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振华  任叶瑶 《科学学研究》2018,36(8):1487-1494
构建内外部社会关系网络、培育和利用社会资本,是创客空间高效运行并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基于双创情境特征,研究创客空间社会资本的形成及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社区自治和创客网络社群影响创客空间内外部社会资本的形成。创客空间社会资本可分为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维度,并以强弱联系、互惠规范和信任、共同价值观与愿景等形式,为创客提供知识共享和资源获取环境,促进技术创新和社会利润实现。以亚洲最大创客空间--北京创客空间为例,分析其社会资本形成过程及其对创客创新创业的影响。以促进创客空间高效运行和创客创新创业为目标,从社会资本结构、关系和认知三维度出发,为政府、社会、创客空间等相关主体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校以创新创业学院为主体,开始创办各具特色的创客空间,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平台载体,但是院系层面建立的创客空间不多,对人才培养的研究还比较少。首先对创客空间概念进行界定,对高职院校创客空间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归纳出创客空间的一般特征,结合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践,以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创客空间为例,提出了二级学院(系部)层面建立创客空间的发展思路及人才培养的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3.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发展创客空间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力抓手。在梳理分析国内外高校创客空间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建设大学生共享型创客社区的设想,开展了大学生共享型创客社区的建设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创新创业服务。  相似文献   

4.
在对长三角地区"众创空间"调研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创客群体的创新动机、技术学习积极性、创业意愿、获得创新创业教育辅导和支持、对接相关软硬件公司并获得相关支持、外部环境中社会对创客群体认知度和尊重感等6项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技术学习积极性对创新意愿、创业意愿的作用机理,提出了有效激发创客群体创新创业动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史雅莉 《现代情报》2017,37(7):30-34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信息生态模型的分析和密歇根大学图书馆创客空间微观信息生态系统的案例解读,以期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构建和运行提供借鉴和参考。从信息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三个层面对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信息生态系统进行探讨。选取开展创客空间服务较早的密歇根大学图书馆作为案例,对其创客空间信息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国内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四方面问题:采用以人为本的构建理念、注重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物理环境的交互设计、健全创客空间的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6.
基于个体—情境交互理论,创客的创新行为是外部情境与其个体特质交互作用的结果,但现有文献并没有对这一交互关系如何影响创新行为进行讨论。论文构建众创空间创新氛围、创客调节焦点与创客创新行为之间的交互模型,并利用两次调研所收集到的264份来自于众创空间的有效问卷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为众创空间如何提高创新氛围孵育服务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实证指导。结果显示:(1)在众创空间情境下,促进焦点对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防御焦点对创新行为有负向影响;(2)社区支持会强化高促进焦点创客以及高防御焦点创客的创新行为;(3)任务导向仅会强化高促进焦点创客的创新行为,但对高防御焦点创客的创新行为没有影响;(4)创客赋权会强化高促进焦点创客的创新行为,但会抑制高防御焦点创客的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正步入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知识社会,互联网技术是基础手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肩负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知识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以高校为主体的"众创空间"应时而生。文章拟运用"知识建构共同体"相关理论,以湖北工业大学"创客汇"APP的设计开发为例,分析高校"众创空间"所采用的"互联网+教育"的建设思路,着力打造新型创客空间。  相似文献   

8.
解读了"创客文化"的时代内涵与"四新"特征,深入分析了在"创客文化"背景下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双重主体维度,指出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四方面不足,并提出一系列有效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创客空间是发展迅速的创新创业资源整合平台,是创客空间的重要形式。在研究图书馆创客空间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平台运作模式、利益主体构成及其协助模式的基础上,借助博弈论方法与工具探究创客空间创新生态系统多方利益分配的问题。结果表明,创客主体以生态系统协同为依托,通过创客空间搜寻与对接企业资源的收益优于自行搜寻与对接模式,而创客空间、政府企业的收益则在于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发展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0.
创客、创意资本、创客资本、众创空间等基于知识、技术、制度、人力资本等传统动力模式演变成互联网经济时代驱动创新发展的新动力模式。首先,将创新发展动力界定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需求,以激发人的创造力为核心,并能够培育新动力形成和推动传统动力改造升级的各类要素;其次,在比较新动力与传统动力模式差异的基础上,提出驱动创新发展动力系统的逻辑框架;最后,从包容性社会创新氛围营造、舆论宣传、创客产业链培育和嵌入式创客教育4个方面,提出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发展的大背景下,需立足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因此,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在采用传统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科学合理测度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效率的基础上,通过建立Tobit模型考察影响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效率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第一,2016—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众创空间创新创业综合效率整体上不太理想。第二,30个省区市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效率呈现波动式上升变化,效率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四大地区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全要素生产率逐年提升。第三,第三产业GDP占比、轻资产运营模式、技术市场发展水平显著促进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效率的提高,政府补贴则显著抑制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效率的提高,教育投入水平不显著正向影响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效率。本文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众创空间运营机构提供了实证依据,研究结论为政府出台创新创业发展政策和促进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服务的有效供给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国高校创客空间(academic makerspace)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渐成为综合式新型学习空间、全链式创新创业空间和协作式社交开放空间.从物质层、行为层、规范层和精神层对美国高校创客空间进行系统分析,发现美国高校创客空间在物质层注重标准规划与信息融合,在行为层侧重优化迭代与塑造生态,在规范层表现为精干高效和全员参与,在精神层倡导开放包容和多元并存.借鉴美国经验,提出中国高校创客空间应由重视实体空间建设向线上线下结合,由注重创业孵化向创新创业交互迭代,由侧重硬性设施投入向柔性机制完善,由小众外来文化状态向大众本土文化培育推进.  相似文献   

13.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众创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共享型、平台型创业服务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当前众创空间在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开展并购转让与上市业务、拓宽融资渠道、引进优质创新创业项目等诸多方面遭遇发展瓶颈,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对其进行准确的价值评估。在借鉴模糊数学理论对实物期权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把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和实物期权模型结合起来,构建基于模糊实物期权的众创空间价值评估综合模型,从而更准确地对众创空间的整体价值进行评估,即运用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评估众创空间的经营性资产价值,运用模糊实物期权法评估众创空间的实物期权价值。为了验证众创空间价值评估综合模型的可行性,选取众创空间行业里极具代表性的创业黑马作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将评估结果分别与单纯应用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得出的评估结果以及创业黑马在评估基准日的市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应用改进后的综合模型计算出的创业黑马的企业价值更接近评估基准日的市值。  相似文献   

14.
学术创业的涌现是大学基础研究向工业技术领域扩张的必然结果,现已成为发达国家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然而,现有研究普遍将学术创业实验室端的技术学习视为技术学习的全部,未能绘制学术创业技术学习的内在机制和总廓。文章通过对学术创业的技术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学术创业的技术学习系统由实验室端的“干中学”学习子系统和用户端的“用中学”学习子系统构成,两个子系统各不相同、互为补充且互不替代,共同构成循环反馈的创新迭代机制;并且,学术创业团队主导并管控“用中学”子系统将有效提高创新迭代效率,政府有目标、有组织的供给新技术场景有力推进学术创业团队打通自主创新链路。  相似文献   

15.
关于众创空间的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内在主体(创客)或外部因素(诸政策支持、生态环境等),而对于众创空间本身的机制设计讨论却十分匮乏。基于创新生态系统治理视角,采用QCA与NCA混合方法,对浙江省63家众创空间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索众创空间的合理机制设计方案。结果表明:众创空间创新功能的发挥是多种运行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平台服务功能、资源汇集通道、正式联结关系、成果共享文化是众创空间不可或缺的机制支撑,配合屏蔽外部资源提供者干预行为或构建包容试错的文化氛围,可以形成两条促进众创空间创新功能发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组织内部视角,影响文化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具有跨层次的特点,通常领导者通过组织层面影响一般员工,因此构造"企业家素质——组织创新氛围、组织学习能力——员工创新行为"跨层次分析模型,运用SPSS和HLM软件探索4个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家素质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相关,组织创新氛围与组织学习能力在企业家素质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四大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跨层次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乌仕明  李正风 《科学学研究》2019,37(9):1626-1631
双创政策带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众创空间发展。本文探讨了在双创政策下科技企业孵化器转型为众创空间的机制与动力。文章以为我国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实地案例考察、访谈,分析其设立众创空间服务的背景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一边探索传统孵化工作转型的可能性,一边把握了双创政策与创客群体契合的优势,展开了众创空间的探索业务。自下而上的草根的理念,打开了创客与创业家的交流,为科技企业孵化转型的机制奠定基础,基于制度的创客运动本土化,则提供了转型的动力。从孵化到众创转型,快速地外来的创客运动本土化,同时也丰富了既有技术孵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利用CSSC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以“众创空间”或“创客空间”为主题的422篇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图谱分析等,分析国内外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和热点及其异同,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合作较少,仅有少数学者间形成合作团队但涉及领域较窄;第二,国外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快速增长期且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文献数量仍在迅速增加,而国内经历了起步期、迅速增长期、缓慢下降期,文献数量增速放缓;第三,国外研究热点聚焦于“创客空间+技术孵化”“创客空间+教育”,而国内研究热点聚焦于“众创空间+教育服务”“众创空间+创新创业”“众创空间+绩效提升”;第四,国外研究的前沿方向是教育、硬件DIY、工程教学,国内则是生态系统、绩效评价、创新创业、高校众创空间等,但国内外研究都向众创空间的实践性结果迈进,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创新创业实践。  相似文献   

19.
余江  孟庆时  张越  靳景 《科学学研究》2018,36(10):1801-1808
数字化时代下,数字化技术与创业的深度嵌入与融合正在重塑产业组织与实体经济形态,因此需要对数字化时代的创业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本文在对比传统创业与数字创业特性的基础上,从数字创业的起步、实施和产出三个阶段深入分析数字技术对创业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探析我国数字创业未来发展趋势与战略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平台的开放性和自生长性降低了创业的学习成本和资源获取门槛,而数字平台的开放治理模式为异质性和动态性的创业团队形成提供了基础。面对我国海量和异质性用户的市场,创业主体需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制度设计者需要动态地前瞻性地营造良好的数字创业服务政策环境,从而共同推动我国数字创业生态的培育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