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淮安市举办“世界瑰宝——周恩来外交礼品特展”,2月下旬起在淮安市博物馆展出。展览的120件(套)外交礼品,是从周恩来生前收到的4000余件(套)外交礼品中精选出来的,其中绝大多数是首次与江苏公众见面。本刊记者按照江苏省档案局领导要求专程赴淮安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2.
4月24日,"从启航到领航"红色寻根行动走进淮安暨"百年亮彩看江苏"活动,在淮安市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启动.活动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档案馆主办,淮安市委网信办、淮安市委党史工办、淮安市档案馆、淮安市清江浦区委网信办、交汇点新闻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现周恩来在南京、淮安生活和战斗的经历,弘扬周恩来无私的高尚人格和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风范,3月9日上午,由江苏省档案局、南京市档案局、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南京市博物总馆、淮安市档案局、淮安市淮安区委区政府等主办,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淮安区档案局、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等承办的《江准之子——周恩来与南京、淮安图片史料展》在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周恩来图书馆开展.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原淮安县委)档案馆珍藏着四封周恩来"家书"。这四封信都是从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寄往周恩来总理家乡淮安县委的,内容都是关于总理的"个人家事",都与周恩来的一位亲属有关。这位亲属就是周恩来的八婶母杨氏。可谓:驸马巷情牵西花厅,四封"家书"独因一人。周恩来的八伯周贻奎得过小儿麻痹症,留下腿疾,自己没有经济来源,多年受疾病和饥饿的困扰。八婶母杨氏1877年出生在宝应县天平乡一户农家,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悠久、深厚的淮安市名人辈出,灿若群星,但淮安人最引以为自豪的是"古有韩信,今有周恩来"。由于工作学习的关系,周恩来故居、纪念馆等已多次瞻仰参观,而有关韩信的名胜古迹却因多种原因很少涉足,说来真有些愧对古人了。于是在春光明媚的五月,我们几个人相约,一道去凭吊淮阴侯韩信。韩信的纪念古迹、景点主要集中在离市区约8公里的淮阴区马头镇。我们  相似文献   

6.
2005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应邀到淮安担任江苏省首届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评委的京剧大派青衣花旦黄孝慈,抽空专程赴淮安市楚州区桃花垠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并向周恩来纪念馆捐赠1964年周恩来接见她的照片。  相似文献   

7.
公元1998年3月5日,是500余万淮安(当时称为淮阴)人民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一天,随着一声划破天空的汽笛,由陇海线江苏新沂段发出的货运机车缓缓驶进了淮安西站(袁北)。现场的人们纷纷欢呼雀跃,为之奔走相告:“百年铁路梦终于实现了”。这是徐、宿、淮三地人民历经15年奋斗的结果。汽笛声再次奏响,也是淮上儿女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献上的一份隆重的厚礼。  相似文献   

8.
买办刘鹗与福公司矿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鹗(1857—1909),原名孟鹏,字云抟。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署名“鸿都百炼生”。原籍江苏丹徒(今镇江市),寄籍山阳(今淮安)。幼年时期,他跟随在河南为官的父亲到北方游历。虽然出身官僚家庭,但对其父辈读书求仕的人生模式并无兴趣,“放旷不守绳墨”。相反,倒是在算学、医药和水利等专业领域颇有心得。  相似文献   

9.
李诚 《档案与建设》2007,(10):32-35
淮安古城(今淮安市楚州区,下同)保存有数量较多的古民居,这些“老房子”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份。保护古民居就是保护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就是保留淮安的传统与特色。淮城的古民居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我们不能视其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要做好规划,加大投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保护,还那些“潭潭巨宅”、“深深庭院”以本来面目。因为,一个城市的历史毕竟不能仅仅保存在书本之中。  相似文献   

10.
10月31日至11月2日,中国新闻年鉴第26届全国工作会议在江苏淮安市举行。来自中央各大新闻媒体、各省、区、市的新闻媒体代表齐聚淮安,研讨中国新闻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会议总结了2006年卷的编辑出版工作,安排部署了2007年卷的组稿和编辑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新闻年鉴社负责同志尹韵公、张昌东及淮安市委副书记王维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希平出席开幕式。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淮安日报让承办。会议期间,代表们參观了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吴承思纪念馆及淮安经济开发区等。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家族为什么由绍兴迁居淮安?对此,周恩来本人有两次扼要的说明。1914年,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曾写过一篇回忆故乡淮安的作文《射阳忆旧》(刊于《敬业》1914年第1期)。文中写道:“余本浙人,自先大父为宦吴省,遂徙家而居焉。”另据南开学校毕业同学录,其中《周恩来小传》写道:“君字翔宇,号飞飞,浙江会稽人。自大父宦于吴,遂徙居焉。”  相似文献   

12.
我们淮安是周恩来同志的故乡。淮安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周恩来怀有特殊的感情,既为工作、生活在总理故乡而充满了自豪感,又为建设好总理故乡而充满了责任感。这种自豪感和责任感成了振兴淮安的重要精神力量,同时也是淮安搞好党建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我们十分珍惜并努力利用这种条件,深入持久地宣传周恩来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教育全市人民,尤其是党员干部以周恩来为榜样,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我们淮安电台比较自觉比较突出地宣传周恩来已经有六年多时  相似文献   

13.
育欣  保林 《档案时空》2003,(11):32-33
周恩来的父亲名叫周贻能,字懋臣,原籍浙江绍兴(后迁居江苏淮安),家境衰落,早年曾在衙门当师爷。周父见幼弟贻淦病危而无子嗣,便将刚满周岁的儿子恩来过继给弟,让弟在弥留之际得到安慰。从此周恩来由守寡的嗣母陈氏抚养,父子很少相处在一起。周恩来除6岁时随父到清江住一段时间外,12岁后就在东北伯父那儿就读,后到日本留学,参加革命。父子虽聚少离多,但其感情很深。周贻能一生在贫困中挣扎,十分想念从小离家的儿子,周恩来也非常思念久别的父亲。可是由于激烈的革命风暴使他四处飘移不定,父子无法相见,直到1938年5月,周恩来才暂居武汉。一住下…  相似文献   

14.
从1979年周恩来故居对外开放到1988年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修复,1992年周恩来纪念馆建成开放,再到2008年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各项纪念工程全面结束,到2009年3月5日周恩来诞辰111周年,淮安周恩来纪念地已走过了30年历程。淮安周恩来纪念地由单一到完整,由松散到统一,由简单到成熟,由一般到知名,逐步建设成全国一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并成为全国人民陶冶情操的社会课堂、放飞心灵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这是中国劳动人民和一大批水利专家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创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开凿的从江都(今扬州)到末口(今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此以后不断地开凿整修,直至公元1293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  相似文献   

16.
电影艺术家谢铁骊,1925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清江浦(今淮安市)。他家境清贫,只读了4年小学。13岁随哥哥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演出活动。  相似文献   

17.
1990年,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党史办的工作人员曾北上京城,通过时任文化部新闻局局长的谢冰岩(1909--2007,淮阴城里官元坊人)穿针引线,得以拜访了中顾委常委、原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文献编纂家———班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文献编纂家———班固●张关雄班固(公元32~92年),字孟坚,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班固出身于书香官僚家庭。祖父班官至广平相。父亲班彪官至望都长,是东汉初著名的儒学大师。东汉建武八年(公元32年),班固生于河西(今甘肃)...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字翔宇)在1910年春,12岁时随三伯父周贻谦自江苏淮安顺大运河北上,他们取道山东、天津、跨海到东北辽宁营口牛庄,由牛庄逆辽河而行至辽宁铁岭马蓬沟古渡口登岸,落脚铁岭求学,这是他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进入了少年时代,开始了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今年7月,淮安人民广播电台借台庆五十周年之机,举办了《政(行)风热线》专题研讨会。会上,来自江苏省、淮安市有关职能部门的官员,广播界的同行,对这一档在全国、全省具有示范效应的节目,给予了热情的肯定,中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