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实录 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四自然段,它告诉了我们什么?生:(自由阅读后)"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是一个总起句,它指出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一)课堂表演——是外在的虚设还是内在的需要《:维纳斯的小艇“》船夫技术好”自然段的教学。〔案例1〕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船夫的技术怎么样,他们是怎样驾驶小艇的?(学生先自学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生1:船夫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生2:在拥挤的地方也能挤过去。生3:在极窄的地方也能穿过去。生4:小艇的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学生交流时教师做择要板书)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现在你们想一想,如果你是船夫,你要怎样驾驶小艇?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交流。师:下面请两组同学来驾驶小艇比赛,看看哪组表演得好,小组中推荐一人当船夫,其他的同学当游客。(两组学生同时在教室课桌间的过道中表演。)师:你们评一评哪组表演得好?(学生认为其中的一组表演得比较好,原因是船夫表演得很认真,坐船的同学也坐得好,而另一组同学基本没有表演,好像在走路。)〔案例2〕(在引导学生自读,让学生分别以游客和船夫的角色互相展开简短的对话后)师:现在四人一小组,推荐一个人做船夫,其他同学当游客。注意,船夫要吆喝,招揽你的生意,最好能请到顾客上你的船,要用课文的词语把游客请到船上;游客是来自各国的,你听了吆喝后有什么问题要问?(生讨论...  相似文献   

3.
出示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速度极快 ,来往船只很多 ,他操纵自如 ,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 ,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能平稳地穿过 ,而且速度非常快 ,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物飞一般地往后倒退 ,我们的眼睛忙极了 ,不知看哪一处好。师 :自由地读一读 ,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生 :这段话是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句话写的。师 :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边读课文 ,边演示 ,边体会。把桌面当作河面 ,把书本摆放在“河面”上作来往的船只 ,用自己的文具盒作小艇 ,自己当船夫 ,根据课文的…  相似文献   

4.
师:有人知道“天涯咫尺”的意思吗?(没有人举手)知道这个词语是从哪句话演变而来的? 生:远在天涯,近在咫尺. 师: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有的在很远的地方,有的在很近的地方. 师:不准确.读读课文中的句子,体会一下. (出示文句:虽然对方远在天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相似文献   

5.
教学实录一:教师首先出示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问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第3节中描写雪松的语句进行教学。师: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读书)生:老师,我觉得雪松很聪明,它不断地弯,再反弹。师:你还能读出什么?(学生再读)生:雪松不断地反弹,反复地……师:你觉得雪松有什么特点?生:不怕困难。生:雪松很有力量。师:你们再读读,不要放过每一个词。大雪压雪松,它会怎么想呢?相信你们还会有别的发现?(学生又一次读书)生:老师,雪松太了不起了,它不断地反弹。它是想先退一…  相似文献   

6.
【片段1】师:诗中怎样描写“五岭”?生:五岭逶迤腾细浪。师:对“,逶迤”是什么意思?生: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断的样子。师:嗯。“腾细浪”,为什么这样写?生:因为红军不怕困难,五岭山在他们眼里就像小波浪。师:好“,磅礴”是什么意思?生:气势盛大,雄伟。师:对“。泥丸”是什么意思?生:小泥团。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生: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师:该怎样读?谁来试试?(一学生朗读,语速太快)师:语速太快,谁再来读读?(学生朗读,有进步)师:好,我们一起来读。……【片段2】师:课文一开始就是一个传说,刚才你们说得很有意思,你…  相似文献   

7.
片段一:师:威尼斯是世界上著名的水上城市,旅游景点非常多,作者为什么在众多的事物中只选取“小艇”来写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生1:因为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生2:因为威尼斯的小艇样子比较奇特。生3:我想可能是作者乘坐过威尼斯的小艇,感觉到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师:同学们读得非常仔细,从课文的叙述中理出了作者只选择“小艇”来写的原因。那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艇呢?请同学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小艇样子奇特船夫驾驶技术好小艇作用大)师:课文主要从三…  相似文献   

8.
最近,听了周步新老师教学《买猫头鹰》一课。其间指导学生理解“七嘴八舌”一词的教学,使我深受启发。 课堂上,当学生体会“丽丽和小伙伴们围了上去,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句话时,出现了这样的场面: 师:读读这个句子,你读懂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整体感知这个句子) 生:读了这个句子,我读懂了丽丽和小伙伴们为了猫头鹰展开了热烈讨论。 师: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我是从“七嘴八舌”这个词体会到的。 师:读读“七嘴八舌”这个词,说说是什么意思?(先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师:是七张嘴八条舌头吗?(反诘,激发思维的火花) 生(笑):不是,…  相似文献   

9.
【课堂回放】预热师:今天,吴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想看吗?生:想看!师:大家看,这是个什么?(投影)生:一个半圆!师:吴老师只要添上几笔就能把它变成非常有趣的图案,相信吗?生:相信!师:谢谢大家的信任。请同学们帮老师数笔  相似文献   

10.
(上课了,师直接指名读题)师:知道作者吗?生:朱熹。师:能用“熹”组词吗?生:晨光熹微。这个词刚在《游天然动物园》里学过。师:还记得“熹”的意思吗?生:早晨的阳光。师:今天我们所读的朱熹的这首诗是否也如早晨的一缕阳光,把我们心里照得亮堂堂的呢?我们来读诗。(生或沉静或略带夸张地朗读起来)师:知道诗写了什么吗?生:池塘。师:什么样的池塘?生:是很清澈很可爱的池塘。师:你说得没错。再读读诗,你能把作者笔下可爱的池塘说具体些吗?(生读,讨论)生:门前的半亩方塘清澈透明,看上去就如同刚刚打开的一面镜子。生:(不太明白)镜子怎么说是刚打开…  相似文献   

11.
片段一:奕 读,师指名读) 师:你们能说出“奕”的几个 师:读得不错。这两个字意形近字吗? 义是什么?(引导学生查字典,理生:“恋”、“弈”、“蛮”…… 解其意思) 师:“奕”与“恋”、“弈”与生:“无瑕”的“瑕”是“玉上“峦”有什么不同? 斑点”的意思。生(脱口而出):下面部分不生:“应接不暇”的“暇”是同,上面部分相同。 “空闲”的意思。师:是吗?(出示写有“奕” 师: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弈”“峦”“恋”等字的投影)大家字的写法呢?再仔细观察、比较一下。 生:这两个字的右边跟“假”生…  相似文献   

12.
课件出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师:谁来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好)师:能说一说这句诗给了你什么启发吗?生:……师:你们体会得很好,这句诗语言精练,寓意深刻。你们知道这句诗是谁说的吗?  相似文献   

13.
〔教例〕:“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同学们说说句子中哪些词是描写人物神态的?生:“鲁肃吃惊地说”中的“吃惊地”。生:“诸葛亮笑着说”中的“笑着”。师:大家能按提示语的要求朗读人物的语言吗?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这句话。(学生练读)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生读)师:你读得有声有色。同学们听他这么读,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形势这么紧张,诸葛亮怎么还笑得出来?生:诸葛亮不怕吗?生:诸葛亮真的在笑吗?师:大家读读这句话,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诸…  相似文献   

14.
犤片断1犦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看淘气遇到了什么困难?(出示图,图略。)请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生1:淘气想:“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生2:我从图中知道这座桥限高4米。生3:图上告诉我们汽车高3米。师:图中的信息看明白了吗?还有问题吗?生4:“限高”是什么意思?师:问得好。谁能帮帮他?生5:“限高”的意思是不许超过的高度。师:这座桥不许超过的高度是几米?(4米。)汽车能不能从桥下通过?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独立思考。)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致觉得3米4米,汽车能从桥下通过。犤评析犦此教学活动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下撷取的是进行词语教学的一些片段)师:你知道“拮据”是什么意思吗?生:经济情况不好。师:这是字典里的解释,光看字典的解释还不能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拮据这个词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出现?(投影句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很拮据。”教师范读句子。)师:你觉得他们家怎么样?生:很困难,很穷。师:困难到什么程度呀?读读这句话再说一说。生: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他们的生活。师:维持几个人的生活?生:六个人。师:这就叫做—(生:生活困难。)我们从字典中查到词语的意思后,应该把——语的意思放到课文中去…  相似文献   

16.
【教例】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圆圆的沙粒》。(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1-11自然段)师:一颗圆圆的沙粒想变成珍珠,同伴们认为可能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生:同伴们认为不可能。从“变珍珠?哈哈,异想天开。”一句可以看出来。师:你能读出这句话的语气来吗?(生读)师:谁能把这句话换个说法?(出示句式:“变珍珠,哈哈,__。”  相似文献   

17.
师 :下面我们学第五自然段 ,首先我读一遍 ,大家看我读得怎么样。(教师读 ,有意不读出重音和语调。)师 :我读得好不好 ?生 :好 !师 :好吗 ?多数学生小声说 :“不好。”师 :不好吗 ?(同学们你看我 ,我看你。有一部分学生在窃窃私语。)(评 :学生对教师提出的“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往往不加思考 ,都回答“对”、“好”。这种提问有明显的诱导性。建议教师少用。如果要用 ,再追问一句 ,“对在哪里 ?”“好在哪里 ?”本课教师一连串的追问 ,暗示学生 ,回答问题要动脑筋 ,同时 ,也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师 :这篇课文我们是用“找准重音 ,…  相似文献   

18.
课堂回放:(播放大瀑布录像)师:有人还盯着它,是不是被这壮美的景象陶醉了?赞美它一下吧。生:太酷了。生:比天堂的玉池还美。师:我们来读读课文,课文是用哪些词来赞美的?(生默读)生:咆哮而下、一泻千里、从天而降……师: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生:我从“流连忘返”读懂了人们被它的雄伟壮观吸引了。(另一生补充:忘记了回家)生:从“从天而降”说明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落差很大,水帘巨大,很有气势。师:你能把它的气势读出来吗?(生读)师:棒极了。我想他是全班最好的了,没有超过他的了吧?(生不同意,争着读)师:太棒了。大瀑布又再一次展现在老师面前。来,…  相似文献   

19.
有位教师教学《村晚》时,对“山衔落日浸寒漪”句中“衔”的教学真可谓匠心独具. 师:“衔”是什么意思? 生:“衔”是指人用嘴含的意思. 师:这里是这个意思吗?谁能联系上句想想它的意思.(请一学生朗读一、二句,教师随手板书)右图  相似文献   

20.
师 :请默读第二段 ,想想在这段中“我”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默读。)生 :这段讲了伯父跟“我”谈《水浒传》 ,教育“我”认真读书的事。师 :那么 ,伯父是怎样教育“我”要认真读书的呢 ?请大家浏览第二段 ,用“———”画出有关语句。(学生浏览 ,动笔圈画。)[评 :伯父教育“我”要认真读书的句子是本段的重点 ,直奔重点 ,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边画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生 :伯父摸着胡子 ,笑了笑 ,说 :“哈哈 !还是我的记性好。”(幻灯出示该句。)师 :这句话表面上是讲什么意思 ?生 :表面意思是伯父夸自己的记性好。师 :是呀 !这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