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语文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如果仅停留于感性认识上,语文教学就会显得浅薄,理性的思考能让感性之花长盛不衰;理性的高瞻远瞩则需要借助于感性技术来化入学生心灵深处,使之得到文学的滋养.感性与理性应和谐交融.和谐交融的基础是用欣赏文学作品的视角和学语文的视角来解读文本.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感性的技术来演绎理性的内容,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不同的文本,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考也是有所侧重的.  相似文献   

2.
思辨阅读可以使学生的理性思维与理性精神得到发展,也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思辨阅读,从阅读、表达及读写融合三个维度引领学生进行思辨训练。这样教学,契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让学生的阅读由感性走向理性,有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人首先是感性的生命存在,感性活动是人与世界的原初接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感性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生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感性的方式,融感性与理性于一体,促进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进而从实质上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二十六年,其中从事职业中专语文教学工作二十二年,在二十二年的漫长教学过程中,针对职业中专的学生基础知识差、学识浅薄,对学习不感兴趣的特点,慢慢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职业中专学生学习语文教学模式。在授课中,可融知识、趣味于一体进行语文教学,引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从而达到学生学语文的自觉性、兴趣性,引导他们思想从理性走向感性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应该是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专业工作;语文教育界紧迫的任务,便是实实在在下工夫不断提高语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级跳”使我们语文教师的工作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感性升为理性,由低效迈向高效。  相似文献   

6.
李凤 《生活教育》2008,(7):37-38
语文天生浪漫,浪漫的语文召唤师生浪漫的情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制造小小的惊喜,让思想在真实与浪漫中穿行,让情感在感性与理性中交融,让智慧在现实与想象间驰骋,不仅可以真正地理解文本,而且会唤起我们内心对语文、对生活真挚热爱的情感,任我们的心牵着我们的手,在云中漫步,在风中舞蹈。从浅表走向深广,从狭隘走向博大。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应该是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专业工作;语文教育界紧迫的任务,便是实实在在下工夫不断提高语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级跳”使我们语文教师的工作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感性升为理性,由低效迈向高效。  相似文献   

8.
简说语文教学专业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语文教学应该是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专业工作;语文教育界紧迫的任务,便是实实在在下工夫不断提高语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级跳”使我们语文教师的工作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感性升为理性,由低效迈向高效。  相似文献   

9.
语文天生浪漫,浪漫的语文召唤师生浪漫的情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制造小小的惊喜,让思想在真实与浪漫中穿行,让情感托感性与理性中交融,让智慧在现实与想象间驰骋,不仅可以真正地理样文本,而且会唤起我们内心对语文、对生活真挚热爱的情感,任我们的心牵着我们的手,在云中漫步,作风中舞蹈,从浅表走向深广,从狭隘走向博大。  相似文献   

10.
语文天生浪漫,浪漫的语文召唤师生浪漫的情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制造小小的惊喜,让思想在真实与浪漫中穿行,让情感在感性与理性中交融,让智慧在现实与想象间驰骋,不仅可以真正地理解文本,而且会唤起学生内心对语文、对生活真挚热爱的情感,任师生的心牵着师生的手,在云中漫步,在风中舞蹈,从浅表走向深广,从狭隘走向博大。  相似文献   

11.
中西经济类专业教学方法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西经济类专业教学各有特点:中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以教材为中心的结构式和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西方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平等的启发式、以实务为中心的开放式和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中心的创造性教学。我国经济类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需中西兼容,取长补短,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就把情感目标提升到课程目标的维度加以阐述.但当前语文教学中,过于强调工具理性导致了情感教育方式的失灵.情感教育的价值取向应摆脱工具理性的“铁笼”,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效融合,从而实现语文情感教育的价值回归与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既往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大多将生成性教学作为改造教学预设的技术方法所具有的缺陷,提出需要在教学哲学层面构建生成性教学理论。作为教学哲学的生成性教学,是从教学价值澄清入手对现代性教学理论的物化批判,是对"预成论"教学哲学的反思和超越。生成性教学哲学的确立有助于教学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体现了从客观认识论到学生生存发展为本的认识论转变,有助于促进新课改在教师日常教学中的践行。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语文学习的范围也在拓展,语文教育的视野也更加开阔.我们不但学习语言与文学艺术,而且在语文教育中也应该注意一些自然科学知识的修养与传播,在语文学习中学会运用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自主学习,关爱生命,充分发展,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智慧的启迪与心灵的撞击,因此,探索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与途径是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论教师知识的内涵、类型及其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知识根源于教师实践理性,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教师知识的建构应从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性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学生知识、教师自身知识、教育情景知识等七个方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6.
A bstract .  The Schefflerian notion that teaching intentionally tries to bring about knowledge has been spiritedly challenged by Catherine Elgin. Perhaps, in light of our enlightened understanding of the limits of our claim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tific realm, knowledge emerges as too ambitious a goal for teaching to set itself. In this essay, George Pollack explores the maneuvers Israel Scheffler employs to deflect the onslaught of this challenge. Pollack addresses this issue by examining the so-called rationality constraints on teaching championed by Scheffler. The thesis that these constraints are definitive of teaching is, the author argues, not arrived at on conceptual grounds, but draws for its support on the several strands of epistemological reasoning woven together in Scheffler's celebrated work, Conditions of Knowledge . The notion of a dynamically engaged-in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 harnessed to a mutually shared system of beliefs, is shown to take on a heightened prominence.  相似文献   

17.
教学反思是指教学主体审慎地分析、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或麻烦,不断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语文教师角色地位的反思、语文教学内容方面的反思及语文教学过程的反思。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从时间维度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即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河教学后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实践需要语文知识,可语文知识教学却长期低效。主要原因有:不少语文教师的知识视野狭窄;语文知识往往“教不得法”;语文教材缺乏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呈现语文知识的合宜方式。因此,要解决语文知识教学长期无效的问题。只能在充分认识语文知识作用的前提下,认清语文知识的历史和现状,重构语文知识;对待语文知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逐一解决;《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知识的含混表述,应予修改。  相似文献   

19.
关世荣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4):20-21,92
高等职业教育中专业基础课怎么教,树立什么样的教学理念,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是一系列值得我们教学队伍重视的问题。鉴于此,首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学要重视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拿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其次进行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实现教学方式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践教学的实用型;最后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新的课程标准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提出了新的语文知识技能要求,是语文知识内容和要求的变革,而且是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的根本转变。从讨论如何丰富语文课程中知识的形态、分辨语文课程中知识的类型、研究各种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规律入手,寻找一个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