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探讨新课程对高考的渗透和影响,研究新课标教材与高考命题的关系,已日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从近年的高考命题实践看,高考试题与新课程已经开始接轨了,因此,研究新课程与高考的关系,应成为2006年历史高考复习的重要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2.
李晓风 《中国考试》2007,(8):34-35,50
2007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区首次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随着高中新课程在全国的不断推开,将有越来越多的地区以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为依据命制高考试题。与此同时,两三年内,以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教材为依据的高考命题也将逐渐停止。因此,探讨新课程高考命题将成为高考试题研究及复习备考一个重要任务。研究2007年出现的课程标准卷试题是适应和把握上述高考命题变化和高三教学变化的重要一步。探讨课程标准卷的得失对于完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和学业评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实施不仅会对中学历史教学方式及研究思路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必定会推进高考命题改革。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命题的特点将直接影响历史教学的倾向。近年来高考专题形式命题适应了《新课程标准》高中设置的必修课程专题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设计的要求,体现新课改精神。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和思想文化专题有关的文艺作品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如诗、词、赋、民歌、谚语、剧本、小说等。在新课标形式下,历史教学中要根据高考命题的导向性予以充分重视,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文艺作品,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刘侠 《中国考试》2007,(11):34-36
随着2007年高考的尘埃落定,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率先使用的高考政治课程标准卷呈现在了世人面前.这在高考改革的历史上是令关注高考的人们十分瞩目的事情。今天我们综观课标试卷,无论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山东省命制的文科综合(下称“文综”)试卷,还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广东省命制的单科政治试卷,尽管其形式不尽相同,但他们共同的特点得以充分显现,这就是新课程理念的凸显。分析试题特点.思考试题带给我们的启示,对于在近一两年就将以新课标教材进行高考命题的省市来讲。显得十分必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王兵 《新高考》2007,(11):23-26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9月初江苏省内各地区的高三摸底考试,为我们"知己"提供了第一手鲜活的案例:2007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及上海、江苏六省区的高考历史试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准考纲")及2008年江苏省新高考方案,为我们"知彼"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知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已有三年,与之相应的新高考也将于2007年实行。新课标是在建国后历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而制定的,反映了史学研究和历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前瞻性。在2005年的高考文综试卷中,新课标理念初见端倪,给广大高三师生提供了想象空间。因而,我们认为目前的高考历史复习教学应关注新课标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内弈标准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教学大纲下的历史高考向课程标准下的历史高考转换,实质上是历史高考改革的发展和深化。为推进改革,必须明确转换的方向,进行考查目标、考查内容和考查形式(首先是试题形式)的转换。加强历史高考命题队伍的组织和建设对转换的顺利实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体现了全球史观,而高考命题则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主干知识为基础、围绕史观核心理论组织素材、设计问题,考查考生的历史认知水平与综合能力。下面笔者以2011年高考试题为例,分析、探讨历史新课程高考围绕全球史观命题的特点,并就复习策略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与认识。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新教材、新考试模式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努力探索和研究新课标、教材与高考命题的关系,寻找符合新高考模式下的高考新方法和新视觉,以利于完成我们新课程高考的复习任务。  相似文献   

10.
广东、山东、海南、亍夏四省(区)作为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试验区,2008年,参加了课改后的高考,江苏的首批高中新课程毕业生也参加了2008年新课程高考。随着更多省(区市)进入新课程改革,纵览2008年全国12套历史学科高考试卷,命题有着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新课程考区试卷命题臼趋成熟,非试验区考题明显出现向新课标靠近的痕迹。本文旨在结合2008年全国各省(区币)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的形式与内容,分析新旧课程对学生能力要求的变化以及历史学科备考中的几点思索。  相似文献   

11.
高考作命题历来是广大语教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热门话题,2007年高考作又因首批新课程方案实验的毕业生即将走进考场,新课标语高考大纲首次亮相,最大限度上预示着今后新课程语高考的走向而备受关注,成为焦点。新高考作命题既要处理好与新课标的关系.解决近年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中学语教学,又要符合作命题规律,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必须守正出新。纵观十多年来作命题逐渐暴露的问题,从高中教学实际以及高考作命题科学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我认为2007年的高考作命题应该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数学     
2001年数学高考处在跨世纪的最重要阶段,也处在命题改革,高校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又是即将全面实行新课程标准的前夕。因此,在后一阶段中,如何有效复习,提高高考数学成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自2003年《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颁布后,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在全国各省市逐步铺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决定进一步扩大实验范围:2007年秋季,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和陕西省将全面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2010年以前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推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从历史学科来看,不仅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渗透到“老”高考命题中,而且“老”高考试题中有不少题的观点、图片、材料都直接来自新教材。  相似文献   

14.
刘俊利 《新高考》2008,(4):25-27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试题,其命题依据课程标准,遵照考试大纲。试题超越教材,强调创设新情境和新角度,注重密切联系同学们的现实生活。如何根据这些新变化,确立明确的复习思路,把握复习重点,提高复习效率和高考成绩,是当前很多同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典型试题为例,简析应对新高考的主要策略,以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在命题上除了保持一贯的稳定之外,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值得在2008年高考复习中注意。利用历史常识入题就是这些新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从2004年9月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铺开,而2005年的高考也将在课程改革这一大背景下展开。高中课程改革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情,而高考命题改革也将有计划地不断深化。我们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命题也必将全面地与新课程接轨,具体说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命题的思路将逐渐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与精神;二是命题的内容将逐渐向新课程的知识、线索靠拢。本文拟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入手,对本年度的高考历史科命题提出个人的一些预测和建议。一、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看高考的命题趋势由于新课改提出了许…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的新课标高考试题逐渐向着紧扣教材、考查能力的方向发展,而对能力的考查又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课标教材是对新课程标准内容的具体化,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突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是高中教学的依据,更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新课标卷...  相似文献   

18.
张健涛 《考试周刊》2011,(7):151-151
新课程已开展了三年,在不知不觉中又到了高考复习的阶段,面对新高考,面对新教材,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结合学校的实际,在认真把握新课标的基础上,在新课标的理念下,结合实际情况和兄弟省份的备考方案进行有效性复习。  相似文献   

19.
苏小琳 《教师》2020,(3):99-100
自2018年1月新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普通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历史教育逐渐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多维度地运用初步形成的核心素养,成为当下历史学科教学和教改的重中之重。文章试通过近五年来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历史部分的选择题命题的具体分析和延伸解读,浅析在"新情境"命题环境下引导学生将核心素养运用于多维度的问题解决的重要性和初步策略。  相似文献   

20.
自新课改以来,江苏省的高考历史命题逐渐走出旧有的模式,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命题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突出了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高三教师如何把握新的高考动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呢?除了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外,认真研读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及近年来的高考试卷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本文拟就结合2010年历史考试说明、新课标及2009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对2010年高考作一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