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尔莉 《教书育人》2011,(23):36-37
"微型课题研究"(以下简称"微课")也称为"微型科研",是指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时梳理、筛选、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微型课题研究"与正常科研课题的区别在于,正常的课题研究年限为3~5年,而"微课"市级的结题年限为1年。"十二五"以来将"微型课题研究"摆在了重要位置,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操作"微课"却从未见系统流程。"微课"作为能够体现教研与科研的衔接性,最能体现教研与科研紧密结合的课题形式,值得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思考、研究。以下就"微课"的基本理念、基本价值、基本特点、基本流程四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围绕学科、立足课堂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研究方式,这种研究一般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教育教学问题而展开,是源于工作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反思。微型科研课题的实施,为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建立微型课题研究小团队,既能实现个人研究与群体研究互进、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双赢,也能够为创新教育研究方式、教育科研管理模式积累经验。通过计划先行、组织确立、活动指挥、力量协调、节奏控制等五大管理因素,让微研团队同侪合作,是一种非常适合学校创新管理模式、引导教师"抱团"研究的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4.
为了调动基层一线老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我校以小课题研究为切人口,助推了老师的专业成长。所谓小课题研究,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个人或几个人合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其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依据自己教育教学实践所做的课题,相比大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专家教授承担的重大、宏观课题而言比较微小,故常常被人们称为"小课题""微课题""微小课题""微型课题""教师个人课题""教师微科研"等。在中国知网中以"篇名"为关键词进行检索(2014年5月22日数据),题目中含"小课题"用法的最多,为450余篇;篇名中含"微型课题"的次之,有110余篇;篇名中用"教师个人课题"的有90余篇;包含"微课题"的较少,有13篇;  相似文献   

6.
课例研究就是研究考察教学实践,是以实际教学为研究对象的。课例研究是一种目标驱动的教研方式,目标对于课例研究有导向、激励、评价等作用。课例研究中的目标不同于教学之中的目标,他们有对象、范畴几方面的差异。课例研究目标制定时要考虑学生、学科、学校等几方面的因素,在制定课例研究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持久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7.
课题课就是在教研活动课中,更多地关注个人或集体课题所要研究的问题成分,让教师真正在"发现问题——找到办法——解决问题——总结提升"中成长。课题课分为研究课与课题汇报展示课,既可以作为单项科研课题活动开展,又可与常态教研活动结合  相似文献   

8.
微型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解决自身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或具体问题、力求改进教学方法而进行的一种微观的应用研究。这种研究并不是要描述和解释什么教育现象,也不是想构建什么教育理论,只是直接指向课堂、以追求更为合理的教育教学行为。基于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及意义,将微型课题研究引入学校教育科研,将为学校有效开展教育科研提供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也日益趋于多元化。近一两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许多学科开展了技能大赛,改变了以往以一节45分钟的课来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微型课、学科试题命制、评课、教学反思四位一体的教学技能大赛。其中的微型课所占分值比例最高(40%),从而体现了以教学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0.
微型课堂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微课"这一理念成为目前教育界热议的话题,也助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本文探讨了微课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应用形式,并以笔者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科技的进步,生物教学方式也相应出现了新的形式,目前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微课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新产物,全称是"微型教学视频课程"。微课是一种新型的网络课程资源,以微型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一学科的重点、难点、考点或者学习活动、实验、主题等,而设计开发的~([1])。与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微课不仅  相似文献   

12.
前一时期,我校举行了微型课语文教学大比拼,我有幸作为评委"零距离"地接触了这些微型课。所谓"微型课",通俗地说就是教学时间短、教学容量少的课。这次比赛要求每个执教老师只能利用半节课分的钟时,间同进年行段教选学上,每同人一上篇课20文。  相似文献   

13.
毛长华 《湖南教育》2014,(10):53-53
教育小课题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单元,是教育科研在一线中小学校的最常见形式。它一般定义为:教师或教育工作者以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话题为课题,由个人或多人合作,在一定时间内开展研究,探索取得高效率教育教学成果的研究方式。攸县始终把小课题研究作为推动教育科研的重要抓手。2010年以来,全县有68所中小学校、60多所幼儿园、1000多名一线老师参与研究活动;有120多个小课题参与评奖,  相似文献   

14.
魏克雄 《生活教育》2014,(24):109-11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小学近年来一直在高效课堂深水区探索,目前展开的反思式微课磨课研究,让传统的"备课-上课-反思-改进"实现真正的"四位一体"。教师教学行为与专业素养在磨课中得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磨课中直接受益,课堂面貌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此举让老师们自发通过对课堂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进行教学行为上的修正与教学理念的升华。这种反思并非是个人的自悟自得,而是通过展示切片式的改进措施,让专家与经验丰富的导师参与进来,进行反复辩论、研讨,让业务视野更加开阔,让反思成果得以形成课堂生产力,让学生成为最终受益者。以下分学科摘选了一些老师在反复磨课活动中所记下的心得体悟,从中可以感受到老师们在以反思式微课为抓手高效课堂探索中的科研信心、教育热情与工作执着。  相似文献   

15.
正微课——Microlecture,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的简称,它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了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练习题的特色内容等)教学过程的情境化、网络化课程资源包。微课在数学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着很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微课"的特点是"精"、"美"。精"是指内容精简,浓缩了老师要教内容需要突破的重难点(或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点)或考点或练习题的解题思路等;"美"是指视频图文并茂,用立体的、动感的手段,让学生在愉悦的感观视觉中轻松地  相似文献   

16.
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相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课题的教学设计,阐述课程的目标达成、重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教学流程的设计。一、说课的类型说课的类型一般分为研讨性说课、示范性说课、评价性说课、检查性说课和多媒体整合性说课。  相似文献   

17.
陈绍山 《考试周刊》2014,(81):62+30-62
<正>2012年10月份,南京市教研室开展了"基于课标的深度研课"的项目研究,我校有幸成为四所实验学校之一,在两年多的"研课"活动中,我们对课堂教学渐渐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和《教学要求》对数学课程目标、模块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都有比较清晰的阐述,《标准》确定的目标是我们教学的起点,也是终点。所以我们开展"基于课标的深度研课"的项目研究,目的是使平时每一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高师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倡导开展微型课的试教训练,从对微型课的认识人手,结合高师学生教学案例,探讨微型课及其教学设计.微型课的特点有:规模小、环节齐,目标准、重心明,节奏紧、效率高,理念新、创意好.微型课的教学设计策略为:目标定位具体化,课题引入情境化,主题教学问题化,例题设计梯度化,师生互动自然化,小结反思条理化.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说课是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在对某课题的教学设计进行充分的自主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向教学、科研等有关参与人员阐述自己对该课题的教学设计思路及见解,并阐明其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及依据,通过参与们的对话、交流、合作与再研究、再优化,切实解决“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这样学”这一核心问题,从而使全体参与达到共同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设计水平的教科研活动。  相似文献   

20.
倪远霞 《快乐阅读》2011,(14):138-139
【教学背景】今天由课题组成员支老师开设了一节微型课题结题汇报课,感触颇深。于是写下了以下文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牛津初中英语》Unit 5 Comic&Welcome部分,该部分主要谈论的是"个人能力"。在这节课中,支晓伟老师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