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发挥想象,品味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2.学习抓住鉴赏诗歌的切入点,步步深入鉴赏诗美。3.体会作品深广的主题,感受诗歌的"中国味"。教学重点1.品味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2.抓好切入点,鉴赏诗美。教学难点作品主题的深入探讨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步骤及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1.赏析诗词的意境,品味诗词凝练传神的语言。2.体会作者在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的家园亲情,掌握诗词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比较鉴赏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诗词抒发情感的表现技巧,品味诗词语言和意境。2.同中求异,准确理解,找准比较点,规范表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中国人历来有读诗词的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积雨辋川庄作》和《越中览古》是两首看似很不相关的诗歌,由于备课组课时安排的需要,笔者经过仔细研究,从诗歌绘画美的角度入手,尝试对这两首诗歌进行整合教学。【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分析入手,感悟王维和李白"诗中有画"的绘画美。2.引导学生理解王维诗歌中的禅意和李白诗歌中的情感,掌握通过意象、意境以及对比手法来表现情感的  相似文献   

4.
<正>《春江花月夜》选自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赏析示例",是一篇自学赏析示范文本,因其长篇,且不易理解,故作例文重点赏析。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把握古典诗歌的意象,发挥想象,体会与品味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有了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学习及必修文本诗歌的积累,高二学生对意象、意境等已不再陌生,然而涉及想象与联想,兼以文辞深奥、诗篇偏长,故学生在学习中尤其在意象的分析、意境的把握、意图的  相似文献   

5.
古典诗词之根就在于其意境。只有探明意境才能真正体悟诗歌内在的情感和意蕴。而意象则是诗人为了抒发情感用意比兴寄寓的人、景、事。诗歌的意境正是借助这些意象凸显出来的。教学中,要紧扣"景"象体悟意境;紧扣"人"象丰盈意境;紧扣"事"象生成意境,从而借助意象上位,真正体悟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新课程指导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导学,创设意境、品味意象、体味意境,使学生自主探究,体会诗歌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  相似文献   

7.
意境和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鉴赏中国古典诗歌不能不说到意境,营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说到意境就不能不谈到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构成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重要元素。意象和意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决不能将  相似文献   

8.
<正>一、抓住文章特征,找寻阅读路径不同文体,不同类别的文章有不同的特征,教学时首先要抓住这些特征,学生熟知了不同类别文章的特征,学习时就会"顺藤摸瓜",阅读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如古典诗歌的突出特征是情景交融,意象和意境是古典诗歌的基本要素。阅读古代诗歌,就要引导学生从感受意象意境入手,在分析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造中进入诗境,体会诗情和作者的匠心。如古典诗歌中的咏物诗大多采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具有言在此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联想意象、把握景物的特点""领悟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境,把握情感"三个方面对诗歌中的意境教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理解,希望以此提高诗歌鉴赏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作为意象派领军人物的庞德,其诗作受中国诗歌意象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意象简洁凝练,通过极少的语词表达无穷的意境。本文从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入手,通过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对比来介绍庞德意象诗学的特点,以及庞德诗中意象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结合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实际,从朗读诵读、作家作品、意象意境、斟酌字句四个方面探索"言意统一"下的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策略,切实让学生在古典诗歌的浸润中涵养品性、提升素养,使古典诗歌散发出独具中国文化气息的芬芳。  相似文献   

12.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作用。人教版新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3册阅读部分第一单元教学重点之一是感受、理解、品味诗歌的意象;第三单元教学重点之一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根据冉己的教学实践得知,学生对诗歌中的形象与意象、意象与意境往往含混不清,  相似文献   

13.
<正>在近几年的古典诗词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能够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也能联系到一些意象所蕴含的情感,但在描述诗词意境的特点和情感时,或是茫然失措,或是失之偏颇,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表达。究其原因,则是学生对意境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描述意境的"专业术语"来进行表达。而对于诗歌意境的把握,又直接关系到对诗歌内容情感、手法技巧和语言风格的  相似文献   

14.
古典诗歌鉴赏固然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古典诗词知识的积累,但是如果比较注重赏析的切入点,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诗歌鉴赏,首先要找到赏析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入门之径.只有读懂了意象的含义、意境的氛围,才能明白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或抒发的情感.而古典诗歌构成的最基本要素就是意象和意境,只有打开意象和意境的大门,才能披文入情,开始鉴赏.所以笔者认为初步鉴赏诗歌,首先要学会理解意象和意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成绩卓著,并以其独特的美感成为古今文学作品中的璀璨明珠。近年来,如何开展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成为语文教师所探讨的教学问题。本文从把握诗歌背景、美读、意境、意象以及多媒体运用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总结出鉴赏古典诗歌的策略,从而更好地为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重点:1.从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入手,进而分析全句、全诗的意境。2.运用联想和想象赏析诗歌二、教学难点:1.结合诗歌,理解“意象”和“意境”,“联想”和“想象”的含义。2.本文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来说明的难以言传的意境的。3.作者为什么说《咏柳》一诗是“借咏柳而咏春”?  相似文献   

17.
狄永伟 《考试周刊》2009,(15):38-39
对于诗歌的教学,每个语文老师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本文针对现行诗歌教学中偏重语言的记忆与分析这一现象,提出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把体味意象作为论述的切入口,来探讨分析诗歌的教学方法。意象具有可感性,读者可以从诗歌中描摹的直接形象来品味诗歌的意境。意象具有想象性,读者可以通过对意象的把握来想象体会诗人的心境情感。意象具有情感性,读者可以借助被情感化了的意象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通过意象的可感性、想象性、情感性去品味诗歌,是开启诗歌教学之门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来感知诗歌,在问题的引领下交流、讨论对诗歌的理解。2.品味诗歌语言和意象,感受和理解作者的感情,感知诗歌朦胧神秘美妙又饱含情感的意境。3.培养学生对爱情的客观认识和正确追求的态度情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诗歌文字简约,蕴含丰富。而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特色之一。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个体连接起来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抓住意象进行教学,让学生欣赏古典诗歌之美。  相似文献   

20.
严云晓 《中学文科》2008,(3):121-122
古典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是一个让学生体会美,欣赏关进而品评关、培养关的一个过程。文章从领略古典诗歌的乐(yue)意、体会古典诗歌的情感意蕴、感受古典诗歌的意境、品味古典诗歌的语言四个方面分析了在教学中关育教学过程的完成,以期收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