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在一次全国性的校长论坛上,笔者有幸聆听了杭州二中叶翠微校长的报告。他的观点不仅耳目一新,而且令人振奋——他在2005年的述职报告中,曾公然宣称教师的健康第一,家庭第二,事业第三。叶校长是一位有大视野的明白人,他回归了一个常识纠正了一个悖论,首次将教师健康放在首位,首次将教师的生命关怀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在哈尔滨市第五十七中学迈向辉煌的每一个坚实步伐中,无不渗透着校长许银榜务实办学的睿智与卓识。正是由于他的精心策划和精心管理,使以往名不见经传的五十七中学跻身名校之列。多年来,许校长始终将科学、民主、创新、发展的办学思想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之中,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办学之路。许银榜的实践和五十七中的变化,验证了一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高尚的师德是学校教师的立身之本许校长认为,高尚的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并将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之一。学校成立了以许校长为首的师德培训小…  相似文献   

3.
崔燕 《教书育人》2006,(8):45-45
一个和教师并肩瞻望共同愿景的校长,一个满怀希望的人 如果校长总以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姿态出现在教师的视野里,校长就永远被隔离在教师这个群体之外,独自感受高处不胜寒的乏味。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他应该是—个能凝心聚力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4.
曾经听一位校长讲,如果一个校长能在学生心中留下一两件难忘的事,让其终生受益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好校长。同样,如果一位教师能给学生留下一两件记忆深刻的事,让其更好地体昧生活、感悟人生的话,那他也不失为一位好教师。再进一步,如果一个语文教师能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时不时地留给学生一两件记忆深刻的事,给学生教益的话,那么,他也可以算是一位好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5.
校长是谁?当我们将校长看成最优秀的教师时,他已经是“教师”层面发展的顶点。当我们将校长看成教育行政人员的后备力量时,校长的发展轨迹是确定而单向的。当我们将校长看作一个在世的、生活中的一个“人”时,校长像所有的人一样,是一个生命体,他需要获得生命质量的提高、生命内涵的丰富,他需要不断实现生命的成长。这将是“一种主动的生活方式,是人与环境的共同生成,是人  相似文献   

6.
校长言语是实施学校管理的重要条件。学校在制度管理、文件管理等一系列常规管理的过程中,校长言语是添加剂、润滑剂,有着不可替代的补充、调节作用。一个好的校长言语管理应力求做到:不说官话校长和教师虽然共处一个同样的工作环境,但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非正式”接触。校长应当力戒身份语言、报告语言、会议语言,多采用情真意切、轻松和谐的语言向教师传递管理信息。即便是一些正式场合,校长也应注意语言的亲和性及听者心理的可接受性,不说官话,不摆官腔,以拉近与教师的距离。听魏书生的报告就像他在跟你唠嗑。他到40里以外的教委开会从…  相似文献   

7.
梦乡 《吉林教育》2005,(5):20-21
一位好校长能带出一个好班子,一个好班子能带出一支好队伍,一支好队伍能建设一所好学校,因此,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等于一所好学校。”王玖财就是这样一位好校长。自2001年任长岭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以来,他以睿智的目光、超前的理念、创新的思想、卓越的才干和过人的胆识,在短短的四年中,使长岭县教师进修学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使教师进修学校真正成了长岭县基础教育的脊梁,在长岭县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厚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校长,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呢?苏霍姆林斯基从他长期担任校长职务的工作实践中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好校长,首先必须是一个好教师。”这就是说,一个校长必须具备一个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又因为校长是一校之长,他还必须具有比一般教师甚至优秀教师高出一筹的素养。我以为校长应该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强锻炼,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有所作为的校长。  相似文献   

9.
三月二十八日下午,南开区草厂庵小学的一间大教室里坐满了人.市级模范教师靳家彦正在向该校老师介绍他所在的中营小学语文教改的整体设想,汇报他多年的教改情况.他讲得深入浅出,生动透彻,赢得了与会教师的热烈掌声. 报告结束后,草厂庵小学翟校长将一个笔记本赠给靳老师作纪念,  相似文献   

10.
给校长作职业定位,这是专家们的事,似乎毋庸我来置疑.但这并不妨碍教师们在心目中对“顶头上司”——校长作一番形象上的设计。不管怎么说,对教师而言,有一个好的校长总该是一种福气。以我这普通教师的眼光来看,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当一个好校长的最起码的条件,否则,在素有“相轻”传统的文人扎堆的教育界,他是不那么容易立足的。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大港第五中学校长刘炳昭是一位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校长,他热情、大气、勤勉,对教育充满激情。他认为学校的教育质量应实现健康增长,在此前提下,他带领师生不断探索,形成了“多元互动,健康成长课堂”的理念。他倡导健康课堂,坚持不让任何一个教师和学生成为角落里的人,追求教育的幸福和师生的快乐,对教育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理解。刘炳昭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教育需要理想,但不能理想化。我们不一定能成为教育家,但不能没有做教育家的情怀。”这些年来,  相似文献   

1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句话寓意着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如何看待教师?校长要慧眼识人。校长要善于捕捉教师的闪光点,发现和培养优秀教师,识别优秀教师是用好教师、任人唯贤的前提。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最重要的标准不仅看他的学生考了几个第一,参加过几次大赛,也不仅要看他是否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要看他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灵、独立的思想,更要看他是否懂得关爱他人,  相似文献   

13.
需要一颗爱心张庆棣一位青年教师向我倾诉苦恼他所在学校的校长经常说他不会教书,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从不给他好脸色看。听后,我陷入了深思。这位青年教师书教得不够好,大概是事实,应该从他自身查找原因,但我觉得,这位校长的做法也有欠妥之处。作为一个教师,最...  相似文献   

14.
“校长校长一校之长”,官本位色彩太浓,不宜滥用;“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过于虚幻神秘,不敢苟同;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很时髦,但我看未必,问题不那么简单。比较令人信服的一种说法是:“校长应该成为教师的教师。”这后一个“教师”,不是指那些数理化、文史哲专业的教师,而是一种泛称,就像一位学者眼中的市长:他不一定是位专家,但必须是能够团结专家、发挥专家作用的“专家”。中央提出建设几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号召以后,上海交通大学一个课题组专门为此作了研究,提出了九项标准。其中,把“名师荟萃”列为第二条,把…  相似文献   

15.
正学校里,一校之长与教师的距离有多远?我想到了一位历史人物——近代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他的带领下,清华大学在十年之间从一所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跻身国内名牌大学之列。梅贻琦曾说过一句话:"我当清华大学校长很容易,只不过是给教授们泡泡茶、端端凳子罢了。"不久前,有杂志刊发了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柳袁照的一篇文章——《每一个教师都是校长》。柳袁照任职校长十几年,很少在学校大会上作报告,每次大会都是请教师上台发言,开学大会也不例外,一律请教师讲,让教师来布置工作。用柳袁照的话说,学校每个教师都是校长。  相似文献   

16.
一、立足本位,抓住本质,掌握教育教学的科学艺术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一个学校的校长,只有每天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技巧,只有把学校工作的最本质的东西———教学和教育,放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他才能成为一个有威信,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的校长,那你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的教师,好的教学论专家和好的教育者,如果你占着一个校长的位子,认为凭着某种特殊的行政领导的天才就能取得成功,那还是打消这个想当一名好校长的念头。”校长要日复一日地钻研教学教…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职业》2007,(34):109
一个学校的教师是否具有教育使命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有没有教育使命感。倘若校长的教育使命感非常强烈,管理科学,评价公正,那么他所管理的学校就会是一个风气纯正、奋发向上的育人阵地,这所学校的教师就会自觉地形成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教育使命感。倘若校长没有教育使命感,把校长当“官”做,高高地凌驾于教师之上,俯视众生,自己整天跑官场,拉关系,这样的校长只能让懒惰懈怠不求上进的教师觉得舒心,那些事业心责任心很强的教师就会觉得郁郁不平了,长此以往,他们的教育使命感沦落则是必然的了。因此,要提升教师的教育使命感,首先要关注校长的教育使命感。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则报道:某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校长发现A教师的成绩很不理想,与其他教师相差较多,已构成严重的“教学质量事故”。于是,校长立即召开“期中质量报告大会”,在会上指名道姓地对A教师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责令其下次考试缩短与其他教师的差距,否则“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以下岗相威胁)。这让A教师感到无地自容,于是,他拍案而起,当众与校长发生了争执……  相似文献   

19.
柳泽泉 《上海教育》2006,(7A):50-50
在学校组织中,校长是一种特定的角色。他应该首先是一个好教师,同时他要对学校实施有方、有序、有效的管理。这种管理是有思想、有追求、有化、有制度的学校教育管理。而在管理过程中,校长还要有自觉的服务意识,管理与服务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认为,校长与教师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相互理解、支持的、共存共荣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吴安臣 《广东教育》2005,(12):57-57
校长的新学期“第一骂”,许多教师除了压力之外,更增添了恐惧和不安。校长说本学期要实行末位待岗制,这意味着将有人被排除在教师队伍之外,校长甚至说:“如果你不行,我建议你去帮教学成绩好的教师打扫卫生,或当家庭保姆。”此话一出,下面议论纷纷。议论还没结束,校长又添一句:“哪个不听使唤,我就扣他的工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