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从宗教视角出发探索小说中人物的人性,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人物内心的情感冲突以及宗教对人性的影响作用,进而阐释作者浓厚的东方宗教情愫及其对人性的悲悯.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试图对关汉卿杂剧作品《钱大尹智宠谢天香》中主人公谢天香的性格特征及精神世界进行审视观照,深入开掘该人物蕴藏的文化涵义。通过对谢天香人物形象塑造的解读,观察基于其个体的独特情感和人性真实,发现人物本身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并进一步思考该人物所映射的其时代的生活常态和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3.
周朴园是四幕话剧《雷雨》中一个颇具争议性的"核心"人物。他存活于剧本中,是封建大家庭的罪魁祸首,还是旧情难忘的痴心汉,他对情感的流露是虚伪还是真实,学界一直众说纷纭。从人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剖析周朴园的内心情感,挖掘他痛苦的人生选择和隐藏真实而挣扎的无奈情愫,揭示他悲剧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从《人性的枷锁》主人公菲利普生活经历的分析的基础上,可见"人性的枷锁"主要是指情感枷锁、金钱枷锁及宗教枷锁三方面。从《人性的枷锁》中可见毛姆语言犀利,风趣幽默,人物个性鲜明、独特,章节安排合理紧凑的创作思想和风格。  相似文献   

5.
一部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往往能向读者展现出复杂的人性。《白日焰火》不是简单的犯罪片,而是一部表现复杂人性的情感片。情感片就意味着观众要从细微之处去感受事件主人公之间不同的、复杂的情感。仔细分析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全面体会主要人物的挣扎与拯救,深切感受主人公的丰富情感,便可以洞悉影片中吴志贞、张自力、梁志军等主要人物挣扎之痛苦、拯救之艰难、人性之复杂。最终,作品通过主人公的挣扎与拯救,向受众展现了复杂人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奥尼尔经典作品之一《榆树下的欲望》中主要人物的分析,展现出奥尼尔的悲剧论,以及他对贪婪人性的敌对、失望和对唤起人性真实的渴望。他认为人的悲剧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自身性格的弱点和缺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故事试图向人们揭示出,当金钱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时,人的自然情感是怎样被压抑和扭曲的。  相似文献   

7.
源氏和唐璜,同样有着世间罕见之美色,同样深陷情感囹圄,但他们的美色和恋情却是同中有异的。源氏的美是幽玄阴柔的,带着明显的东方审美特质,而唐璜的美则是柔和刚烈的,带有几分叛逆和抗争。在情感方面,源氏和唐璜都经历了恋母情结的纠葛、肉欲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取舍。不同的是,从爱的主动性与被动性方面讲,源氏是主动追求他所心仪的女子,而唐璜面对情欲的诱惑则多了几分克制和被动,这也反映了东西方男色审美文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亨利·菲尔丁的代表作<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从行文结构、人物刻画特点、语言特色三个方面展示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乡村--城市--乡村的行文线索预示着人性由善良单纯到堕落腐化再到善良单纯的回归.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设计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真实,人性的善恶表现得淋漓尽致.小说幽默的语言加上作者第一人称适时的评论是对人性隐性的一面更加深刻的披露.  相似文献   

9.
严盈 《文教资料》2010,(10):22-24
周朴园复杂的人性糅杂了资本主义式的极端自私、凶残冷酷及狡诈贪婪和封建主义的吃人道德礼教,但却也不乏一些尚存的人性和真实情感,这样的矛盾心理和性格。在当时是具有典型性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与妥协性造成的。作者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作品能够揭示人物复杂性格,并揭露社会的根本原因和手法。  相似文献   

10.
巴金创作三篇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历史小说,在将历史真实向艺术虚构转化的过程中,所含强烈的个人情感倾向性体现出其以人民立场衡量历史人物的人民史观;从叙事伦理的角度来看,巴金在叙事时坚持人民伦理的大叙事,但个体自由叙事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文本中;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其笔下的人物形象体现出去英雄化的趋向,展现出巴金一贯的人性立场和对“人”内心世界的关注。在人民史观和人民伦理的大叙事下展现出细微的人性内涵.是这几篇小说不同于一般历史小说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1.
在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中,人性中的理智与情感在不同人物身上有着不同的体现,爱德蒙是纯理性的化身,李尔是情感化的人,考狄利娅是两者结合的典范.从这三种人身上,我们看到了理智的罪恶和情感的灾难以及完美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2.
导演乔丹·皮尔2019年的新作《我们》以美国人的双重身份为情节基础,构思出奇妙的恐怖意象,掀开表象之下真实的人性和社会本质。文章从意象、人物同化的命运和所受的创伤三个角度来分析影片如何进行双重性的书写,展现了影片深度的思想内涵和对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心经》描写的是父女畸恋的故事,其独特的视角阐释了另类的人性,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体现了那个时代“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的特征。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人性与情感的探究来发现张爱玲想要诠释的爱的真谛与人性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了历史小说《曾国藩》和《张之洞》。《曾国藩》比《张之洞》畅销的主要原因就是迎合了大众读者的口味,即表现了历史小说的美学魅力——人性,使读者不仅看到了不同于现实的社会人文风貌而且渴望在历史人物身上寻觅某种精神和情感的共鸣点。这也正是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在人性表现上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5.
《百年孤独》丰富的蕴涵为我们从不同视角加以解读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其中很显明的一个重要主题便是人性的异化问题。从人性层面分析《百年孤独》中的异化群体,具体从爱的能力的缺失导致的情感畸恋、意识的疯癫导致的理性之殇和创造性思维的缺失导致的自我封闭三个方面剖析小说中人物群像,涵盖了人性中的重要方面,为我们更好地把握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严歌苓作品中的底层形象可以根据其作品主题大致分为两类,移民生活中的底层人物和国内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文化浪潮的见证者。他们都是生活贫苦的人,作者通过对他们生活境况的描写以及人性心理的描摹,展现出这些边缘人物生活的窘迫,人性的本真或扭曲,体现出作者深受中国传统和海外移民的双重影响,力图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中对最具矛盾深刻性的身份及情感认同问题予以真实展现与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7.
电影《芙蓉镇》是在同名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宏大的历史叙事关照人性和人情,对人的历史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询。影片把人物放在尖锐环境中去写,多侧面、立体化地展示生活中的小人物,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再现一个时代,还原历史的真实。影片深刻揭示了人物从人性的压抑到生命的搏斗这一动人心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电影<芙蓉镇>是在同名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宏大的历史叙事关照人性和人情,对人的历史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询.影片把人物放在尖锐环境中去写,多侧面、立体化地展示生活中的小人物,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再现一个时代,还原历史的真实.影片深刻揭示了人物从人性的压抑到生命的搏斗这一动人心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的底层文学作品以揭示和批判现实缺陷为内容,将人物命运推向绝境,渲染苦难悲情以凸显其对现实刻画地深刻,这种写作模式严重制约着文学的艺术性和对现实的真实表达。刘庆邦和迟子建以"温情"拓宽了底层文学的表现领域和艺术风格,他们没有拘囿于对外在苦难的详尽描述,而是从人性和情感出发,试图以真善美来表现底层生活的另一面。"温情"作为个体克服苦难、宽慰灵魂的途径让作品在批判现实的同时有了积极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笔者认为。曹禺赋予周朴园丰富的内涵,周朴园不是一个“扁平”的人物.而是一个立体的文学形象。作为一个已经存在的典型形象,自然有其生成的文化背景。因此以文化背景为立足点观照人物。从“人性”的角度审视形象,也许更能还原一个真实的周朴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