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班化"教学是我校的特色,也是教育优质化发展的方向,课题组在这一优势下于2014年5月创建了"翻转聚焦"新课堂教学模式并展开实验与研究,为小班化教学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活力。在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师生的生存状态,对于促进优质教育落户农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实践表明,这一研究将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提质增效、学生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小班化前提下的"翻转聚焦"新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情况,并通过综合测评该种新型教育方式的相关参数,反馈其实践效应和推广价值,进而进行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李政涛 《教育研究》2012,(3):4-11,34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一把教育的尺度来衡量,并以此作为判断当前社会发展状态的基本标尺之一。教育尺度的引入将改变研究思路,带来新的思维方式;改变研究问题,拓展研究视野;改变研究立场,确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的教育学立场。"教育尺度"视域中的"教育基础"涉及人口、教育机构、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以及政府领导与管理教育事业的方式等。"在中国"研究"教育基础"更能凸显"中国自觉",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教育尺度的形成与运用提供"中国参照系"下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设计的研究:正在兴起的学习研究新范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作为一种发展中的研究方法论范式,基于设计的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教育学界所受关注与日俱增。它聚焦于自然情境学习的理解和有效学习环境的设计,通过迭代式的设计探究将理论与实践连接起来,是理解教育革新如何在实践中运作的重要方法论。它是教育中的设计科学,是一种机制性研究、发展性研究、应用激发的基础研究,产生的"境脉中的理论"为促进持续的教育革新提供了解释性框架和设计原则。国际学界在此方面的研究表明,基于设计的研究将为教育研究走出理论创新与实效不足的困境带来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出现"高原"现象,进入一个发展相对高度的停滞期,如何破解"高原"状态,推动教育电子政务的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研究、选择、实施科学方法和模式是首要任务。顶层设计对教育电子政务向纵深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解决  相似文献   

5.
艺文并举、身心和谐的"灵动教育",是对当前小学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思想和模式。所谓"灵动教育",即通过学习与活动,激发、挖掘、培养学生灵性与智慧的教育活动,渗透在孩子成长与发展阶段中,根植于课堂教学系列化设计中,具有"灵活、民主、创新、智慧"四大要素。所谓艺文并举,即在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当前小学"文化教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出现"高原"现象,进入一个发展到相对高度的停滞期,如何破解"高原"状态,推动教育电子政务的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研究、选择、实施科学方法和模式是首要任务。顶层设计对教育电子政务向纵深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解决教育电子政务建设一系列重大实践问题指明了途径。福建省教育厅运用顶层设计的理论,推动建设实践,促使全省教育电子政务走向深入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设计研究的历史上,目标主义与建构主义被视为两大主要取向.前者蕴涵着一种"确定性"的思想,后者凸现出一种"不确定性"的思想,二者一直处于对立的状态."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虽然相互对立,却都是事物存在的两种本真状态,"确定性"的寻求是事物发展的终极目标.本论文在分别剖析目标主义与建构主义取向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指出教学设计取向的发展必然实现目标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整合,必然走向一种新的"确定性".同时,揭示教学设计"确定性"的寻求主要体现在教学的目的性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8.
基于设计的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设计的研究通过为特定的场合设计学习环境,采用"逐步完善"的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发展。基于设计的研究因其独特的研究理念和操作方法成为国外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关注点。本文通过对教育技术学几种研究范式的回顾,主要分析了作为一种新的综合研究范式——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内涵、特征及其研究过程,并进一步指出了基于设计的研究对教育技术研究的价值及实际研究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9.
师资供给过剩背景下,对师范生从教能力应有新的认识。师范生从教能力可以分解为"汉字规范书写"、"教育语言表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组织与说课"、"教育技术能力"、"教育研究"、"班主任工作"、"求职与职业发展"等八项专业能力。师范生从教能力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发展结构,分为教学技能、教师认同、教育理想三个层次。层次之间存在依存与递进关系。在师范生从教能力中教学技能处于发展的基础层面,在此之上,是对教师职业的认同与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10.
从过程观与状态观的视角看教育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过程观与状态观看:教育质量的内涵应该同时具有过程和状态的特性,而教育发展与社会外界对教育质量的新的要求与原有教育质量间的矛盾,是教育质量得以不断发展变化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的外语课程应该充分体现网络教学的交互性和电子媒体的特征,有效的网络课程设计是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外语学习的关键。文章论述了网络教育的优势及我国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外语教学的网络课程模式及设计原则,以及网络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点,体现了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程度的立场。多维的研究视角和丰硕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研究成果,丰富了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拓宽了研究的视域,但也导致了高等质量观迷失本性的深刻危机。回归教育性,体现教育的主体性意义和价值,是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本然诉求。教育性高等教育质量观关注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和终极价值,将人置于中心位置,反映了高等教育内部的教育要素、教育过程和教育品性。  相似文献   

13.
从主要依靠教到主要依靠学:基础教育的根本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儿童的天性起点非零,儿童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向上性,它集中表现为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感悟的、情感的、自调节的和创造的高级本能。作为人之集约化和职能化的成长环境的学校教育,为了要发挥其功能的最大值,其任何行为均应是推动、保护、激扬学生的学,最大限度地形成和依靠学生的学。故应建立"当其无"的中空式课程,区分成长期与成熟期,对成长期的教育教学方式重新进行研究,课堂教学从虚体设计走向实体设计。如此实践,将最经济有效地实现教育提升人的根本目的,从而在宏观领域解决教育的动力不足问题,以借助生命能量的新思路建立教育均衡,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教育特色问题是中国高师艺术设计教育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整体无优势、区域无特色。为此,要建立具有中国人文精神和地方文化特点的现代设计教育理念,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建立起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凝聚教育资源,转变特色教育为优势教育,确立有特色的学科教育模式和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宋兵波 《教育学报》2006,2(3):19-22,36
对教育研究的特殊性进行追问,虽然能更好地理解教育研究的特点,但并不能恰当解决教育研究的地位、价值问题,更不能确立教育学的学术形象和学科立场。只有深入分析教育问题的性质,进而理解教育研究的性质,才有可能为教育研究建立价值基础;只有全面把握教育研究的文化性、价值性、伦理性和主体性,才能更好地把握教育研究的实践逻辑,为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建立良好的理解与共识。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教育正处于边缘化发展状态。教育经费、师资水平、教育观念、课程资源、教育管理与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农村教育边缘化的主要原因。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更新农村教育观念、开发适合农村教育的课程资源、完善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才能促进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中国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关注农村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多数的教育类网站只注重网页的内容结构设计,而忽视了艺术性设计,形式单一、枯燥乏味,没有关注到浏览者的心理感受,从而使其功能大打折扣.所以,要想使教育类网站更好的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就不能忽视它的艺术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点元素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掌握它的特点和视觉特征,研究它构成网页的艺术规律是网页设计者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根据人的视觉经验和心理效应,从事物的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用一种全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an active interest in the topic of Malay education or rather the education of the Malays in Singapore. It must be remembered that any plan or programme on the subject should be approached with a deep sense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and complexity of the problems; and it is in this area that systematic research in the education of the Malays will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wards educational planning and progress in the education of Malay pupils. The present study which focuses on the affectiv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language education hopes to fulfil some of the needs for systematic research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9.
李情豪 《中国德育》2007,2(6):42-45
中小学荣辱观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具有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荣誉感和羞耻感。荣辱观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关键在于操作落实。落实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荣辱感,接纳认同荣辱观教育,学校要构建荣辱观教育的常态工作平台;落实的主要环节是抓好教育内容的分解与确立、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育方式的传承与创新、教育效果的评价与运用。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只有以本真的方式存在,才能永葆其本质。在中西方文化与教育的源头上,两位教育大师孔子和苏格拉底创造的对话教育之古典范本以原始、质朴和天然的方式呈现了教育的原生态和本真存在方式。教育赖以发生的几种主要形式都是以对话的样式存在的。教育之本真在对话,它以对话而存在,因对话而发展。教育对话本真对教育管理的启示在于:要采用顺应教育对话本真的管理方式,使教育管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和民主化;要用对话重建教育管理的内在关系,形成一种内在的良性互动机制;要用对话促进教育管理去行政化;要用对话解放教育管理人性,释放教育管理内在活力与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