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据《三秦都市报》报道,"幼儿园孩子拼爹,嫌家长没车接自己放学",看到近日网上热传的此消息,连日来,不少西安市民反映了小学、幼儿园中存在的各种版本的"拼爹"或"被拼爹":父亲的车不是豪车被歧视,幼儿园作业拼爹娘,老师掌握家长的职务等。近年来,各种"拼爹"事例不断出现在报端,在社会上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透过种种现  相似文献   

2.
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这是"真理",所以,孩子有"病"需家长吃"药"。家长改变了孩子就能改变——这是"硬道理",所以,想要孩子变,家长自己先要改变。但是家长改变远比改变孩子难得多。家长希望孩子优秀,希望解决孩子的问题,要做到的就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原则、  相似文献   

3.
新春将至,湖北省宜城市刘猴镇邓冲小学为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开启了"四大幸福快车"。一是"心理热线咨询车",随时解决留守儿童心灵上的不良"暗疾",让孤僻、冷漠的孩子乐观起来;二是"热诚帮扶真情车",及时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困难,让他们充分感受集体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59):171-172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不仅对培养孩子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孩子凡事都喜欢说"我会做"、"我行",喜欢自己尝试、体验。既然孩子有这种愿望,为什么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呢?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注重"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孩子出错,好像孩子是不能够犯错的,于是,一旦孩子出错,则群起而"教"之;为了防止孩子再出错,还要天天"教",月月"教",一刻也不放松地"教",结果物极必反,终于有一天,家长、老师们发现,自己的"教"失灵了,因而无计可施,无可奈何地叹息:现在的孩子真难"教"!  相似文献   

6.
与孩子交流有这么一个规律:你跟孩子说话时,如果高高在上,肯定不如"蹲下来"的效果好。因为你放下架子"蹲下来",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孩子。"蹲下来",不再是发号施令,不再是吹胡子瞪眼,不再是脱离实际,不再是隔阂多多。"蹲下来",可以了解学情;  相似文献   

7.
《海南教育》2013,(6):22-22
<正>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家长",我们是孩子是学生的家长,并且,我们都在做"家长"。"家长",不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取的名字,也不是学校或老师给我们取的名字。是谁给我们取了这个名字?是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孩子。经过热烈的初恋甜蜜的新婚紧张的期待幸福的惊喜,我们的孩子来到人世。当我们反复琢磨思前想后,全家通过之后确定了孩子的姓名,同时,孩子也用他那第  相似文献   

8.
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家长",我们是孩子是学生的家长,并且,我们都在做"家长"。"家长",不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取的名字,也不是学校或老师给我们取的名字。是谁给我们取了这个名字?是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孩子。经过热烈的初恋甜蜜的新婚紧张的期待幸福的惊喜,我们的孩子来到人世。当我们反复琢磨思前想后,全家通过之后确定了孩子的姓名,同时,孩子也用他那第  相似文献   

9.
<正>在大人眼里毫无价值的"破烂",在小孩子眼里可能都是晶莹的"钻石"。少了胳膊的娃娃,缺了帆的航船,每一样东西后面也许都会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大车没什么了不起,那些车里都没有爸爸。"一位高官失业后,骑摩托车接送女儿上下学,女儿这样安慰他。在孩子眼里,所谓的高官、豪车、巨宅,都比不上亲情。幼儿和成人是不一样的,以至于成人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也"异常陌生"。在这个意义上说,幼儿教育包括家园共育,首先要研究孩子,  相似文献   

10.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文龙特别指出,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是要求他们"听话",但其实这种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创新发展",听话"的孩子未必成才。徐院长指出,不少父母从幼儿阶段就开始教育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1.
正现如今,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加上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需要和男性一样肩负起社会义务和责任,因此,男孩女孩都应该"穷养"。"穷养",不是刻意追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是在物质上对孩子有所限制,让孩子懂得珍惜和奋斗;要从小培养孩子自立和受挫的能力,让孩子懂得任何东西都必须付出劳动才能得来。要培养孩子阳光的心态,接受社会现实,别人拥有的物质财富,自己不要盲目攀比,关键是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创造这些财富。  相似文献   

12.
最近和于漪老师有过一次交流,她对笔者说起一位家长找到她,说自己的孩子在语文考试中碰到一道题目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要求解释"白丁"一词。孩子的答案是"没有文化的人",但标准答案却是"没有学问的人",教师因此判定孩子回答错误。家长就此请教于老师。于老师并不认为孩子的回答  相似文献   

13.
史瑾 《动漫界》2021,(4):12-13
每位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好孩子",但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好孩子"呢?"好孩子"有标准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答案千差万别.所谓的"好"是一个判断性词汇,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体验或外在参考勾勒出心中理想的孩子的样子,"好"寄托的是人们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好孩子"类似于"别人家的孩子",尽管每个人对"好孩子"...  相似文献   

14.
于静宜 《班主任》2011,(1):32-34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在对家长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不停地反思"自己的孩子怎么了",却没有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怎么了",即便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出问题了",也没能理出一个思路并按这个思路去解决问题。几乎所有家长都明确表示"很难找到  相似文献   

15.
成长的烦恼     
李亚男 《家长》2008,(6):6-6
孩子的烦恼,就是家长的烦恼,因为孩子会把自己的烦恼加倍"送"给家长。因此,孩子的"成长的烦恼",也是家长的"成长的烦恼",更何况家长本来也在"成长"——成长为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家长——这就算是成长所必须的代价吧。  相似文献   

16.
如果有人对您说他能"想啥来啥",您一定觉得他是个"半仙",但是在孩子的发展问题上,很多父母都或多或少地"仙化"着自己的期望:别人家孩子琴弹得好,咱们也不能差;别人家的孩子数学学得好,咱们也不能落后;等等。如果仅是想一想也就好了,为此做一些努力也无可厚非,可怕的是,如果孩子努力了却还没有达到父母的目标,父母会责备孩子,认为是孩子主观上不作为,而不是反省自己的目标是不是有问题。这样的父母需要给自己泼一点冷水。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升孩子的责任感、拓展他们的经验,幼儿园会布置一些"亲子小任务"让孩子回家完成,形式有手工操作、材料收集或交流后的书面记录等。面对"亲子小任务",不少家长认为"太难了,孩子做不来,家长吃不消"、"孩子越帮越忙"、"我从不管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学会独立"……幼儿园的亲子小任务似乎成了家长的负担,这并不是幼儿园教育的初衰。那么,让我们一起试试"完成任务五步走",在愉快的氛围中和孩子一起进步!  相似文献   

18.
孩子小时候,我们把他们当作完全不能自理、没有生活知识、不具备独立人格的婴幼儿来"养"。我们养孩子、疼孩子、宠孩子,把孩子看作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跟孩子不分你我。孩子到了八九岁,突然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敢对家长说"不",敢与家长对着干了。这是孩子成长中  相似文献   

19.
有一点童心     
嘻嘻,爸爸当"鼠",宝宝当"猫",白天"猫"追"老鼠",晚上"老鼠"和"猫"同榻而眠。大人要有一点童心才好。有童心的爸妈,孩子因为觉得和自己相类相近相亲,更易发生深厚的亲情和友情。"玩"是小孩子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孩子渴望一个兴味盎然、常在身边的玩伴。爸妈最应该、最合适做孩子的玩伴。有童心的爸妈才会真心实意、全神投入地和孩子玩,而不是敷衍、糊弄地"陪孩子玩玩",因为,他自己也是个玩心很重的大小孩呀!每个人都是生而有童心的,只是有的人当大人,做大人事,拿大人架子,时间大长了,才慢慢把童心磨钝了,丢失了。全心丢失了,…  相似文献   

20.
《甜甜的泥土》一文,以"甜"写"苦",读来使人不觉一番苦涩滋味漫上心头。"奶糖"本是甜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孩子最爱吃那甜甜的奶糖,冒风斗雪送到孩子的学校。王小亮只需"微微思考一下",就明白了这包奶糖源自哪里,出自何人,只有妈妈才知道自己最喜欢吃"奶糖"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