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按照课本介绍的方法 ,用无水 N a A c与市售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 ,温度要求高且反应速度很缓慢 ,产气量少 ,不仅集气时间长 ,而且可燃性实验往往无法进行。其主要原因是在市售的碱石灰试剂中 ,N a O H的含量只占 1/7,含有水分相当多 ,不适用于制甲烷 ,通过实践 ,我们使用新的自配制试剂后加热只需要一般酒精灯 ,而且反应速度快 ,产气量足。把甲烷的制取及性质实验都在装置中进行 ,实验现象和效果明显。现在介绍给大家 ,供参考。  一、仪器试管 2 5m m× 2 0 0 m m ,具支试管 2 0 m m× 2 0 0 m m 2支 ,单孔橡皮塞及直角长导管、洗…  相似文献   

2.
凡高中学习到有机化学,就要学习甲烷。那么验证甲烷主要化学性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实验显然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在这个实验中,反应条件是光照,课本中说的是放在光亮且日光直射不到的地方(谨防爆炸)。  相似文献   

3.
褐煤生物产气是当前研究热点。从山东某煤矿地底973处取回煤层水样品,通过富集培养从中得到稳定产气菌群。产气试验表明,该菌群能够利用白音华褐煤进行产气,驯化培养后,产气量明显增多,产气周期缩短。褐煤经微生物菌群处理后,灰分由原来46.11%下降至42.98%,C元素明显减少,由78.02%降至67.14%,同时O和H元素的含量增加,表面电位分析表明残煤等电点低于原煤等电点。  相似文献   

4.
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甲烷排放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自然湿地甲烷排放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即随着植物生长甲烷排放量不断增加,在8月未达到最大值,而后下降。这一变化特点主要受温度和沼泽静水层深度所控制。春季低温不仅直接降低了甲烷的产生强度,而且也降低了其它好氧微生物的活性,使得沼泽水中存留较多的氧气,这些氧气直接加速了沼泽水中甲烷氧化,同时又提高了沼泽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后者反过来进一步减缓甲烷的产生。三江平原不同植被生长的沼泽甲烷排放通量呈如下特点:毛果苔草>乌拉苔草>小叶章。莎草科植物生长的沼泽中,72-86%的甲烷通过植物排放进入大气,而小叶章生长的沼泽只有28-31%。毛果苔草促进了沼泽水中甲烷的氧化而不是产生,相反小叶章通过释放根系分泌物刺激甲烷产生的能力大于分泌氧气促进甲烷氧化的能力。毛果苔草沼泽水中更高的甲烷浓度是由于深的静水层淹没更多的植物立枯,从而为产甲烷菌提供充足的底物所致。  相似文献   

5.
对《甲烷的制备》实验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化学教学中,《甲烷的制备》是一个重要而难度较大的实验,特别是对反应物要求及实验条件的选择上。为此,我们作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6.
对甲烷取代反应的实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化学第二册112页[实验5—2]甲烷的取代反应,是教师不可回避的课堂演示实验。但是对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7.
化学实验改进两则黄兰馨(广西藤县中学543300)一、乙炔制取反应速度的控制现行教科书高中第二册的乙炔制取实验,由于碳化钙与水反应很剧烈,反应速度很快.虽然用饱和食盐水控制反应速度,但效果甚微.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气流大,产气时间短,给学生实验造成困...  相似文献   

8.
进行甲烷制取和燃烧实验,所得火焰颜色通常带黄,而不是希望看到的淡蓝色。黄焰的出现,表明教材所示实验方法尚有待改进完善,有人认为出现黄焰的原因是丙酮蒸气影响和纳玻璃干扰,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一、影响火焰颜色因素的探究1.甲烷不完全燃烧时焰色变黄[实验1]收集纯净甲烷于贮气瓶内,在导管上连接φ—7mm的玻璃管。打开活塞快速排气,在玻璃管口点燃,火焰呈黄色;如减慢排气速度,则可得淡蓝色火焰。显然,纯净的甲烷只有在完全燃烧时火焰才呈现淡蓝色,如果气体流速过快,部分甲烷就会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碳粒在高温下放光,使焰色变黄2.钠玻…  相似文献   

9.
甲烷的制取实验,是学习有机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性质和了解有机反应特点的一个重要实验。常用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共热来制取。但要达到最佳实验效果却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内容。本文从碱石灰的角度探讨其对甲烷制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按高级中学课本化学下册第138至139页介绍的甲烷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甲烷往往不纯,点燃时火焰不呈淡蓝色而呈黄色,如果燃烧的气体回火可能发生爆炸,并且碱石灰腐蚀试管而易破损。针对这些弊端作了如下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甲烷等)都能够燃烧,但不支持燃烧。为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对氢气、甲烷不支持燃烧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是一个比较难看到反应现象,但它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有机化学反应类型.这一演示如果失败,会影响学生理解甲烷性质和取代反应的概念.为此我们对这一实验进行了研究,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实验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对于成人中等专业的化学教学来说,这一点也特别重要。目前成人中等专业化学实验教学是一个较弱的环节,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甲烷的制备实验,实验步骤过于简单粗糙实验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 下面就制备甲烷的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实验室要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混和物来制取甲烷气体。  相似文献   

14.
二、实验操作 把3克无水CH_3COONa、2克片状NaOH和2克Fe_2O_3在研钵中研磨均匀,将混合物放入大试管,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塞上带导管的胶塞。用酒精灯加热混和物,约2分钟就产生大量甲烷气体,点燃甲烷气体,火焰高达4厘米。  相似文献   

15.
甲烷制备实验中掺入物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界定了甲烷制备实验中的掺入物;提出了掺入物应具有“传热作用”的新观点;探索出了最佳掺入物应是铁粉(或铜粉)与木炭粉的混合物,并找出了其与反应物的最佳质量配比。  相似文献   

16.
甲烷教学是高中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有机物的开始,对于发展学生初步认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学生学习该内容的主要困难,提出了以实验为支撑,围绕甲烷的取代反应来初步认识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基本思路,并就该反应在教学中的具体实验活动设计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甲烷制备的反应机理,选用优选法确定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最佳质量配比。  相似文献   

18.
小经验     
小经验杭州第六中学刘晓石高二有机化学中有一个学生分组实验:甲烷的实验室制法。由于该实验是将碱石灰(即固体氢氧化钠与生石灰的混和物)和无水醋酸钠放进大试管内加热,往往在实验结束时,由于强碱的强腐蚀性,大试管因严重变形而报废。(即使试管不变形但洗涤也是很...  相似文献   

19.
巧用锡纸做实验河北赞皇中学侯树军香烟盒中的锡纸,用水浸湿后去掉纸层、晾干,即得锡箔。把它用于一些化学实验,可使实验做得更好、更成功。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具体做法。一、用于甲烷的实验高中课本第二册甲烷的制取和性质实验,采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  相似文献   

20.
选择性氟化试剂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甲基化指的是连有一个、二个或三个氟原子而不论是否连氢或其它卤原子的单个碳的氟化物作为氟化试剂的所有烷基化作用.氟甲烷作为氟甲基化试剂代表了有机氟化物合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制备多官能团的选择性氟化物中间体.该中间体能变成其它方法不易合成的氟甲基化产物.这些产物包括α-一氟、二氟、三氟甲基化羧酸、酯、氨基酸;通过wittig反应氟甲烷能用于制备一氟、二氟未端烯烷.使用氟甲烷具有操作简单、安全、低毒性与优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