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者号优于种次号已成功图书馆界的共识。然而实际情况是,在目前全国图书情报机构中,采用种次号的约占80%,采用著者号的仅占10%左右。本文从剖析书次号认识的误区入手,探讨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著者号与种次号优势互补,长期共存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的书次号新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搜索引擎近期对网上图书馆进行了一次分类统计,调查结果显示,著者号正以种次号无法企及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不断改写着“在全国图书情报机构中,采用种次号的约占80%,而采用著者号的仅占10%”这一比例。  相似文献   

3.
谈书次号的标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关于书次号统一与否的争论,对索书号、著者号、种次号等相关的概念及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书次号的标准化为大势所趋,结合著者号与种次号二者的优点,逐渐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种次号和著者号各自的利弊,分析了在数据共享及集中编目条件下书次号是否应该统一。基于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为实现各馆的日常排架及日后的编目数据共享,提出今后在书次号的设置上应同时设置两种书次号:以种次号作为显性书次号适应对内排架,以著者号作为隐性书次号适应对外检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手工取种次号的弊端,著者号自动标引的优越性,认为著者号法将取代其它书次号法是书次号发展的必然趋势,浅谈本馆改种次号为著者号自动标引的具体方案、方法.  相似文献   

6.
书次号是表示同类书先后次序的号码,是各馆进行同类书排列的依据。按同类书区分方法的不同,存在著者号、种次号、书名号、出版年代号、登录号、页码号等多种书次号。但是在图书馆界用得最多的还是种次号和著者号,尤其是种次号。当前80%左右的大、中、小型图书馆使用种次号.10%左右的老馆、大馆使用著者号,还有10%左右的小型图书馆使用登录号、出版年代号、ISBN号等为书次号。  相似文献   

7.
论书次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编制书次号的要求 ;评论了著者号与种次号的优劣、《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的实用价值以及书次号标准化等问题 ,并对今后标准化的发展提出新思路、新见解。参考文献 7  相似文献   

8.
书次号统一管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书次号,也即同类区分号,是实现同类书个别化的特定号码.书次号按同类书区分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著者号、种次号、书名号、出版年代号等.不过,目前在我国图书馆界较受欢迎的还属前两种.  相似文献   

9.
著者号与种次号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著者号与种次号理论上的共同点,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理论与实践背离的原因,并指出统一书次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书次号新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书次号的作用、编制书次号的要求、著者号与种次号的优劣、《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的实用价值、书次号标准化等问题,并就如何发挥两种书次号的作用提出新见解。  相似文献   

11.
关于书次号问题,到底是采用种次号,还是著者号,目前争论很大。读了几篇文章,对我的启发很大,也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种次号和著者号是同类图书的两种排列方法,虽属几个号码者是加上一个文字的问题,但它关系到编目手续的繁简、取书排架的快慢、读者的宣传辅导工作,也关系到编目的统一化、标准化问题,不妨说也关系到发展中的图书馆事业。因此,种次号和著者号,谁个优,谁个劣,大有探讨的必要。我是赞同著者号的,我想强调一下著者号的优越,以供编目的同志在采用书次号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书次号四角号码取角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书次号的使用各地各馆不一,有使用著者号或书名号查表法、四角号码法、首字母取号法、图书登记号和种次号等等。上海的公共图书馆绝大多数使用著者号采用四角号码法,个别区图书馆采用种次号。使用四角号码法的取号,亦不统一。有的采用1、3、1、1角,著者姓名第一字采1、3两角,第二字和第三字各采第一角,构成四个号码作为书次  相似文献   

13.
采用种次号加区分号标引,不仅能将同类书中同一著者的书集中,更便于将某些同类书下不同著者的书按需要集中。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图书馆界现行的书次号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种次号,著者号,年代号,书名号等.在我国,西文编目所采用的书次号大多是卡特著者号。卡特著者号码表是美国国会图书馆卡特(Charles Ammi Cutter)于1880年编制的。1896年桑伯恩(Kate Emery Sanborn)在其基础上加以修改补充,重新编制了“卡特氏三位著者号码表-桑伯恩改编本”(C.A.Cutters alphabetic order table--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合并后图书馆索书号设计新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阐述了合并后大学图书馆索书号的设计思想:设计新号,保留旧号。新旧索书号既能混排,又能区别;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一种著者号与种次号相结合的新型书次号;列举了各种辅助区分号的设计;对索书号的标准化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种次号功能延伸的尝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棠枝 《图书馆论坛》1995,(2):69-69,56
种次号功能延伸的尝试江棠枝(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图书馆)在同类图书的排列中,书次号的组织方法多种多样,还记采用的有汉语拼音著者号、书名四角号码、著者四角号码、标准书号、出版年代、种次号等等.它们各有自己的长处,也各有自己的下足,故全国目前尚无统一的书次...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种次号取号方法是利用种次号记录卡取号。也有很多馆用编辅助卡或代卡的方式取号。由于这些方法会造成漏号、缺号、重号、目录  相似文献   

18.
对《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的使用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号是通过查《通用汉语号码表》得到的,种次号是按照收藏先后顺序流水给号的。号与种次号相比较,号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便于检索使用。本论述了号的取号和区分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图书馆界对书次号的取法真是五花八门,使用较多的有(1)财产登记号:其缺点是不能反映图书本身固有特点;同类同著者的不同著作及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卷(册)、复本等都不能集中在一起。(2)种次号:随图书馆分编先后顺序而定,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仍不能反映图书本身固有特点;不能将同类同著者不同著作集中。(3)按书名字顺取号:方法复杂,容易重号。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较理想的大家公认的书次号,有的馆用财产登录号,有的用种次号或著者号等。登录号,有不需查重,永远不发生重号,取号时不必动任何脑筋,照抄登录号无讹的优点。但它不能把同类同著者的各种著作集中在一起,就是同一种书的复本也不能集中,因此图书馆一般不采用它。种次号是按自然顺序编号,取号简单,容易掌握,并且号码简短(一般只有二位数),有利于取书和归架,并能集中同一种书的复本。但同类同一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