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是通过发达国家提供低碳技术与资金而建设的减排项目,它作为低碳技术的载体是我国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是CDM项目的大国,为了研究CDM项目在我国分布的区域差异性,首先用聚类法将中国30个省市分为5类区域。然后对各区域2005-2013年CDM项目数量与其技术投入、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关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技术投入对CDM项目分布的影响为负,区域项目数量越多则技术投入的影响越大;经济发展对CDM项目分布则有正向的影响,经济水平越高的区域对环境改善的需求越大从而更愿意投资CDM项目;而产业结构对CDM项目分布的影响亦为正并且是造成CDM项目分布区域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区域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越大则CDM项目的数量越多。  相似文献   

2.
截至2011年8月1日注册成功的中国CDM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CDM项目技术转移的因素运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计量结果表明:项目规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所在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等因素会对技术转移发挥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相似项目规模抑制了技术转移的发生;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起CERs收益对技术转移的激励机制。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随机前沿的区域工业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陈关聚  白永秀 《资源科学》2013,35(8):1593-1600
选取2003-2010年31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技术测度了中国工业全要素水资源使用效率及影响因素,测算了区域工业水资源效率值.研究结果发现:各省份工业水资源效率呈逐年增长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从东部向西部逐渐下降的格局.分层聚类分析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划分为4种效率类型:A类地区在研究期间始终处于效率较高水平;B类地区期初效率不高但增长较快;C类地区效率损失持续较大;D类地区效率处于深度低下水平.研究还发现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工业占GDP比重、科技经费投入对改善水资源效率有正面作用,人均水资源使用量越大的地区浪费越多.建议建立与水资源挂钩的工业项目进入和退出机制,以价格差异化的市场分配机制引导企业节水,增加节水技术和设备研发的投入.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国稳定跨过“结构性减速”阶段的重要动力。基于中国2009-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技术创新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探讨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并进一步分阶段对比分析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技术引进、模仿创新及自主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自主创新最为显著。(2)三种技术创新是否可以提速经济发展取决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增速作用逐渐减缓。(3)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速的作用受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在产业结构既定的前提下,技术创新投入越多,产业结构升级的边际经济效应越小。(4)我国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各产业通过逐步提高其对技术创新投入的承载吸收能力,实现产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进而保证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技术进步是转变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因素,提高我国技术进步首先要分析影响技术进步的因素.通过对我国29个省份技术水平计算以及四大区域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整体看来我国各省技术水平呈增长趋势;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外资投入和产业结构对各区域技术进步影响关系具有差异性,表现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具有负相关作用,FDI已经对我国东、东北和中部地区技术水平呈现出阻碍作用,产业结构对西部地区技术进步作用不显著,对东北地区技术进步具有负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6.
董锋  龙如银 《软科学》2012,26(11):85-89
首先利用DEA方法设计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三大经济区域苏南低碳经济发展最好,苏中其次,苏北最低。然后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聚类结果显示低碳经济发展较好地区为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宿迁;收敛分析表明江苏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变大趋势;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对低碳经济发展为正影响,而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对低碳经济发展为负影响。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CDM项目开发起步较晚,为了能在进行发展策略研究的同时推进黑龙江省CDM项目发展进程,通过黑龙江省与全国CDM项目申报数量进行对比分析,指出黑龙江省目前在项目开发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选择重点项目领域和发展对策等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互联网金融产品众筹为研究对象,从众筹项目选择、项目成果转化和回报以及项目空间分布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主流众筹模式的运行现状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众筹模式的项目选择机制与传统金融模式具有差异性,网络环境下的质量信号显示对于众筹项目选择的成功率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大多数融资成功的项目最终可以实现预期成果,但对投资者的实际回报时间滞后于预期承诺时间。研究还显示,现阶段中国众筹项目的发起范围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9.
《软科学》2019,(8):78-84
结合基于松弛测度的DDF与Luenberger指数分析法,实证探究"一带一路"沿线52国1995~2016年低碳绿色发展现状,并用面板回归分析影响该区域低碳绿色TFP增长的社会经济因素。研究结论:沿线国家低碳绿色发展效率水平整体偏低,且地区间差异比较大;沿线国家低碳绿色TFP年均降幅为-1.33%,技术规模的变化是抑制TFP增长的显著影响力,其余三项分解指标则为促进TFP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劳动力投入、城镇化发展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平方项是促进沿线国家低碳绿色TFP增长的重要作用力,而经济发展、资本投入、外贸发展、能源消费、碳强度、产业结构等影响因素则会阻碍TFP增长,且沿线国家总体经济增长与低碳绿色TFP之间存在着显著的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碳减排问题研究不能不考虑中国区域间经济关联。本文利用最新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结构分解分析对2007—2012年中国区域碳排放强度进行了解析,据此判断中国各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7—2012年中国整体和八大区域的碳排放强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中部区域降幅最高,南部沿海区域降幅最低;(2)中国碳排放强度降幅度较大的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区域,而碳排放强度降幅较小的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区域,碳排放强度下降具有收敛性;(3)得益于节能技术进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转型等,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增加值系数效应、中间投入技术结构效应导致中国碳排放强度降低,而最终需求总规模效应则抑制碳排放强度降低;(4)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对碳排放强度降低的贡献最大,而增加值系数效应、中间投入技术结构效应的贡献却相对较小;(5)中国各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性。未来中国碳减排政策应避免"一刀切",还要注重区域间横向联合减排,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产业投入,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核心技术,减少对高碳性产品的依赖。  相似文献   

11.
低碳技术推广速度决定了低碳经济发展速度。在"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科技政策的倾向与支持对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甚至低碳产品的普及都具有加速意义。低碳经济的引入驱使国家与地方层面都陆续颁布了相应的科技政策,然而,无论是从系统性、操作性以及实际的推动效果看都还有待加强。结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当前低碳技术发展的现状以及区域科技政策的特点,提出结合区域技术与经济基础,有选择地确定减碳技术或碳汇技术进行科技政策制定的路线,增强科技政策引导低碳技术的针对性与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低碳产业技术路线图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技术路线图方法引入到低碳产业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之中,对制定低碳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方法和工具进行了讨论和分析。通过分析低碳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对象和驱动力,明确了路线图的共同愿景和使命。研究表明,在进行低碳技术预见时,采取文献计量分析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技术预见方法,并建立了适合低碳产业需要的问卷指标体系。在对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绘制低碳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方法和范式。在完成路线图的制定工作后,需要建立起定期的更新机制,并阐述了具体的适用于建立低碳产业技术路线图更新机制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梳理和对比欧盟、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我国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完善低碳能源技术政策:通过投资扶植研发、通过政策调节市场、通过统筹实现低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些国际机构和国家在低碳技术领域对专利制度予以了创新探索,建立并运行了低碳技术专利申请与授权的快速通道、低碳技术专利信息分享机制、低碳技术专利发展基金制度.而除这些已有创新外,专利制度还可以围绕低碳技术专利的保护期、低碳技术专利投资制度体系以及低碳技术专利质量监控制度予以创新,以使其能更好地激励和保障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广泛应用,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吴洋  范如国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212-216,250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资源型产业集群内大型和小型两类企业合作开发低碳技术的演化模型,分析两类企业合作的动态演化过程,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进一步分析两类企业的技术水平、企业合作的收益系数和风险系数对两类企业合作开发低碳技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集群内企业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低碳发展与专利制度密切相关。实现低碳发展,需要专利制度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及其应用,但我国专利制度在适应低碳发展需求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在低碳发展背景下,专利制度的价值取向从个体权利为中心转向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并重。基于低碳发展导向,需要对专利制度在专利取得制度、审查标准、运用制度、对外交流制度以及其他制度方面进行变革,以促进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探究及其政策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锦阳 《科研管理》2011,32(6):42-48
低碳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途径,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现实中其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仍有待加强。为提高环境与能源政策的针对性,有必要进一步了解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动力的真实状况。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回顾,提出了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可能的几个动力源,建立了动力源分析框架,然后以浙江某开发区为主开展问卷调查。论文将该调查结果与同时进行的上海某区调查进行横向比较,以考察当前企业低碳活动动力的分布特征;并与1994年许庆瑞研究团队的调查进行纵向比较,以考察动力源的变化和演变特征。最后,本文总结了实证研究的理论涵义,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循环经济发展角度研究了低碳技术及产业发展集成的必要性,对影响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集成动力机制因子进行了必要归类,对其动力机制及其动力因子做进一步详细阐述与论证,进而针对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集成的动力机制构建分析模型.研究发现:环境与资源压力、公众意识需求、政府支持与推动、企业长期发展推动及高管对低碳技术的重视是促进低碳技术与产业发展集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将碳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引入CES生产函数,通过双层嵌套式CES函数的构建,对我国1995—2014年间的低碳技术进步和生产技术进步水平进行测度,证实低碳技术进步对碳减排正向效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考察影响技术进步低碳发展的根本因素所在,以期为我国低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