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依托内在激励理论、控制理论与认知理论,构建了一个跨层次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5个团队共235个在职员工和领导进行调查,通过Mplus检验了精神型领导、员工战略认同、差错反感文化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精神型领导对员工的创新行为有正面影响,而员工战略认同在精神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团队层次的差错反感文化能够影响这一中介作用,在差错反感文化较低的团队,精神型领导通过员工战略认同影响创新行为的正向中介作用更为显著,而在差错反感文化较高的团队,上述正向中介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
基于角色认同理论和行为可塑性理论,以某科研机构的325名员工及其直接领导为调查对象,对领导者的创新支持如何以及何时影响员工的突破性创新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领导创新支持通过激发创新角色认同促进员工的突破性创新行为,即员工的创新角色认同在领导创新支持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地,员工的主动...  相似文献   

3.
阎亮  张治河 《科研管理》2017,38(9):97-105
本文以调查问卷方法对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中间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280份有效员工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与组织承诺在创新氛围与创新行为间起到中介作用;绩效薪酬在组织创新氛围与组织支持感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同时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组织情感承诺与创新行为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为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具有理论贡献,同时为组织提升员工创新行为给予借鉴。  相似文献   

4.
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是综合心理影响的结果,作者对员工参与创新的心理过程进行了归纳,从角色认同理论、自我概念理论和行为规划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员工创新心理因素由创新的角色认同("我是")、创新自我效能感("我能")和创新意愿("我愿")三个因素构成.并提出假设,认为它们与员工创新行为正向相关.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149家企业中的497位员工数据,分别验证了员工创新角色认同、创新自我效能感及创新意愿三者与创新行为的正向相关关系.最后提出管理方面建议:组织应当在组织文化、领导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员工创新角色的形成;同时,培养员工创新的能动性;并且通过必要的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创新意愿.通过三方合力,促进组织中不断涌现出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5.
研究企业中两种典型的社会交换关系:一种是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组织支持感,另一种是员工与领导之间的主管支持感。通过研究两种社会交换关系,分别分析结果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如何通过这两种社会交换关系来影响组织认同。样本来自北京69家企业的294名员工。研究结果发现:组织结果公平只有通过组织支持感来影响组织认同,组织互动公平只有通过主管支持感影响组织认同,组织程序公平可以通过组织支持感和主管支持感两种途径影响组织认同。  相似文献   

6.
基于信息加工理论视角,探讨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development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D-HRMPs)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关系,同时检验工作敬业度的中介作用以及职业认同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3家中小企业773名员工的两阶段调查,结果发现,D-HRMPs既对员工主动创新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也通过工作敬业度对主动创新行为产生间接影响;职业认同不仅正向调节D-HRMPs与主动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而且正向调节D-HRMPs通过工作敬业度的中介来影响主动创新行为的这一中介机制。研究结论揭示诱发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前提和边界条件,可为企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亚军  张军伟  刘汕 《科研管理》2017,38(11):66-74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考察了领导宽恕对员工建言的影响以及建言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与组织支持感的调节效应。本研究以58名部门主管和290名员工为样本,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跨层次被调节的中介效应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领导宽恕对员工建言有积极影响;建言效能感在领导宽恕与员工建言之间起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对建言效能感与员工建言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组织支持感越高,员工建言效能感对其建言行为的正向影响越大;组织支持感调节了建言效能感在领导宽恕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越高,该中介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8,(1):78-82
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了伦理型领导影响基层公务员建言与沉默行为的中介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结果显示:伦理型领导正向预测员工建言、负向预测员工沉默;组织认同对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建言、员工沉默之间的关系起中介作用;依存型自我建构负向调节伦理型领导与组织认同之间的直接关系以及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建言、员工沉默之间的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183份直接领导及其下属的配对数据,探讨了我国企业情景下员工公平感、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支持之间的关系.通过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和层级回归等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员工公平感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员工公平感的不同维度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不同维度影响不同;组织支持在员工公平感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且组织支持在员工公平感的不同维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不同维度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有效激励科研人员创新,通过调研我国中西部科研人员的创新行为,构建组织创新支持影响科研人员创新行为的链式中介效应模型,探究组织创新支持通过影响科研人员创新自我效能感、知识共享进而影响其创新行为的内部机制以及不同影响路径发挥作用的差异.结果 表明:组织创新支持可以直接影响创新行为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创新自我效能感、知识共享在组织创新支持与创新行为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且创新自我效能感通过影响科研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个体的创新行为.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一是重视组织内外部各类创新激励对科研人员创新的重要性,激励科研人员将其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创新中,并给予其开展创新的更多的可能性;二是在组织内外部积极构建创新激励机制和知识共享平台,提高科研人员创新效率;三是组织内外部应注重从科研人员的创新自我效能感、知识共享意愿、知识共享方式等多角度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并确保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影响组织认同的组织因素,并依据不同因素的性质与作用阶段,将其分为组织外部特性和组织内部环境两类。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体的任期阶段,分析了组织因素对个体组织认同过程的影响。以长三角地区十多家企业的289名员工为样本得出:个体的组织认同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组织认同及其影响因素都存在较大差异。最后,基于本研究结论,从管理活动的角度提出了提升个体组织认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组织认同的形成:朋友网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组织认同信息论的观点,员工组织认同主要通过沟通来实现.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的观点,采用个体网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组织中朋友网络结构(规模、强度、范围、地位)对于组织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朋友在组织中分布的部门越广泛,或者处在越高的管理层级,那么个体的组织认同感就越强;②时于和朋友沟通频繁的个体来说,朋友网络地位和文化认同的正相关关系会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对不同类型组织文化与员工组织认同和工作投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认同是组织文化和工作投入的中介变量;创新型文化和支持型文化对员工组织认同和工作投入产生积极影响,而官僚型文化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中国背景下的组织文化认同度模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组织文化的研究领域中,关于文化认同的研究较少,且多停留在论述和讨论阶段.首先对组织文化认同的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继而通过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建构了组织文化认同度的概念模型和测量工具.研究发现,组织文化认同度是由认知层面、情感层面、行为层面和社会化层面四个维度构成的复合结构;同时,所开发的组织文化认同度量表,也通过了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的检验,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5.
员工社会化视角下的组织文化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引入了组织认同和个人一组织价值观契合两个变量.在将组织文化置于社会化过程的视角下,试图研究组织文化社会化与员工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尤其是组织认同和个人一组织价值观契合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从7家国有企业得到的数据结果显示,组织文化社会化程度与员工工作投入和组织公民行为显著正相关,组织认同在两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个人一组织价值观契合则在组织文化社会化与组织认同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旭培  王桢  时勘 《软科学》2011,25(8):82-85,95
为考察组织认同、上级信任感对公务员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选取北京市六家政府机关219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组织认同对帮助和谏言行为均有正向预测作用;上级信任感对帮助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谏言行为预测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上级信任感在组织认同与援助和谏言两种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上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主观幸福感对知识型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钧 《科研管理》2009,30(2):171-178
本文研究了知识型员工主观幸福感对组织认同的影响问题,通过北京、广州、江苏等地的480份问卷测试,揭示了组织声誉、组织认同和积极情感三者的动态关系。结构方程统计结果显示,假设模型拟合指标优于其他替代模型,说明组织声誉直接影响组织认同,并且通过积极情感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组织认同。  相似文献   

18.
员工的反生产行为作为一种负面行为,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从情绪耗竭的角度探讨了服务组织中外部因素(顾客不公平)如何导致员工反生产行为,并分别考察了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对顾客不公平与反生产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采用103名服务员工和26名直接主管的配对问卷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1)顾客不公平与员工指向组织的及指向个体的反生产行为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2)情绪耗竭在顾客不公平与指向组织的反生产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3)组织认同对顾客不公平与情绪耗竭之间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元分析技术为手段,探讨组织认同与非任务绩效间的关系问题,分析相关边界条件的调节效应。研究样本来源于97项国内外研究的108个独立样本(n=35344),且符合元分析标准。结果发现,整体上组织认同与非任务绩效呈中等程度相关关系(r=0.68);基于员工个人特质因素,两者关系强度在性别、任职年限及学历上会呈现细微差别;而在行业、文化背景条件下,差异较大,服务行业员工、中国情境下关系较强。此结果提供了量化的组织认同与非任务绩效的关系估计,研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方向,在提升组织竞争软实力方面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员工管理与顾客管理的整合视角,探讨Guanxi情境下顾客信任企业化的路径,讨论"组织认同"对顾客信任企业化过程的影响。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分析组织认同的三个维度在合情的顾客信任、合理的顾客信任的企业化过程中的差异化影响。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组织认同对顾客信任的企业化过程有调节作用,且组织认同的三个维度分别影响了顾客信任的两种企业化过程。这些发现对组织管理者更好地识别和处理组织的信任关系有借鉴意义,为管理者通过提升员工的组织认同感来实现顾客信任企业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