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吴福象  蒋天颖  孙伟 《科研管理》2013,34(12):48-57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分析了温州乐清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实证探讨了网络位置、知识转移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并选取集群内企业作了进一步比较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位置对知识转移、组织创新和竞争优势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转移正向影响组织创新和竞争优势;组织创新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还提出了提升温州乐清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企业组织创新竞争优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网络特征即网络关系强度入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其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影响关系。实证研究表明,网络关系强度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络关系强度通过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产生的影响大于不通过中介变量产生的直接影响;网络关系强度是影响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四个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网络结构下的产业集群若能通过提高互惠性,扩大合作交流范围和增加接触的机会来加强网络关系强度,将能更好地提升其整体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企业嵌入于网络,网络结构特征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同时受到企业知识转移能力的影响。构建网络结构特征、知识转移能力和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模型,检验网络稳定性、网络中心位置和联系强度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以及知识转移能力的调节作用。基于164份问卷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稳定性正向影响企业竞争优势,联系强度与企业竞争优势是一种U型关系。吸收能力正向调节网络稳定性、网络中心性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扩散能力增强网络中心性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正向影响,而减弱网络稳定性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企业创新行为嵌入在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的多重网络结构中。基于复杂网络角度进行多重网络解耦研究,利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322家企业在1985-2017年间在的专利数据,构建实证模型,探讨企业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的结构属性对其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并分析合作网络结构洞、中心性对企业知识网络结构属性与探索式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知识网络与和合作网络中心性都对探索式创新呈倒U型影响,企业知识网络结构洞与合作网络结构洞均对其探索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合作网络结构洞强化了知识网络结构洞对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弱化了知识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间的倒U关系;而合作网络度中心性弱化了知识网络结构洞对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对知识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间倒U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集群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策略重点应转向"结合内部资源更充分利用集群网络资源"。传统产业特征及单个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使得传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网络式创新成为必然。本文将集群网络划分为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2个维度,利用浙江绍兴轻纺产业集群这一典型传统产业集群的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网络关系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路径关系,结果显示集群网络结构、网络关系与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产业集群网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明显强于网络结构的影响。此结论对于优化产业集群网络、提升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企业在合作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并不能反映企业在知识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基于创新网络的社会属性和知识属性的双重视角,以发明人合作网络为主变量,以知识网络为调节变量,研究创新网络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利用USPTO授权的纳米技术领域专利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发明人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探索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合作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之间呈倒U形关系;知识网络结构洞强化了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弱化了合作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之间的倒U形关系;知识网络中心性弱化了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知识网络中心性对合作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晓娟 《科学学研究》2008,26(4):874-879
 集群中知识的流动具有选择性和不对称性特征,集群企业并不能均等地共享“产业空气”带来的溢出效应,进而形成了企业间创新绩效的差异。实证研究显示,集群知识网络开放度、网络中心度、关系质量和关系稳定性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均存在正向影响;而知识网络规模与关系强度仅对集群的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对大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企业网络结构动态能力对集群的效益、效率以及集中度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进而影响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在利用浙江省纺织业集群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企业网络动态能力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微观机制,明确了网络动态能力在集群竞争优势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产业集群与颠覆性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机制展开研究,通过调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内部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发生,改善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建立创新网络结构、双元性学习、颠覆性创新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以上海"张江药谷"医药行业134家企业、研究机构等作为调研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专利分析收集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检验发现,"张江药谷"医药行业创新网络结构的位置中心性、网络稳定性以及网络结构洞3个网络性质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利用式学习在创新网络结构的位置中心性、网络稳定性以及网络结构洞与颠覆性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探索式学习在位置中心性、网络稳定性与颠覆性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在网络结构洞与颠覆性创新之间没有中介效应。以期对帮助企业通过改善创新网络结构、促进颠覆性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整合相关理论构建"关系治理-集群创新网络-集群知识共享"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利用德阳装备制造业集群中205家企业的问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关系治理、集群创新网络与集群企业知识共享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关系治理下共同愿景、联合行动和资源依赖三维度对集群企业知识共享均有正向影响,共同愿景、资源依赖正向影响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而联合行动只对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嵌入有正向影响;集群创新网络在关系治理与集群企业知识共享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但在不同维度的关系治理与知识共享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双元创新存在目的和特征的差异,它们对创新环境也有不同的要求。探究创新环境中不同要素的联动作用与不同类型创新的关系对全面把握创新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集合论思想,构建包含知识网络嵌入、知识资源管理以及组织惯例三个层次六个因素在内的企业双元创新影响机制模型,通过对171家创新集群样本企业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知识网络嵌入情境下实现高突破性创新有两类构型,类型1强调知识搜索与知识创造策略的组合,类型2强调知识网络嵌入下探索惯例与知识创造的组合、利用惯例与知识搜索的组合、知识共享条件缺失下网络治理机制与知识搜索、知识创造的协同作用;实现高渐进性创新也包括两类构型,类型1强调知识搜索与知识共享策略的组合,类型2强调知识网络嵌入下利用惯例与知识共享的组合、探索惯例与知识搜索的组合、知识创造条件缺失下网络治理机制与知识共享、知识搜索的协同作用。研究结果为解释企业双元创新提供新的视角,也为科技管理部门有效引导企业双元创新提供多个指导路径。  相似文献   

12.
集群核心企业是集群中的主导力量,对非核心企业及集群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多数核心企业不满足于其在集群中的领袖地位,而是选择"走出去"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核心企业的迁移行为会使其生存和成长所需的资源及资源的获取渠道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核心企业的网络结构和竞争优势也因此发生动态演化。基于多层网络视角和一手数据,本文对吉利进行了案例研究。本文深入分析了吉利总部及关键职能部门(生产、研发和营销)在多层网络中的位移状况和资源获取渠道的变化,以及吉利总部及关键职能部门迁移后的网络结构的变化和竞争优势的动态演化。研究结果表明集群核心企业的网络位移与其网络结构和动态竞争优势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韩莹  陈国宏 《科学学研究》2016,33(10):1498-1506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福建省三个产业集群为对象收集数据,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多重网络嵌入对集群企业知识共享的影响,建立多重网络嵌入、动态能力、组织学习与知识共享间相互关系的结构方程,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集群中多重网络嵌入对提升集群动态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吸收和创造能力显著增强企业间知识共享,并且在多重网络嵌入和知识共享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同时,探索式组织学习在动态能力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中起到了调节作用。本研究在理论层面充实了产业集群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在集群网络层面的探索,深化了多重网络嵌入影响知识共享内部机制的研究,并在实践中为产业集群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共享平台提供理论依据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内知识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正锋  叶金福 《情报科学》2006,24(9):1301-1305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知识创新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而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本文在分析知识创新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利用GEM的知识创新系统模型对集群内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对政府需要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集群知识网络的内生演化研究——基于多主体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丹  胡汉辉  吉敏 《情报杂志》2012,31(7):128-133
理解集群知识网络的内生演化机理与过程对于提升集群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集群知识网络中网络关系出发,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思维逻辑,剖析了集群知识网络在网络关系和整体网络两个层面上的内生演化机理.将多主体仿真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模拟了集群知识网络的内生演化过程,并分析其演化结果.研究表明,网络节点基于自身需求对网络关系的选择行为遗传或变异着网络结构,导致了集群知识网络的涌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化后,集群知识网络规模趋于稳定,具有较为明显的小世界网络特征和倾斜的度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16.
创意产业集群化:基于知识的结构性整合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产业经济学的产业链理论,结合SECI知识创新模型,对创意产业集群化趋势,从产业链知识结构角度进行试探性研究。认为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结构呈现出网络状特征,并从产业链的知识实现模式对其网络状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创意产业链知识整合的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彭伟  符正平 《软科学》2012,26(4):17-22
以知识资源获取作为中介变量,环境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了联盟网络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基于我国19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所提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联盟网络的关系强度以及占据联盟网络中的中心性位置对企业竞争优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知识资源获取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此外,环境竞争性正向调节联盟网络的关系强度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正向关系,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联盟网络中的中心性位置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升级:内涵、关键要素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借鉴产业集群竞争力、产业集群演化理论的基础上,研究界定了产业集群升级的内涵,同时给出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要素:(1)网络结构(动态要素);(2)知识行为(动态要素);(3)知识结构(静态要素)。本文具体探讨,关键要素对产业集群升级的作用机理,据此将产业集群升级过程分为四个动态序列阶段:(1)知识衰退阶段;(2)知识更替阶段;(3)知识跃迁阶段;(4)知识稳固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