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牛雪艳 《视听纵横》2010,(1):119-120
在计算机技术和影视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行业正在经历着向数字化过渡的重大技术转变,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被各电视台和影视制作单位广泛采用。非线性编辑的充分运用,使电视作品在画面、解说、灯光、音效、字幕和动画等多种形式的整合中具有冲击力且质感丰富,极大地丰富了电视制作的手段。通过非线性编辑的先进技术,能更加灵活、机动、自然、逼真地突出电视作品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2.
画面切换效果直接面向观众,能够直接影响到观众感知,在电视摄像技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因而有必要探讨电视摄影技术中的画面切换技巧。本文从电视摄影技术中画面切换的概念着手进行研究,探讨了电视摄影技术中画面切换在调节观众视觉节奏、丰富内容和满足观众需求上的作用;分析了电视摄影技术中进行画面切换时需慎用摇镜头、运用跟镜头、注意进退拍摄、抓拍时考虑客观因素、注重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使用窍门的要求;并提出了考虑普通观众需求、多用对比强烈的画面丰富内容和前期拍摄需考虑到后期制作需求这三种提升电视摄像画面切换效果的有用技巧。  相似文献   

3.
电视照明是电视艺术领域的一个艺术分支,是用光绘画、用光造型、用光表达空间和时间的一门艺术。从技术层面上讲,电视照明为电视画面拍摄提供必需的基本光亮度,是影响电视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着画面的清晰度、色调和层次等。而从艺术层面上讲,电视照明不仅可以美化电视画面、丰富视觉效果,还可以烘托情节气氛,揭示及刻画人物心理,进而突出电视艺术主题和内涵。近年来,随着高新科技的日益发展,电视照明技术也日趋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电脑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4.
电视是现代科学与技术的产物,是声画并茂的综合艺术。画家是用画笔和颜料来作画,摄影摄像师应该利用光线进行构图。电视照明不同于其它“媒体艺术”,它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布光方法。其不仅仅是为了模拟自然光源来提高画面的清晰度,重要的是为了突破二维空间更形象的表现画面的三维空间。利用照明的光比和明暗,充分地表现物体的表面结构、外部特征、空间可塑性的艺术效果。它涉及到光线在画面的位置和影调等形成的因素,从而使这“无声的语言”,在电视画面中创造出艺术的感染力。为此,笔都寸目前县级电视台演播室静态主持人灯光照明的状…  相似文献   

5.
电视舞台技术不是戏剧、话剧、歌剧、舞剧的舞台技术,但它们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特点,主要是舞台的不同。在电视舞台技术的领域里,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当然是很多的,但从它的发展规律来看,提高电视舞台技术队伍的文化艺术修养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根本性问题。一、电视舞台灯光人员的艺术修养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对电视舞台灯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伸出式”舞台三面都是观众,天幕背景几乎不用,很多情节要用灯光渲染气氛表现特定意境。因此灯光成了表演艺术的重要手段,它随着节目内容的不同需要作复杂的变化,靠人工操纵已力…  相似文献   

6.
姜富文 《声屏世界》2010,(10):47-48
电视台演播室灯光系统是电视灯光技术和电视表现艺术的结合。科学地设计灯光布局能满足电视摄像对光的需求.复现场景,渲染气氛,刻化人物等。  相似文献   

7.
电视灯光是一门造型艺术,它非常需要光与景的融合。这种光与景的融合在电视节目艺术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使电视图像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完整地表现画面的层次、色彩、质感和立体空间感。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光与景是支撑舞台的主体,构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推动,也促使我国电视媒体技术在不断的进步,电视摄像领域画面和构图艺术长期受到电视作品创作者和观赏者的关注,对于提升电视作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当前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特点进行阐述,然后对电视摄像技术中的基本画面构图形式进行探究,最后对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投入艺术技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孙勇  任月琳 《新闻界》2008,(3):142-143
本文介绍了数字技术与电视画面艺术的相互关系,从虚拟现实、画面构图、交互性等三方面阐述了数字技术对电视画面艺术的丰富。  相似文献   

10.
曹晓飞 《新闻前哨》2022,(13):65-66
近年来微视频分享的兴起,让人们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这对微视频制作质量要求很高,只有提高画面编辑效果,才能吸引人们目光。在微视频制作中应用电视画面编辑技术,能够提高艺术创作效果,只有各种画面素材通过有效的编辑方法,才能让合适的画面段落有效组接,实现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完美结合。本文首先概述电视画面编辑技术,然后分析了电视画面编辑技术流程,最后提出了电视画面编辑技术在微视频制作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构成电视传播的诸多元素中,音乐音响是最不具体而又最富于表情性和宣泄性的手段,它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多释性和不完整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它能够表达画面和文字无法表达的境界,成为画面和文字的补充和延伸。在人物感情的深度难以用画面、文字来表现的时候,在画面气氛最需要渲染的时候,音乐的恰当运用可起到延伸语意、深化情感的作用,这就是电视声音的独特魅力。本文着重谈一谈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声音创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今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画面处理技巧的日益丰富,图像编辑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它不仅关系到电视节目的图像是否清晰、稳定,而且关系到电视节目的表现力,它对电视的视听效果有直接的影响.笔者结合电视图像编辑的相关知识,浅谈电视图像编辑技术在当前条件下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夏兆秋 《记者摇篮》2009,(4):78-78,59
在电视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摇臂摄像技术在综艺、体育、谈话类节目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丰富了电视节目的镜头语言,增加了镜头画面的动感和多元化,给镜头画面增添了磅礴的气势和纵深空间感,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电既是声画媒介,电视新闻工作者采集素材,编辑画面,打上字幕,最后输出新闻作品.电视新闻语言是指构成电视新闻的画面、声音、灯光和色彩等.  相似文献   

15.
电视画面只能表达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对于抽象的哲理、事件的意义、人的心理活动等,用画面表现起来就力不从心,这是电视画面表现时空的局限性。而有声语言会述内容时,十分自由,它可以说过去,讲未来,阐释哲理,表达心理活动,揭示抽象内涵,巴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告诉观众,使电视画面传播的容量大大扩充。  相似文献   

16.
2006年7月,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开播。它是对20多年前《话说长江》创造40%收视奇迹的呼应和延续,似乎注定要在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笔认为,《再说长江》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运用了高端的电视技术和新鲜的电视素材,或展示了壮阔的时代背景和巨变的现实面貌,更重要的是巩固了一种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纪录片故事化”。它以人物为故事载体,通过画面语言与声音的表现,对纪录片的视听信息进行故事化表达。  相似文献   

17.
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爽 《记者摇篮》2009,(5):28-28
作为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是对电视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一个好的电视专题解说词应当符合电视节目的普遍特点,应当与画面相得益彰、互为补充,通过独到的视角,揭示出画面背后无法表达而又引人深思的东西。如果说专题片整个画面是龙,已经初步阐述了事物的原生态,那么专题片解说词就应该是点睛之笔,它应该给整个节目注入精神与灵气.  相似文献   

18.
<正> 字幕机是电视节目制作中常用设备之一。随着技术的日益进步,字幕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字幕在电视画面的构成上,已形成了一个十分活跃的视觉元素。 画面语言、声音语言和字幕语言是电视视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大语言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电视业界专家认为:电视片中的画面语言,它擅长表现宏观场面、具体细节,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视文艺演出的规模越来越大、表现手段越来越创新,灯光设计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更加引人注目。戏剧性的灯光艺术能直击观众心灵,实现画面效果、意蕴传递、情绪传达的统一。本文从丰富视觉形象、塑造视觉空间、叙述精神意蕴、打造视觉惊艳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在兼顾电视灯光设计特点的基础上实现电视文艺演出灯光设计“戏剧性”表达。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清摄像机的诞生,使得我们在电视节目制作中能够表现更加精细的画面,同时电视制作要有新的、更高阶层的创意,以充分体现出高清晰的,高质量的,逼真的画面,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如何把灯光元素,更加合理的,完美地运用于高清电视中呢?电视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想创造出出色的画面效果,就要将所有的技术元素和视觉元素都密切的结合起来。电视清晰度是指画面再现物体细部能力,即对不同色调的物体的极小的相邻面积,极其细节部分的分配能力。高清摄像机采用先进的CCD(电荷藕合器件),高质量的数模转换和数字电路处理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