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欧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组织,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普遍较高。通过对欧盟科技报告的政策和管理进行研究,了解欧盟科研机构设置、科技报告呈交、管理方式、质量控制手段、知识产权政策和开放共享政策,为我国科技报告体系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长三角两省一市出台了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推动了本区域科技合作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长三角还缺乏协调一致的区域性科技创新政策,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本地区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文章在分析总结欧盟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与演变过程、欧盟科技框架计划的特点及管理运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制定长三角科技创新政策时可以借鉴欧盟科技创新政策的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欧盟科技政策既区别于一体化程度较低的区域组织中的科技合作,又区别于单一民族国家的科技政策,具有独特的价值目标和内在结构.欧洲附加价值是欧盟科技政策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前提和价值追求,卓越与聚合作为又一组价值目标以一定的张力共存于欧盟科技政策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随欧盟整体发展战略不同在实践中调适与发展,为其提供知识支撑.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日益相互联系和影响,同时也面临一系列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机遇和挑战。在人类寻求发展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过程中,全球科技合作并与政府间在社会治理上的合作显得极为重要。欧盟科技一体化以及欧盟与其成员国以外国家的科技合作是全球科技合作的典范,对我国广泛参与全球科技合作、融入科学全球化并实现科技创新而言,欧盟科技合作框架计划的规划、实施和管理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提升我国科技发展和国际合作水平为立足点,分析欧盟科技国际合作战略及其经验,提出中国与欧盟开展科技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欧盟科技政策不同于主权国家的科技政策,其政策目标既追求科技进步本身,又要照顾欧洲一体化方向。本文以西方公共政策学"框架化"理论为视角,回顾分析了欧盟在不同历史时期科技政策框架形成的过程。以"框架化"为视角,可以清楚地看出欧盟科技政策框架随着对问题界定不同而不断演化的路径。欧盟委员会是推动欧盟科技政策框架形成的主要力量,但需要借助外力促进框架形成。不同政策框架,对欧盟具体的科技政策工具产生直接影响。当前,欧盟科技政策正处在"社会挑战"和"技术主权"两大框架双重影响之中。以"框架化"为视角,能为我国更好开展对欧盟科技合作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欧盟统一的科技政策始于20世纪80年代,长期以来在提高欧洲社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正在实施的科技研发计划将"负责任创新"纳入政策框架,实现了科技政策由"经济驱动"向"责任架构"的转型。当前,中国正处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欧盟科技政策转型及其相关实践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欧盟科技创新政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和支持计划来促进科技创新,现已取得显著进步。科技创新政策的系统性,反映了欧盟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认识的趋同性;而多样性则体现各成员国具体条件的差异性。考察欧盟科技创新政策的趋势及其主要内容,将有助于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制订及其完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科技报告的建设情况,指出我国科技报告建设面临着发展瓶颈,研究了发展瓶颈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形成原因有:政策因素、管理因素、认识因素、智力因素、经费等条件的限制;通过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结合从事科技报告工作的具体实践,从政策、管理、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系统提出了突破科技报告发展瓶颈的办法措施,具体包括: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管理与建立科技报告会商机制,建立统一的科技报告系统平台,建立科技报告激励机制,完善科技报告培训机制,建立科技报告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科技报告知识产权保护与开放共享平衡机制等,使我国科技报告工作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参与欧盟框架计划的经验、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的国际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科技合作已经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潮流.欧盟框架计划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多国科技合作计划,为了提高中方参与欧盟框架计划范围和程度,本文介绍了中国参与欧盟第五、第六框架计划的现状、特点和基本经验,总结了中方机构参与欧盟框架计划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合作需求,提出了促进中欧科技合作主要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定价:84.00元(含邮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原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坚持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科技事业的方针,多年从事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和综合性的战略研究工作,着力探索研究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战略和政策措施。研究成果以内部刊物--《调研报告》的形式报送各级领导,为国家科技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调研报告精选分为综合发展、科技政策、科技预测、产业科技、农村与区域科技、科技金融、科技统计分析、科技与社会发展8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战略咨询研究肩负国家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院成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肩负着直接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服务的光荣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高端智库、需要科技外脑、需要战略科学家。科技战略咨询研究要围绕推动产业技术革命发挥作用,重点研判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科技创新引发产业变革、制造业智能化、平台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技术、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和对策;要围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发挥作用,重点研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经贸安全、人口安全、公共安全、信息安全问题;要围绕促进科技政策创新发挥作用,加强对各国研发投入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科技金融政策、技术转移政策、科技人才政策、科技合作政策进行比较研究;要围绕服务科学民主决策发挥作用,反映中国和世界潮流、体现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经受实践和历史检验,研究和把握战略需求、产业布局、经济结构、发展规模、建设时序、商业模式,坚持高、新、深、实、准,每类报告都要做到主题鲜明、内容充实、观点清晰、论证有力,还要做到语言生动、自然流畅、简明扼要、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12.
We re-conceptualize the role of science policy makers, envisioning and illustrating their move from being simple investors in scientific projects to entrepreneurs who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entrepreneurial experiments and initiate them. We argue that reframing science policy around the notion of conducting entrepreneurial experiments - experiments that increase the diversity of technical,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in which scientific research is conducted - can provide policy makers with a wider repertoire of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To illustrate the power of this approach, we analyze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HGP) as a set of successful, entrepreneurial experiments in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While not designed as such, the HGP was an experiment in funding a science project across a variety of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including seven public and one private (Celera) research centers. We assess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organizational choices, using a mix of qualitative and econometric analyses to examine their impact on scientific progress. The planning and direction of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show that policy makers can use the levers of entrepreneurial experimentation to transform scientific progress, much as entrepreneurs have transformed economic progress.  相似文献   

13.
在政策工具和创新价值链双重视角下,本文选取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以色列五个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五个国家在政策手段和目的上的特点与差异,以期为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完善给予政策指引。结果表明,五个国家的供给型政策工具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存在过溢现象,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不足。在推动创新价值链各环节中,不同国家在不同环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同一环节运用的政策工具类型存在较大差异。美国、日本和以色列等国家在研究开发阶段运用的政策工具比在商业化与产业化阶段来得多,欧盟和韩国的情况则相反,但五个国家在生产试验阶段运用的政策工具都最少。  相似文献   

14.
对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技术转移制度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并结合美国世邦魏理仕公司的经济评价报告对LBNL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我国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经济环境对科技的影响体现在经济对科技的需求、国家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社会环境对科技影响最深的包括政治因素、法律因素、文化教育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科技政策的制订程序反映了社会经济环境对科技政策影响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6.
判断一项科技成果可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是实现科技成果标准转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标准的评价模型研究,为判断一项科技成果是否具有标准化潜力提供技术方法和具体操作方式。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标准评价模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模型进行实证验证;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和方法可作为判断一项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潜力高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对广东各经济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区域的两子系统综合序参量值呈现较为一致的增长态势,且呈现较高的正相关,科技创新系统综合序参量值比经济发展系统综合序参量值增长得更快;各区域的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两子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耦合度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且近年均达到高度耦合和高度协调耦合阶段,说明广东各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两者的交互作用较强。基于此提出建议:广东各经济区域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产业为载体促进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效益双提升;珠三角地区深化机制体制创新,优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粤东西北地区注重提高科技创新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8.
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是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进行梳理,有利于科技人员了解相关政策,树立信心,加快创新创业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宁 《科学与管理》2012,(3):5-9,15
本文评述了不同经济学学派关于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的观点,强调了制度安排对于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从国家创新系统框架入手,论述了学习在技术创新中的源泉与作用机制,并从反垄断、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政府采购、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企业学习的公共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科技项目中的知识产权政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知识产权政策在促进技术创新和提高经济竞争力方面,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性作用。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科技项目中知识产权政策的演变趋势,探讨了我国科技项目中知识产权政策的主要制度,认为这些政策在促进我国知识产权总量增加,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仍存在着一些制度缺陷和漏洞,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