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9月,我们从镇中心小学调往民主分校——一所公办的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支教一年。面对淳朴、厚道的外来民工子弟,我们真正感到了“教书育人”四个字的重量。关心每个外来民工子弟的生活、学习,让他们在第二故乡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依托红领巾广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塑造身体健康、性格开朗、行为文明、学习自信的新时代民工子弟。  相似文献   

2.
2006年9月,我们从镇中心小学调往民主分校——一所公办的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支教一年。面对淳朴、厚道的外来民工子弟,我们真正感到了“教书育人”四个字的重量。关心每个外来民工子弟的生活、学习,让他们在第二故乡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依托红领巾广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塑造身体健康、性格开朗、行为文明、学习自信的新时代民工子弟。  相似文献   

3.
四川民工子弟学校现实困境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大江 《教育》2006,(1):26-27
四川许多城市出现的民工子弟学校在发展上正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城市公办学校由于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无法满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入学需求;另一方面,虽然民工子弟学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办学校的就学压力,但由于民工子弟学校校舍、师资等办学条件相对简陋,无法获得主管部门的承认,在事实上往往属于“非法办学”(在一  相似文献   

4.
同样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在教学环境、工资待遇等许多方面无法相提并论。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特点主要有:承担的教学任务重;教育、教学难度大;工作中成就需要难以得到满足;工作待遇低、流动性大;敬业、有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5.
苏州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外来民工人数占江苏的首位。据苏州市教育局最新统计,2005年苏州市在读民工子女18万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有11万人,在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的有7万人,还有部分失学儿童的数字无法统计。这表明,近年来以家庭为流动单位的民工涌入苏州, 随着流动人口的持续涌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很多人从农村涌入城市,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异乡工作、生活,同时也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工子弟学校.然而,民工子弟学校在英语教学上存在很多困难.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三年来在民工子弟小学的英语教学经验,从民工子弟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四个方面分析了民工子弟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办法和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温州市鹿城区民工子弟学校教育教学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鹿城区经济快速发展,大量的外来人员涌入我区,为解决好外来民工子弟的就学问题。从2000年开始,我区通过设立公办、民办、国有民办和在公办学校随班就读等多种方式,积极创办民工子弟学校,满足了民工子弟入学和接受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南昌教育》2005,(1):31-32
坐着飞机回老家过年,在南京上的却是条件比较艰苦的民工子弟学校。记者昨日采访发现,为让孩子不受城里孩子歧视,越来越多的“大款”农民工,开始把孩子送到一些条件艰苦的民工子弟学校上学。  相似文献   

9.
李雯霞 《考试周刊》2014,(45):188-189
<正>两年前,长期在公办幼儿园工作的我被派至一所民工子弟幼儿园支教,负责业务管理工作。在经历了一个学年后,我发现民工子弟学校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民工子弟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教师流动性大,业务能力有待提高。流动性大是民工子弟学校显著的特点。我所支教的幼儿园中75%是非本地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有的是农村学校外流教师、文化程度较高的进城务工者,大多是临时从教,流动性大。由于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近几年不少师范毕业生走进民工子弟学校任教,但是大部分老师把从教当做临时跳板,  相似文献   

10.
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目前情况下,民工子弟学校为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但许多民工子弟学校办学不规范,普遍存在师资不足、设备设施简陋、教育管理不规范和教育质量低下等问题。为此,对民工子弟学校要在给予必要财政支持的前提下加以规范。从长远看,要采取措施打破地区和户籍的限制,打破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壁垒,为实现城市教育一体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胡定荣  洪煜 《教育学报》2008,4(2):79-86
通过对北京市某公立初中一位民工子弟学习困难生的课堂观察和访谈,试图了解民工子弟进入公办学校后的课堂表现、学习变化和学习前景。结果发现:(1)民工子弟学困生在课堂中基本不参与学习;(2)民工子弟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未得到提升;(3)教师、家长和学困生本人对其前景持悲观态度。建议:(1)政府和学校要把接受民工子弟作为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长久之计;(2)政府应促进学校开展提高民工子弟学习成绩的研究;(3)政府、学校要立足民工子弟融入城市来调整教育目标和课程;(4)学校应在提高民工子弟学习成绩中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云建 《教育》2006,(1):16-21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外来务工大潮的涌动,打工人员子弟学校(简称打工子弟学校)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产物应运而生,并在此后不断艰难发展。如今,打工子弟学校遍及全国大中小城市。全国到底有多少所这种学校,目前尚未有比较准确的统计或报道。进入21世纪,经历了“初创期”的打工子弟学校,现在的发展状况如何?为义务教育“打工”十年之久的打工子弟学校,是否有新的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北京市石景山区所有的打工子弟学校,希望通过这次采访,借以窥探城市打工子弟学校的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13.
民工子弟学校是中国市场经济的产物,承担了部分政府无法承担的基础教育责任,避免了大批民工子弟沦为文盲。然而由于立法的不完善导致政府强行关闭部分不达标的黑户民工子弟学校,影响到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违宪审查制度可以规制立法的缺陷,比例原则则可以约束政府的过分行为。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位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中不断形成,单位办学也有着辉煌的历史.随着单位制社会组织的出现,“单位人”这一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群体应运而生.子弟学校学生作为“单位子弟”,对单位学校所建立的共同体社会有着深刻记忆.本研究以集体记忆为概念工具,对十化建子弟学校的学生进行访谈,探索了其教育经历与单位制生活的同构.子弟学生的真实讲述和回忆为我们探索单位制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于现代社会共同体精神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对3714名流动儿童城市就读学校进行了调查,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对流动儿童城市就读学校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家庭背景因素后,流动儿童城市就读学校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效能之间存在明显的组间差异,其中有7.14%的学校效能差异来自于这种组间差异,而且城市民工子弟学校效能的组内差异要明显大于公办学校,这反映了流动儿童的学业成就低落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学校层面因素的影响;而在考虑学校层面与班级层面的因素后,学生的性别因素、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家庭教育支出水平以及学生个体满意程度对流动儿童城市就读学校效能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改善流动儿童个体及其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是提高流动儿童城市就读学校效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民工子弟学校设置和运营的初始阶段,其办学经费被明文规定为"由办学者负责筹措",主要靠低收入的民工家长缴纳的廉价学费来运营,在资金、师资、设施设备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很多市民和团体对民工子弟学校抱以同情和支援的态度,在人力、物力、金钱和舆论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援助。本论文试从人力援助的视角,探明不同时期民工子弟学校社会援助的实际情况及新动向,并分析其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工》2011,(2):15-16
按照上海市统一要求,闵行区从2008年开始在全区已有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基础上,实行规范办学,建立民办“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读学校”(以下简称“农民工子弟学校”)。目前,全区通过调整、合并和新建,已有规范的农民工子弟学校13所。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不仅仅是教育机会公平问题,还有教育过程中的质量公平问题。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是实现民工子弟教育过程公平的关键,其师资质量的提高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从2007年新学期开始,浦东新区把4所简易的“民工子弟学校”转为区属民办学校,和其他学校一样享受区政府的财政支持。从“简易”转为“民办”后,这些学校就能享受与公办教育一样的补贴,每个学生每年由政府补贴1900元。暑假里政府为学校翻新了校舍,每个教室4个电扇、8盏日光灯,都是标准教室的配置。孩子们还能共享区里的科技馆、少年宫,学校食堂通过国家卫生防疫标准检验,  相似文献   

20.
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的义务教育一直是各界关心的焦点问题。而这些流动人口子女中,有一小部分能就读于当地公办学校,其余则只能就读流入地的民工子弟学校。为了解就读不同性质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对苏州市公办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家长及他们的任教教师实施调查,并对两类学校的调查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就读不同性质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在"家长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心理资本"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引发不同性质学校教师对其所教授的流动人口子女的情感态度差异。最后,研究得出流动人口子女要获得流入地较优的"教育资本",当地政府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关键要提升流动人口子女家长的"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