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对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趋向的调查,对性别差异、性格特点、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智力特点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出一套科学、系统的大学生职业选择辅导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鼓励校社合作,拓展社会实践渠道,提高职业辅导效率;政府要制定政策,保障大学生职业选择的科学性、高效性;高校应建立科学的职业辅导课程体系,培养积极就业态度;辅导员应适时组建职业兴趣小组,制定职前培训计划,以帮助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科学进行职业定位。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辅导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价值观首先是一种价值观,发挥导向作用;其次是一种标准,既是自我评价和职业选择的标准,也是职业发展的标准;最后是一种信念,贯穿于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全过程。地方性高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由于其特殊性也呈现出一些特点,如何做好地方性高校的职业辅导工作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做好职业辅导定位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逐渐大众化,高校的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让大学生提早认清外部环境,树立正确的就业职业观,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因此,职业辅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职业辅导的必要性、目前职业辅导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职业辅导的问题,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择业。  相似文献   

4.
在对大学生家庭功能、决策风格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家庭和学校职业辅导工作者提供建议和决策,减少大学生在职业决策中遇到的困难,以做出有效的职业决策.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职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不足以应对未来的就业挑战。因此,亟需打开思路,探索职业辅导有效模式,以促进大学生职业认知和职业素养的提升。课程思政为职业辅导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探索构建高职学生职业辅导的新模式,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认知,促进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职业决策生态模型对高校职业辅导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辅导工作开展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明确的工作思路.由于东西方经济成熟水平和文化的差异,简单地套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既不能合理地解释和描述中国大学生的现实择业行为,也不能有效地实施职业指导.通过西方职业理论的适用条件及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环境和个人心理特点,为高校职业辅导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职业生涯心理准备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生涯过渡期的大学生要积极进行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做到自我觉醒,准确定位,弱势解剖,强势积累;全面准备,打造实力;立足现实,尊重理想;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参加职训,笑对挫折.  相似文献   

8.
1.辅导历史溯源 辅导始于职业辅导。1894年乔治·梅里尔(George Merrill)在加州手工艺学校推行的职业辅导是这一教育革新运动的最早开始。但在早期,辅导工作多出现在慈善机构和工业训练中心。1908年由巴森兹(F·Parsons)主持的波士顿职业训练局是其中最负盛名者。巴氏在职业训练局里收了许多失学青年,并按其兴趣、性向,给以适当的职前辅导,以备就业。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资本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运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职业决策困难量表对58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女性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显著高于男性大学生(t=-3.284,P=0.001)。(2)未接受过职业辅导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水平显著高于接受过职业辅导大学生(t=-2.664,P0.01)。(3)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心理资本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34),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4),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与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1)。(4)心理资本在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和职业决策困难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11.4%)。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维护,合理运用心理资本,解决职业决策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团体辅导来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方法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干预,控制组不进行干预。结果团体辅导可以促进大学生对自我的了解,提高自信心,明确职业方向,提高职业决策能力。结论团体辅导可以作为大学生职业辅导的有效方法,对于独立学院的大学生而言,团体辅导是一种更明确、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职业辅导方案。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职技高师院校大学生的从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职校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亟待提高;让学生真正了解职业学校、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从教愿望;职技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设置及其教学质量、职业指导仍需加强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大学生职业生涯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了,而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探讨还远没有结束. 这次研讨会,不啻是一种观念的颠覆,传统的职业辅导大都以"帮助个人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安置职业,并且在职业上获得成功"为主要工作内容,高校老师也一直把它奉为圭臬,而此次研讨会带来的新理念是,职业辅导应该让位于生涯辅导,从帮助来访者做职业方面的决定,发展到帮助来访者学会采取更多行动,为自己的才能赢得更好的职业和个人生活,这是理念的巨大转变,也将进一步引导我国高校负责职业辅导的老师的咨询工作由追求就业率向追求就业质量扩展,向提升学生未来的幸福感转变.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即将到来的九○后大学生入学高峰,通过分析九○后的既有特点,研究现有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问题,从改革职业指导课程、完善职业辅导门诊、推进创业就业实践、优化职业素质测评、健全就业援助准备等方面,为预期出现的九○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寻找有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团体辅导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方法:通过发放问卷筛选出存在职业决策困难的学生,经访谈确定实验组和控制组成员。实验过程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干预,控制组不进行干预。结果:团体辅导可以促进大学生对自我的了解,提高自信心,明确职业方向,提高职业决策能力。结论:团体辅导可以作为大学生职业辅导的有效方法。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职业规划团体辅导是一种更明确、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职业辅导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与职业岗位的契合性,无论是对于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还是对于提高学生就业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人职匹配理论作出概述的基础上,对人职匹配理论的多元价值以及人职匹配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优化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促使大学生职业素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岗位胜任能力要求实现良好对接。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即将到来的九0后大学生入学高峰,通过分析九。后的既有特点,研究现有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问题,从改革职业指导课程、完善职业辅导门诊、推进创业就业实践、优化职业素质测评、健全就业援助准备等方面,为预期出现的九0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寻找有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多数高校就业指导的模式是就业指导部门与心理辅导部门联合起来开展工作,对学生进行就业知识讲授、择业技能培训,为学生提供信息咨询、职业倾向性测验、职业心理辅导,并通过开设《大学生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辅导与咨询服务。并且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团体辅导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方法:通过发放问卷筛选出存在职业决策困难的学生.经访谈确定实验组和控制组成员.实验过程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干预,控制组不进行干预。结果:团体辅导可以促进大学生对自我的了解.提高自信心,明确职业方向,提高职业决策能力。结论:团体辅导可以作为大学生职业辅导的有效方法。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职业规划团体辅导是一种更明确、更具体、更有针时性的职业辅导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高校职业辅导存在重微观安排轻宏观战略,重短期效益轻全程规划,重职业兴趣轻职业价值观等问题。大学生作为国家战略中重要的人力资本,其就业力对于国家综合竞争力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如何走出过去帕森斯式的"就业安置",变革高校职业辅导模式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乃至国家战略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职业辅导的发展演变历史,总结并概括了三类职业辅导理论:职业发展理论、职业选择理论及职业决策理论,并阐述了各种理论在课程中的实际应用,以便为从事高校职业辅导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