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本文应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中心的专利之星检索系统,获取了国内外陶瓷3D打印专利的分布,通过对申请趋势、主要申请人和研究热点的分析,发现中美两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涵盖了最多的IPC小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B28B1/00领域。陶瓷3D打印技术的产业应用主要集中在工业零部件、航空产业、电子工业等部门。在中国范围内,广东省在研究领域上处于领先地位,有望成为未来陶瓷3D打印产业应用的策源地。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它是一种以数字化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分层离散算法,将金属粉末或塑性物料等可黏合材料进行逐层打印堆叠,最终构造三维实体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专利信息承载着技术、法律、商业等多方面情报,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3D打印作为影响未来制造业的颠覆式新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要推动西安地区制造业由大变强,通过协同创新实现向智能制造转型,有必要了解和研究目前西安3D打印技术的专利现状。本文从专利分析的角度对西安3D打印技术的发展趋势、技术构成、主要申请人、研发团队、法律状态、专利运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以期为西安3D打印技术进行产业优化和发展规划提供分析情报。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数字光处理(DLP)3D打印技术领域全球范围内公开的专利文献进行检索的基础上,对相关专利技术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梳理了数字光处理(DLP)3D打印技术领域专利的发展脉络以及国内重点专利技术演进,对我国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机构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专利地图,从专利类型及时间序列、专利权人及所属技术领域、专利技术生命周期、专利组合、专利授权及法律状态等方面对中国3D打印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3D打印技术已走出技术萌芽状态,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但是,专利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技术领域看,B29C、B22F、B41J、B28B四个领域技术发展较快,其中,B29C和B41J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B22F和B28B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3D打印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将研发重点向技术应用转移。  相似文献   

5.
3D打印技术对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和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为综合全面地揭示3D打印技术的研究热点,研究首先以关键词为切入点将期刊论文与专利文献进行整合,然后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多维尺度聚类,并引入时间维度对聚类确定的信息技术、精密机械、工艺方法和打印材料4个主题领域的关键词词频进行阶段统计,最后依据领域词频的阶段变化对研究现状及热点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3D打印技术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领域,其他主题领域的研究也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国内外3D打印技术的专利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为我国3D打印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打印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3D打印树脂材料在中国范围内的专利申请数据为分析样本,运用专利分析的方法对3D打印树脂材料在主要技术分支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各主要技术分支的重点材料研究方向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8.
三维打印技术是快速成型领域的新兴技术之一,有效挖掘技术专利信息对提升三维打印技术、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对我国三维打印相关的技术专利进行检索,继而运用专利管理地图对我国三维打印技术历年的专利申请数量、主要专利申请人、专利技术IPC以及技术生命周期等相关内容进行研究,以期发现我国三维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并为我国三维打印技术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19)
3D打印技术已取得长足的发展,可以用于实体构件的打印,基于此原理研究出一种能够对管道内壁进行3D打印的打印机。  相似文献   

10.
3D打印是在CAD/CAM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数控技术、精密伺服驱动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速成三维实体模型技术,主要优点是快速、精密。目前,3D打印技术已成功在生物医学、航天航空、装备制造、建筑设计装修等领域得到应用,但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鲜有报导。笔者对3D打印技术开展了一系列测绘应用研究,打印出了漂亮实用的3D地图。  相似文献   

11.
主要基于Web of Science科技论文和Derwent专利文献,利用SATI、SPSS等分析工具,提取文本关键词并构建相异共现矩阵,采用多维聚类方法识别研究热点主题。在继承和发展Naoki Shibata技术机会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科技论文和专利文献研究热点主题的差异来识别金属3D打印的技术机会。研究得出,科技论文和专利文献分别有4个研究热点主题,识别了两大类共4个技术机会。首次基于专利和科技论文研究金属3D打印的技术机会,开拓了金属3D打印的研究视野,对金属3D打印行业的企业战略决策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产业中专利的实施需要良好的技术知识基础并形成有效的技术组合,本文选取3D打印这一战略性新兴技术的专利情报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技术知识基础对专利技术产业化的作用机制,并从专利管理视角提出区域与工艺技术知识基础的界定及其对技术产业化的影响,拓展了知识基础理论在产业创新研究中的应用。[过程/方法]实证研究中,运用孔多塞评价法对中国三省区和3D打印三种主流工艺的专利技术知识基础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从创新网络结构、知识基础规模、知识基础广度、知识基础多元度、知识基础深度五个维度综合对比了在不同区域和工艺基础上推进技术产业化的专利条件与实施潜力。[结果/结论]以3D打印产业为例的研究发现,特定技术在不同区域和工艺上势必存在专利技术知识基础差异,仅从专利数量等单一因素来判断某区域或技术工艺是否具备技术产业化基础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产业规划是不够客观全面的。  相似文献   

13.
伴随全球新兴制造网络的发展,企业间国际知识流动呈现出新特点,其影响因素研究也从关注二元属性要素向网络关系要素转化。为此,基于网络资源观,提出企业资源配置网络影响国际知识流动网络的概念模型,并选取3D打印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基于专利、商业等多源异构数据,采用新兴的二次指派程序方法(QAP),探讨产业发展各阶段影响要素及其演化。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化资源配置网络、价值链资源配置网络和产业制度资源配置网络均对国际知识流动网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其在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效果有所不同。研究揭示了全球化、网络化时代企业间国际知识流动的新规律。  相似文献   

14.
刘云  桂秉修  王小黎 《科研管理》2022,43(11):32-44
技术的发展路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追溯、探明和发现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技术预测提供支持,颠覆性技术作为当前国家战略的关注热点,从发展路径角度分析其特征,探寻其规律,为最终服务颠覆性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三方组结构模型的引文网络分析方法,结合三方组与网络遍历权值的关系,构建了基于网络论文重要性的技术颠覆性程度测度模型,实证研究了3D打印技术的三方组结构特征、网络特征及发展路径特征。研究表明,所构建的颠覆性技术发展路径测度方法能够动态测度较稳定的3D打印颠覆性程度,3D打印技术的颠覆性程度统计峰值出现在2003年,在2003年前稳步提升,2003年后保持稳定;通过三方组分析、网络分析和路径分析表明,在3D打印整体技术的一次颠覆过程中,伴随着其内部子技术的多次颠覆;在内部子技术方面,通过主路径分析发现3D打印技术的“选择性激光烧结”子技术经历了材料应用层面的多次颠覆。  相似文献   

15.
为细化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专利质量的影响过程,尤其针对当前文献较少关注以知识搜索为中介变量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大尺寸硅片等7种集成电路“卡脖子”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基础观,以度数中心度和结构洞代表合作网络结构特征,采用2012—2019年中国这7种技术的发明专利合作数据,构建5组4年期的移动时间窗,并结合考虑期刊影响因子构建企业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企业专利合作网络中,度数中心度与结构洞这两大结构特征对于专利质量存在正向促进作用,知识搜索在其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其深度和宽度增加对于企业专利质量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而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对于企业知识搜索同样具有正向影响。因此,中国的集成电路企业要积极与外部组织展开合作,包括组成商业联盟或构建开放式合作研发平台;加强拓宽和加深知识搜索渠道,构建完善知识获取体系,加强知识储备,促进企业专利质量的提升;此外,加大研发投入,扩充研发人员数量、引进高质量研发人才,提升自身的知识吸收、整合和转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3D打印已经成为国际国内一个新的技术潮流,世界工业强国纷纷将其作为新的产业发展增长点进行培育。从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筛选7 288篇3D打印研究文献,利用SATI工具软件构建高频作者与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并利用Ucinet和SPSS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我国3D打印技术的发展趋势与4个主要研究主题,进而分析我国3D打印技术的多学科研究特征。  相似文献   

17.
摘要: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包含了全球R&D产出的90%以上。本研究选择世界500强工业企业为对象,基于专利计量方法,利用Jaccard系数构建500强工业企业的大型专利共被引强度矩阵,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绘制领军企业的专利共被引网络图谱,评估企业的技术水平、识别企业在同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与技术竞争态势、分析不同行业之间技术发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3D printing techniques, the application of it in microfluidic/Lab-on-a-Chip (LoC) fabri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ttractive. However, to achieve a satisfying printing quality of the target devices, researchers usually require quite an amount of work in calibration trials even for high-end 3D printers. To increase the calib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average priced printers and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 in the microfluidic community, this work has presented a computer vision (CV)-based method for rapid and precise 3D printing calibration with examples on cylindrical hole/post diameters of 0.2–2.4 mm and rectangular hole/post widths of 0.2–1.0 mm by a stereolithography-based 3D printer. Our method is fully automated, which contains five steps and only needs a camera at hand to provide photos for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ecogni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our CV-based method could provide calibrated dimensions with just one print of the specific calibration ruler to meet user desire. The higher resolution of the photo provides a higher precision in calibration. Subsequently, only one more print for the target device is needed after the calibration process. Overall, this work has provided a quick and precise calibration tool for researchers to apply 3D printing in the fabrication of their microfluidic/LoC devices with average price printers. Besides, with our open source calibration software and calibration ruler design file, researchers can modify the specific setting based on customized needs and conduct calibration on any type of 3D printer.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时间活跃度、IPC技术分类、专利权人时间分布和排名、地区分布以及专利分布状态等几方面对3D打印机进行了专利分析,阐述了3D打印的发展状况,并对未来3D打印机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