“吃大锅饭”的比例达到了70%。如不加以改革,很难调动群众积极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校内管理体制无从建立,学校的教师管理、干  相似文献   

12.
全面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加快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是目前高校的重要任务。首都师范大学于2000年启动了新一轮以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经过机构调整、重新核定编制、科学定岗、以岗定薪、竞聘上岗,加大了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力度,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深化人事用工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建立校内人员的合理流动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切实拉开差距;深化后勤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后勤社会化四个方面,探讨了深化中专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校战略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战略性当前,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作用已经超越了人力资源管理乃至高校内部管理框架的局限,直接影响到学校办学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能局限于解决高校眼前面临的问题,必须有战略意识。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和确定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目标,从全局性与战略性的高度认识高校人事分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高等学校立足改革,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又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深入细致地研究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动因、内容和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关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要紧紧围绕调动职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深化人事用工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建立校内人员的合理流动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切实拉开差距;深化后勤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后勤社会化四个方面,探讨了深化中专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深化人事用工制度改革 ,实行全员聘任制 ;建立校内人员的合理流动机制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切实拉开差距 ;深化后勤体制改革 ,积极推行后勤社会化四个方面 ,探讨了深化中专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核心是机制的转变,在人事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中,无论是师资队伍建设、机关改革,还是后勤改革等诸方面,都涉及分配制度、用工制度如何逐步实现根本性变化这一问题,这项工作不但关系到学校现行管理制度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换,而且直接涉及到全体教职工的切身利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现行人事分配制度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弊端日益突出,已经影响到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地制约着学校的人力资源配置和队伍结构优化,必须下大力气改革。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国家教育部有关政策的引领和指导下,全国高校都在探索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实践。职技高师近年来也进行了一系列适合自身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内部管理体制还比较僵化。因此,无论从当前面临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大环境要求来看,还是从其自身存在的弊端来看,职技高师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已显现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改革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和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运用正确的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适当的物质激励手段,打破平均主义,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转换学校内部运行机制,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这项改革从1988年6月起进行试点,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在全市中小学校推开,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93年,改革继续向前推进,沿着“巩固、完善、深化、提高”的方向又有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