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解决”和中学数学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解决”和中学数学课程·俞求是·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在国际数学教育界受到普遍的重视,并被引入一些国家的数学课程中。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在《行动的议程》中明确提出应以“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中心”;在《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数学证明既是各国数学课程改革的焦点,也是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我国中学数学教师对"数学证明"的概念基本上是清晰的.我国中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证明"上的基本功还是相当扎实的.这不仅与他们接受过正规的数学专业本科教育有关外,也与他们当初在中学阶段所经历的严格的几何论证训练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教数学并不一定要培养数学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学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了一个新的改革高潮。美国数学教师委员会制定了《学校数学课程和评估标准》,其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的具体目标:学会认识数学的价值;对自己的数学能力具有信心;具有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地交流;学会数学地推理。这个目标对我们的教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近年来,国际数学课程改革是在以下两方面的背景下展开的:首先,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着原来数学课程与教学模式,数学教育的目的、内容重点和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其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用到数学,数学成为公民必需的文化素养,数学教育大众化是时代的要求。二、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一)强调数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目前,现实数学观点得到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也为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这一思想表明:第一,学校数学具有现…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及教师的责任》一文(本刊1999年第5期)中,我们曾明确提出:“在数学教育改革中教师负有数学教育研究的责任”.这不仅是教育发展对数学教师提出的要求,而且也是教师自身的愿望.每一位有事业心的数学教师都曾期望在教学与研究上同步前进.然而,不少教学能手,却在教育研究上束手无策.从最近几年我们指导进修教师科研论文的情况看,相当多的数学教师还难以驾驭科研.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选不出开展评究的问题,困于传统的并无多大意义的解题讨论;掌握不住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多是缺乏教育思想、教学策略和…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数学教育现阶段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当前世界各国也纷纷把数学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数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数学教师专业化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数学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共同趋势.新一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这即是指数学教师是数学课程的执行者,更是其开发者.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我们去思考的是,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如何?能否适应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基于这种想法,笔者结合自己初中数学教研员的工作对长兴县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进行了现状调查,以期为推动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家教育部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分析,可以看到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比以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以及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的能力。根据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研究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教学技能及其分类,给出了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学生数学教学技能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PISA和TIMSS等国际大型比较项目不仅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学生数学、科学和阅读上的学科素养的关注,随之也引起了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密切相关的教师专业素养的关注。为了了解目前职前和在职数学教师的教师知识状况能否满足教学的需要,本研究通过测验调查了三个城市的150名初中数学教师和8所高等师范院校427名数学专业职前教师的教师知识状况。主要调查他们的教育理论知识、数学课程知识、数学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调查结果显示: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师知识整体状况良好,但不同类型学校间教师知识水平不均衡,学校越好,教师的知识水平越高。另外,研究还发现:在职教师与职前教师在教师知识上具有阶段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从先学前班到8年级的课程焦点:追求连贯性》报告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数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在国际数学测试中排名下降,教师授课存在困难.为了国家教育政策的需要,美国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公布了《课程焦点》报告.该报告列出了从幼儿园到8年级每个年级具体的数学课程焦点,是美国建构主义数学课程改革回归基础的适当转向.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一定是一个能读懂孩子的教师。《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让孩子学习什么样的数学?这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去思索、去探索。我想应该是带有“数学味”的数学.那么什么是有“数学味”的数学?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数学教育》2004,(3):43-43
2004年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教育部门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我国数学教育改革,鉴于从2001年秋季起,我国分批进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实验,从2004年秋季起,开始进行高中阶段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实验.新课程教材改革力度较大,为我国的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我们要积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在吸收国外先进理念和继承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结合上下功夫,把帮助教师提高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数学教育的新局面.具体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学数学教师能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广大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总体上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教师充分重视数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教师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技术熟练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但教师在把握教材、教学处理、教学基本功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等方面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3.
高等院校职前数学教师教育是数学教师长期专业发展的开端,是基础教育数学教学师资建设的基础,也是数学教师队伍质量保证的基本环节。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数学教师是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再好的教育教学理念只有教师真正领悟并转变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后,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1实验的背景与目的1.1国内外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和形势(1)问题解决法(又称发现法或探究法)是当今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数学教学方法。1980年4月,在美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公布的文件《关于行动的议程》中提到:“数学课程应当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教师应当创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顺利进行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主动思考、探索和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2)国内由杨之、徐沥泉先生提倡的MM教育方式(贯彻数学方法论的数学教育方式)实验,已于1994年通过由王梓坤院士、徐…  相似文献   

15.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5,(9):F0004-F0004
本期刊出一篇译文,说的是有关美国数学教育的“学习神语”。这是持不同意见双方的辩论纪要,一方面是美国最具权威的数学教育组织——“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2000年编制的《数学课程标准》为许多美国学区采用,并影响世界,另一方则是一群对美国数学教育不满的学者和家长,美国关于数学教育的辩论由来已久,世称“数学战争”,这次的辩论,由华盛顿邮报记者组织双方的意见,在报上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16.
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新课改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目前正在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一方面为广大数学教师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也给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机遇和场合.中国的数学教育和数学课程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这次数学新课程改革从理念到整体设计都是不错的.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教师的素质明显滞后于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参与新课改,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在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大潮面前,不乏有一些积极进取、锐意改革,把新课程作为自己专业化成长的契合点,努力改变自己以求胜任教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教育部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改课题组的一些同志首先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的骨干成员。工作组在教育部的领导下,进行了大量的专题研究,在全国各地多次召开有数学专家和数学教育专家以及一线教师参加的座谈会,经过反复酝酿、长时间讨论,几经修改,形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在面向全国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01年7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相似文献   

18.
刘邵来  李智敏 《教师》2012,(13):118-120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实施,社会对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专业化水平成为数学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任务,学校对教师的培养都应该以专家型教师为标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我国高中课程已进入实质性改革阶段."课程"这一专用名词也一改过去被认为是教育决策者或教育专家们的专用名词的形象而进入每一所学校.依"实践课程的范式"来看,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数学,依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教育部1996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和<全日制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1997年秋,在部分省、市进行新大纲和新教材试验,试验修订后,2000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全日制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今年全国将全面使用新教材.同时,在前面所讲的新的"课程计划"还没有完全实施的时候,另一种新的"课程标准"正应运而生,反映了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超前性和超越性.因此,学习课程理论,增强课程意识已成为一线中学数学教师的必修课.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们一线数学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尽快跟上数学课程改革的步伐,以确保数学课程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成长记录袋作为一种评价方法应用于教育,即成长记录袋评定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评定改革运动”,2001年7月我国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各学段的“评价建议”部分都提出建立和使用成长记录袋,因而这种评价方式逐渐引起国内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