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驻地记者。本文是指省级媒体派驻在各地市的记者。驻地记者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任务就是采写报道所驻地市的新闻,而所驻地市党委、政府对驻地记者的工作要求也主要是希望他们向全国、全省报道所驻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新闻.以便扩大所驻地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从而促进当地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驻地记者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是采写报道当地各类新闻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骆逸群 《新闻实践》2008,(11):40-41
全球化时代,地域限制被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对内、对外报道界限逐渐模糊。许多从事区域报道的驻地记者,也承担起了涉外报道的责任,所报道的内容突破了区域性和国界线。这既给驻地记者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也为其施展身手提供了宽广的舞台。而如何跳出以往封闭式的报道模式,调整和拓展视角,让涉外报道出新出彩,便成了摆在驻地记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刘晓庆 《新闻传播》2022,(5):102-103
记者站是新闻媒体在驻地的派出采访部门,其对驻地对外宣传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彰显驻地新闻媒体影响力、围绕重大主题,发展对驻地新闻宣传、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及时报道、求证网络新闻事件真相,塑造地方形象.为了进一步强化记者站对驻地对外宣传作用,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坚持正确导向,主动做好重大主题宣传;强化新闻策划,做好深度宣传报...  相似文献   

4.
和传统意义上党报驻地记者的三大功能(写报道、发内参、通联)相比,如今的驻地记者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要求,主功能除了传统的三方面以外,还扩展到参与报纸发行、协助组织广告等新领域。但我感到。无论情况如何变化,作为省级党报驻地记者,其首要功能还是采写报道。  相似文献   

5.
驻地记者是新闻单位派驻各地的新闻采集者。就省级党报而言,驻地记者担负着及时充分宣传报道好驻地大事的重任,担负着驻地党委和报社的双重重托。驻地记者是报社的本报记者。对地方的报道是省级党报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省级党报是省委机关报,如果没有或者很少有对各市的报道,就会失去覆盖力,失去省级报纸的意义,指导性当然也无从谈起。事实上,许多省级党报的本省事件,来自各市的报道都占据半壁江山。从这个意义上讲,驻地记者和跑线记者一样,都是新闻报道一线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难,驻地记者要搞好舆论监督更难。 难在何处?驻地记者不同于报社总部派出来的记者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的甚至可以与被批评对象“老死不相往来”。驻地记者长期生活在地方上,搞批评报道下但会遇到来自各种关系的说情,而且在批评报道见报后,一些被批评者由此翻脸不认人,甚至断绝来往。驻地记者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扩大报社的影响力,把报社的发展触角向基层延伸,近几年来,一些地市级报纸开始向下面所属的县市区派遣驻地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驻地记者一般都是年轻记者,有的干脆是刚进报社的外地新记者,把他们放到一个陌生的小城开展工作,难度不言而喻。面对这些难题,一些驻地记者失去信心选择了离开。本文就年轻记者如何快速适应地方报道形势,快速度过成长期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提起宏观报道,人们会想到那一篇篇气势恢宏、洋洋洒洒的大题材、大主题的重大报道。而对于媒体派往各地的驻地记者来说,由于受地域和新闻源的限制,怎么能够采写出这样的报道来呢?笔者联系做驻地记者二十余年的切身体验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角色的定位取决于对主客观条件的审视作为人民日报驻地方记者,平时扮演着“耳目和喉舌”的角色,即把本报的宗旨转化为一种审视的目光,关注驻地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过程中具有宏观价值、全局意义的实践经验和问题,以正面报道、批评报道这样的“常规武器”,力求“以地方之矢射全局之的”。驻地记者平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没有主角、配角之分。一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非典疫情的发生,使驻地记者的客观条件随之发生了变化。抗击非典斗争的主战场在京粤津晋冀等省市区,这种客观形势把身处该地区的记者推上了本报抗非典报道的主角地位…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两会在万众瞩目中圆满闭幕,中国军网和国防部网也较好完成了两会报道任务。在此次两会报道中,两网进驻解放军代表团驻地联合开设网络直播室,借助报网联动优势,联合多家军队网站,全方位地进行直播报道,走出了一条报网融合、多网合作的创新发展之路,也为我们今后重大活动网络宣传报道开启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设施和人才技术优势,应当积极投身于驻地和谐社会建设,利用图书网络平台提供信息服务,促进驻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科学发展。在服务驻地发展的同时,也推动自身建设上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浙江日报先后开辟“民生连连看”、“亲历——来自基层联系点的报道”等栏目,为党报记者视角向下、报道基层提供了更大平台。其中,驻地记者无疑是基层民生新闻报道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3.
党报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报道地方工作,即报道地方的先进经验、创新做法,指导全局,推动工作。反映地方工作是驻地记者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加快记者站发展的关键,而把地方工作“转化”为新闻,或者说在地方工作中挖掘新闻,又是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4.
驻地记者与编辑部记者相比,离新闻发生源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人缘优势,往往能在第一时间拼抢地方新闻。但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和信息渠道的极大改善,驻地记者"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有所弱化,不少当地发生的重大新闻,往往编辑部的记者也能做到"早知道",他们"一竿子插到底",获得抢发新闻的先机;有的重大题材,也由编辑部派出记者采访,驻地记者仅为配角而己。那么,在新的形势下,驻地记者怎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在浙江日报台州记者站当了4年驻地记者,我的体会是,驻地记者要有所作为,搞好报道,关键是要适应新的形势,切实做好"足"和"腰"两字文章。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临时工作安排,单位争取到一个赴京参与两会报道的名额.接到通知后,我立即打听了下,发现当时早已过了两会报名时间,没有上会证、驻地证、报道证,参加今年两会报道,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十多天的报道下来,收获的是难得的历练、友谊和成长.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孙向晖报道:烟台警备区针对过去报道骨干复转到驻地报社、电台等新闻单位多的特点,经常邀请他们来部队传授经验,研究报道线索。每逢部队有重大活动和举行报道会战,警备区都主动向老报道骨干汇报新闻线索,请他们参与工作。原警备区新闻摄影干事武前才转业到驻地《烟台日报》后,警备区新闻摄影报道陷入低谷。为改变这一局面,警备区主动与他加强联系,邀请他来部队帮助工作,仅去年一年,他给部队在中央级报刊见稿30多篇,从而使部队新闻报道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烟台警备区发挥地方新闻单位复转军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地方成就报道是党报唱响主旋律的一出重头戏.然而,这类报道往往工作性强,时效性差,贴近性差,有时甚至被报道的地方也不叫好.这是党报记者、地方通讯员和驻地记者最挠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6月9日至11日,浙江日报记者部在永嘉县召开创新市县工作性报道专题研讨会,浙报集团有关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驻地记者、报道组同志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家就如何写出领导满意、群众爱看的工作性报道进行了研讨。本刊选登其中的两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走出疗养院 深入农村中本报讯 函授学员曹继华报道:6月下旬以来,空军北戴河疗养院深入驻地偏僻农村开展义诊活动,受到村民的热情欢迎。驻地河北省抚宁县留守营镇部分村庄由于交通闭塞,村民生活多有不便,同时信息不畅,看病远、看病难问题十分突出。空军北戴河疗养院得知这一情况后,抽调病房科、眼  相似文献   

20.
sthouyu 《青年记者》2007,(8):18-18
当我们这些报社记站驻地记经常知道一些黑幕而无法报道(地方媒体更无法公开报道),我们的激情被一点一点的磨灭了。我们的热情也随之而去。[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