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刘荷涛 《内江科技》2014,(4):136-137
<正>大巴山构造带属上扬子地台北缘,是在印支期秦岭碰撞造山带南缘前陆的基础上,经历了多期构造叠加所形成一个向南西凸出的弧形构造带。根据构造变形样式及特征组合由北东向南西可依次划分为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南大巴山前陆褶皱—冲断带以及四川盆地东北部低缓构造区。基于野外观察及实测地质剖面对南大巴山构造特征及成因分析进行探讨,指出北东—南西向挤压应力与多层滑脱层是控制南大巴山前陆构造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黔溆煤田位于江南断隆的西南缘沅麻盆地,为特提斯和环太平洋构造体系的交接部位,总体构造格局呈北北东向条带状展布。根据黔溆煤田沉积、断裂构造展布特点,划分为长田湾-底庄构造带、黔城-沅陵构造带及靖县-坪村构造带。通过对黔溆煤田典型构造的几何形态和形成机制的研究,将控煤构造样式划分为两大类5种类型;并根据构造控煤和解析构造学的理论,结合黔溆煤田各矿区地质剖面等资料,分析构造控煤作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济阳坳陷地质构造经历了反复的拉张裂陷和挤压隆升,而使盆地内构造具有多幕次、多期性特点,导致济阳坳陷的盆地构造样式具有多样性,单纯的以盆地构造样式来分析控藏作用就显示不足,本次研究根据惠民凹陷试油实测压力数据分析,济阳坳陷存在低压含盐流体。本文从济阳坳陷走滑伸展构造样式的特征入手,发现油气藏的分布与走滑构造带具有一致性,再结合低压含盐流体作用,以构造一流体角度分析控藏作用,为油气勘探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物理模拟实验取得了长足进展,实验地质模型从简单的单层模型到复杂的多层模型,已经逐渐成为研究断裂构造形成、演化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东段便为乌夏断裂带,在盆地西北缘中,其运动最为频繁,因受多期造山运动的影响,导致前陆冲断带变形严重,以至于其构造演化及形成机制研究至今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采用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对乌夏断裂带形成期次及演化规律进行分析,以期再现动力学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王勃  汪新 《科技通报》2019,35(1):54-59
南安集海背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属于天山、车排子凸起、四棵树凹陷、沙湾凹陷交汇区。该区中生代发育逆冲断裂与走滑断裂,南安集海背斜轴向呈北东向,南部与北天山斜交,北部为车排子凸起。南安集海背斜属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第一排构造带,经历多期构造活动,构造变形较为复杂。为了研究南安集海背斜构造变形样式、演化及变形机制,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几何学分析方法,利用地震剖面,结合地表地质调查、钻井及测井数据,分析南安集海背斜构造类型、变形及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南安集海背斜新生代构造变形受到中生代地质背景控制,主要发育新生代逆冲断层、构造样式以基底卷入构造楔及浅层断层传播褶皱为主;山前以中生代地层组成的褶皱出露地表,相对于凹陷中生界抬升约7 km。表明南安集海背斜新生代构造变形主要集中在山前,造成山前剧烈隆升,构造挤压量由南向北的传递很小。  相似文献   

6.
选择赤峰市解放营子地区志留纪变质地层中L构造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发育在其中的线理的方位和倾伏角,再同该地区的构造发展史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线理具有指示韧性变形带物质运动方向的作用,判断韧性变形带的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7.
东濮凹陷地处我国中原地区,是渤海湾盆地南缘临清坳陷的一部分,构造格局为“两洼一隆一斜坡”。本文从伸展盆地形成和演化的构造背景出发,以构造几何学的基本概念为依据,主要对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的构造样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玛纳斯背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第二排构造带,是三排构造带中变形最强烈的,地表出露了典型的断层相关褶皱现象。本文从过玛纳斯背斜地震剖面的构造分析入手,通过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几何分析方法,以地表、钻井数据、相邻地震剖面的对比为约束,建立与实际剖面相吻合的构造几何模型,并通过正演平衡地质剖面制作,再现玛纳斯背斜几何变形的运动学过程。分析表明玛纳斯背斜为三个构造三角楔的叠加变形,构造三角楔底、顶逆冲断层均派生次级反向逆冲断层,与对应的主断层形成突发构造变形样式。从垂向上看,玛纳斯背斜由下至上可划分为三套构造形变层:下部构造形变层—来自于深部的滑脱面(J2x以下)形成的低幅度断层转折褶皱;中部构造形变层—由胜金口组(K1sh)底部滑脱面控制的反向逆冲断层与底部逆冲断层形成的多级构造三角楔的叠加构造;上部构造形变层—由安集海河组(E2-3a)滑脱面控制的浅部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  相似文献   

9.
前陆冲断带的运动、变形特征受多种因素控制,如区域应力场、古构造、岩石物性等,其中最重要的控制因素是区域应力场。从喜马拉雅期区域构造背景看,中国西部前陆冲断带的形成与走滑和挤压应力场的共同作用有关。大地构造背景决定了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具明显的走滑特征。本文从平面及剖面上对走滑特征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齐古背斜隶属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褶皱冲断带,是受燕山期和喜山期造山活动作用的结果。齐古背斜构造变形强烈,深浅构造相互叠加,构造演化序列难以确定,与相邻背斜间的构造转换关系不甚清楚。本文运用现代构造地质学的理论,通过断层相关褶皱几何学分析方法,配合平衡地质剖面技术,以地表露头和实测资料为约束条件,对过齐古背斜的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几何建模,确定了齐古背斜的合理变形样式,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地震剖面的构造精细解释,厘清了主要构造变形时期断裂体系的分布与构造继承关系,最终构建出齐古背斜的三维构造地质数字模型。  相似文献   

11.
马尔争晚古生代构造混杂带与区域上鲸鱼湖-阿尼玛卿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缝合带位置相当,构造混杂岩的主体部分早中二叠世马尔争组,具板边岛弧玄武岩的属性特征,以马尔争组为代表的构造混杂岩系中发育早期洋陆转换过程中的构造混杂变形。结合地质学特征、岩相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以及构造环境分析,马尔争组火山岩显示出较富集的洋岛型的特征,安山岩中性端元出露较少,基本为基性与酸性端元,显示双峰式火山岩特征。  相似文献   

12.
王传忠  黄秀芹 《内江科技》2007,28(2):115-116
"缓断坡型"构造是埕南断裂带沉积基底上次一级、相对较缓的一种构造样式,可分为板式、铲式、阶梯式、马尾式四种构造样式;既是陡坡带中构造转折点,又是控制有利储层发育地带,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不同类型的"缓断坡型"又控制油气富集程度,寻找"缓断坡型"构造样式是埕南及类似构造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3.
南天山西段前陆褶皱冲断带平衡剖面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基于几何守恒原理的应用于造山带和盆地结构恢复的方法.本文以挤压环境下形成的南天山西段前陆褶皱冲断带为例,对其典型二维地震剖面进行变形分析和平衡剖面恢复.结果表明,从平面上可将该冲断带划分为多排近似平行、东西走向的背斜带,由南往北依次为喀什、阿图什、托帕一康西维尔和喀拉伯克托尔一温古尔背斜带:从剖面上可以将该冲断带划分为两个不同层次的推覆构造系统:浅层为大规模叠瓦式冲断系统;深层为原地隐伏双重冲断构造系统.对重点剖面进行平衡剖面分析,得出自上新世以来研究区南北构造缩短量为49.1 km,缩短率为50.51%.地壳平均缩短速率为13.72 mm/a.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潜北复杂断裂带结构的解剖,分析区内构造样式和圈闭发育规律,开展构造演化分析,研究断裂带前缘沉积充填特征,综合构造认识、地质条件、油藏解剖等信息总结油气成藏规律,并指出区内勘探潜力及领域。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利用地震剖面解释和地面地质资料分析,较为准确地揭示了位于西昆仑帕米尔逆掩推覆带的结构和变形特征.研究表明,帕米尔逆掩推覆带是帕米尔与南天山对冲碰撞带,呈东西走向,区内发育三、四排逆冲断层,且逆冲断层出露地表,反映出帕米尔向北逆冲推覆的特征.帕米尔逆掩推覆带由南向北的冲断作用表现为浅层滑脱的薄皮冲断为主,各次级断片成叠瓦状构造样式,其断片南倾的格局是由于来自南天山冲断系统深部双重冲断构造的背景下实现.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下构造复杂,地表地震条件不好,地震资料品质差的复杂地区,如何确定地震构造样式、落实构造圈闭,一直是复杂构造解释的难题。应用模型正演技术,通过设置观察系统、地质建模、速度建模,利用射线追踪或波动方程模拟地震成像。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拉阿特山构造带的应用表明,该技术有助于勘探初期地震解释方案的确定。  相似文献   

17.
酒泉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呈北西西走向,西界止于阿尔金走滑断层,东至榆木山。综合地震、非地震及地面露头资料研究成果,酒泉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具有以下特征:是由多个逆冲推履带侧向叠置而成;每个逆冲推履带由于逆冲推覆位于量的差异产生横向调节断层;由于调节断层的分割,构造变形及结构东西方向具有分段的特征;构造变形强度总体表现为西强东弱。  相似文献   

18.
为查明东岭地区的构造细节,搞清构造特征及其形成动力学机制,通过对172.12km^2的3D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和成图研究,落实了构造细节和特征。通过构造样式、断裂特征分析,认清了本区断裂是在扭动应力背景下形成的。利用回剥法,编制了构造发育史剖面图,结合构造图、地层残余厚度分布图等,以松辽盆地形成与演化为构造背景,参考区域演化规律,对东岭地区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进行了研究,认为长岭凹陷东岭工区中部的鼻状构造,是在营城组末期走滑应力场机制下形成的。在断陷期继承性发育,在坳陷期不发育。由于受后期基底调整的影响,东岭工区整体上形成了向凹陷倾没的大型鼻状单斜构造。从长岭凹陷油气运移与构造形成时期的配套关系考虑,东岭工区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9.
在区域地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黔西地区关键构造变革期:雪峰运动、广西运动、安源运动、燕山晚期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结合沉积建造类型、构造变形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将黔西地区地层划分为6个构造层和15个亚构造层,包括基底构造层、震旦系-下古生界构造层、上古生界构造层、中下三叠统构造层、上三叠统-下白垩统构造层和上白垩统-新生界构造层。  相似文献   

20.
超大型矿床很罕见,据估算,在100个大型矿床中,只有1个到几个达到超大型规模,因此有着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开发超大型矿床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关重大。在我国一般按涂光炽先生的主张,将五倍于大型矿床储量的矿床称为超大型矿床。在已有的研究表明,在超大型矿床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构造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裂谷、同生断层、变质核杂岩等伸展变形构造,构造混杂岩带、褶皱带和推覆构造等收缩变形构造,转换断层、走滑断层等水平剪切变形以及韧性剪切带、底辟构造和撞击构造等,对超大型矿床的形成均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