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10月19日,抚顺市举行首届“少年交警”检阅式。来自全市11所中小学的1000余名“少年交警”,接受了有关领导的检阅。同时还进行了“少年交警”指挥手势韵律操表演赛。据悉,抚顺市教育部门、交警部门重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由来已久。抚顺市曾诞生了全国第一个交通安全小黄帽中队、全国第一所少年交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6,(3)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李鸿章的北洋海军灰飞烟灭。1901年,刚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和约”后,李鸿章病殁北京。戊戌变法的骨干人物梁启超本是李鸿章的宿敌,但在李鸿章死后却写出了一本《李鸿章传》。这本百年前的著作近期已经再版,书中的一  相似文献   

3.
1898年的一天,“戊戌变法”了。不久,上谕命两广总督李鸿章捣毁“康梁”在故乡的祖坟。李鸿章侧身问幕僚们该如何处理。无人吱声。  相似文献   

4.
本剧在讲述历史的过程时,没有时间和空间概念,完全自由发挥。比如该剧前十集是讲1890到1894年间的事,但实际上翁同和是1885年接任户部尚书,他的前任阎敬铭升任大学士,当时的人事变化与兴建颐和园无关;醇亲王大阅海军在1886年,去世于1891年,但在剧中,检阅海军似乎变成甲午战争前一年的事情;李光昭早在1874年在报销圆明园木材事件中,因四川总督吴棠和直隶总督李鸿章揭露而被捕,与颐和园工程全无瓜葛;孙中山是在广州起义失败后到日本断发易服的,本片把这个情节改到了广东巡抚衙门前。从内容上看,胡编乱造比比皆是。如将李鸿章在检阅海军时赠醇…  相似文献   

5.
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的门户进一步洞开,中外交涉日多。在此期间主持清政府对外交涉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对外交涉的过程中提出了“外须和戎”的主张,并在以后长期的对外交涉中以此作为对外政策的基准,推行其和夷政策。李鸿章的“外须和戎”政策的提出与实施,在中国近代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李鸿章本人也因此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本人将就李鸿章“外须和戎”政策提出与实施的原因、目的作一点探析,以期有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李鸿章的这一政策和李鸿章本人。一、“外须和戎”是强弱形势比较下的变策近代中国,西方列…  相似文献   

6.
基于梁启超所著《李鸿章》一书,归纳分析梁启超对李鸿章的看法。梁认为李鸿章是“真将将之才”的兵家,是“为时势所造”的洋务“英雄”,是“应龙入井”的外交家;认为把晚清近四十年来之失政“皆归于李之一人”,将“怨毒集于李之一身”是不公道的。梁与李“政治上为公敌”,然能以公平之心为史,所述凿凿,所论淳淳,为今天评价李鸿章提供了一个值得认真审视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1、2003年9月28日,第四届中国“少年军校”检阅式在北京市房山区中国“少年军校”总校隆重举行。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团中央第一书记周强等领导同志出席了检阅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来自全国各地的22支优秀“少年军校”队伍接受了检阅。  相似文献   

8.
李鸿章是卖国贼吗?也许有人认为我这个问题太可笑了。这也难怪,李鸿章毕竟指挥了一场一败涂地的甲午战争,并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定他一个卖国贼不足为过。且慢!让我们再客观地回顾一下那段屈辱的历史……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青年投笔从戎,随老师曾国藩剿捻军,灭天国,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生于风雨飘摇的清末,那时,昔日威武坚实的“大清号”已千疮百孔破旧不堪。时刻面临着的一群海上“强盗”的“打劫”。然而,在近代海战  相似文献   

9.
李翰 《历史学习》2004,(4):13-13
人教版现行高中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61页叙述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时曾提到“论战中的封建顽固势力,包括洋务派”。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那么是不是就该把李鸿章划入封建顽固势力的范畴呢?1895年后的李鸿章逐步淡出了中国政坛,但是他却一直留意着社会风起云涌。维新运动期间尽管李鸿章所深恶痛绝的“帝党”成员成了维新派的同盟并一直痛骂他,甚至拒绝李鸿章参加其活动,但是李鸿章还是先后为“强学会”和《强学报》捐资。对于李鸿章的这种行为,是不能简单的用“政治投机”来解释的,李鸿章作为光绪朝中最老资格…  相似文献   

10.
孙梅 《历史学习》2006,(7):28-29
李鸿章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仁见仁,智见智”。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问题,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中国开始了大规模近代化的过程。尽管今天我们指责洋务派“认识肤浅,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变革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但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已经是惊天动地了。到19世纪80—90年代,人们还耻谈洋务。李鸿章成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遭到反对是自然的了,“其时朝士皆反对合肥(李鸿章是合肥人),尤鄙言洋务”。  相似文献   

11.
据传,李鸿章访美,在一家十分考究的餐馆招待美国官员。为了显示中国是个“礼仪之邦”,李鸿章在宴会中讲了不少客套话,诸如“略备粗馔”,“没有什么可口的东西”,“望诸位包涵”等等。不料餐馆老板对李鸿章的上述言论提出了抗议。老板认为,该餐馆提供的均系上等精美菜肴,怎么说是“粗馔”?这有损于他的名誉。如果李鸿章在宴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2.
李鸿章“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在晚清政坛上驰骋半个世纪。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他是中国封建官僚主义与西方思潮撞击下一个悲哀的产物,却在中国经济、军事、教育和外交近代化道路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近代史上罕见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改革家。  相似文献   

13.
甲午中日海战中,李鸿章究竟为北洋舰队制定了什么样的作战方针?以往的有关论著,大都认为是“避战保船”。本文认为,甲午中日开战后的一个多月,李鸿章对比中日海军实力,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保船制敌”的作战方针。综观甲午中日海战的全过程,李鸿章在海战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未指示过北洋舰队通过“避战”而“保船”。恰恰相反,李鸿章一再命令北洋舰队主动“出击”、“截击”敌舰队。即使在威海被围,北洋舰队危急存亡之际,李鸿章还数次命令丁汝昌率领舰队和敌舰队“拼死一战”。因此,“避战保船”的不是李鸿章,而是北洋舰队的提督丁汝昌。  相似文献   

14.
笔者多年来致力于李鸿章文档的整理研究工作。曾于《中华文史论丛》第5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发表《关于李鸿章文稿的发掘与整理》一文,对李鸿章幕僚吴汝纶和李鸿章家人等整理刊印李鸿章各类文稿的情况,予以介绍和考论。因本人作为执行编委之一参加新的《李鸿章全集》的编纂工作,近几年来了解到一些有关新的情况,对李鸿章文档整理研究有些新的心得体会,特作“续议”,以为前文之补充。一1992年,由安徽教育出版社牵头,开始了大规模的《李鸿章全集》的编纂工作,收藏于各处的李氏文稿也陆续进入了整理阶段。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收藏有…  相似文献   

15.
“外须和戎”是李鸿章从“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的认识出发而揭示的一条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他处理对外交涉的总的指导思想。“和”字外交贯穿于李鸿章外交活动的始终。由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并且在外交谈判中经常表现为妥协、退让,因此史学界的很多人都认为外须和戎就是拱  相似文献   

16.
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早在1862年就初见端倪。从求“自强”办军事工业,到“求富”办民用工业,到要从教育与用人制度的改良倾向,是李鸿章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是洋务思想的总纲,自造、自主是洋务思想的主流,但李鸿章本身的封建伦理思想也严重制约了其洋务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使其跳不出封建的圈子。  相似文献   

17.
梅东益,字如筠,安徽凤阳府怀远县人,外人送号“梅黑子”(或”煤黑子”).一八六二年(同治元年),梅以武生投效于淮军头目李鸿章幕下,由于他跟随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有功.深得李鸿章赏识,逐渐由“把总”而“副将”,并获得了“著勇巴图鲁” 的名号.自此,梅东益开始“声誉翕然”.  相似文献   

18.
李鸿章基金,是沙皇俄国为了贿赂收买清朝官吏而特设的一笔数额巨大的基金。 1896年5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清朝光绪皇帝下诏赐李鸿章为“钦差头等出使大臣”,赴俄庆贺加冕,并前往英、德、法、美四国“联络邦交”。俄国准备利用这个机会,与清朝专使谈判,要挟签订不平等条约,解决他们在中国东北占地筑路问题。这样,李鸿章“形式上是清帝祝贺沙皇加冕的专使,实际上却是签订最重大国际条件的全权代表”。沙俄要在中国东北修造铁路,势必极大  相似文献   

19.
李鸿章为晚清重臣,从维护统治阶级及其自身的既得利益出发,其所思所为无不打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长期的外交实践形成了李鸿章独特的外交思想:“和戎、自强”是李鸿章办理外交事务的出发点;“保全和局”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重要环节:“妥协投降”是李鸿章一贯坚持的外交原则。李鸿章扭曲的外交理论的形成除了主要是由他阶级属性所决定外,同时也与当时各种社会因素对他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20.
李经方(1854—1934年)字伯行、端甫。安徽合肥人,李鸿章长子。 1890年(光绪十六年)9月9日,李经方以二品顶戴江苏候补道被清廷任命为出使日本国钦差大臣。翌年2月10日至日本。出使期间,他与日本关系甚密。据当时许多人揭露,其父李鸿章在日本有商号、洋行、茶山,李经方在日本也曾开有八百万资本的洋行一座,且与日本天皇“情意亲密”,时“与其宫眷相往还”,“倭王之女拜伊为义父”,“复议聘为儿媳”。这种与日本上层的复杂关系是导致李鸿章父子在后来日本侵华时“不欲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1891年9月4日李经方请假归国。翌年1月14日回到任所,至10月11日卸任。后长期跟随李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