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有位名师说:"每一堂课不可能是40分钟都精彩,可是必定有几分钟是精彩的。"是呀,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常常有这样的体会。上着上着,由于学生突然的神来之语,使得原本平淡的课堂顿时掀起一片高潮。当然,有时也会因为学生的困惑而激发了我的"临门一射",  相似文献   

2.
点击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谦翔老师有一次给高中的同学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作文乐(苦).几十名同学,没有几个人写"作文乐",多数人都倾诉了作文之苦.这种感觉也可能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传说中,猫有九条命,它可以死八次,用最后一条命来安享晚年。然而人却仅有一条命,失去了,便再也不复存在了。假如人有九条命,生活还是这样吗?假如我有九条命,我想我会肆无忌惮地挥霍它。因为现在的我有着人生最美好的十年,我常常因为我的年轻而自豪,因为我的叛逆而骄傲——那不是很多人能够做到的。如果我真的有九条命,我会不顾一切,去挥霍它们。第一条命,我会用来毁灭所有的篮球,因为我是天生的运动白痴,而篮球的存在,好像是对我自尊的羞辱,它们实在太令我讨厌了,等我有钱了,我要毁灭所有的篮球。第二条命,我会用来“应对”所有欺负过我的人…  相似文献   

4.
零度父爱     
"凌出现,我就想通了",这是大路文章的写法。但是,此文有很好的材料和独特的立意,是可以升格为上乘之作的:第一,将题目改为"星星父爱",同时取代结句中的"零度父爱"--后面的"因为遥远,所以给我以美好与渴望;因为平凡,所以在我生命中有着天长地久似的永恒……"才能升华出来。第二,在写"烟头"时,同时写"星星",当初对"星星"视而不见;经凌点化,"我"豁然开朗。这样,才不会有突兀之感。题记中的"却没"应改为"也"。父爱就像黑夜中的那点星,有足以让人发现的光芒,却没有让人可感触到的温度…… --题记  相似文献   

5.
传说中,猫有九条命,它可以死八次,用最后一条命来安享晚年。然而,人却仅有一条命,失去了,便再也不复存在了。假如人有九条命,生活还是这样吗?假如我有九条命,我想我会肆无忌惮地挥霍它。因为现在的我有着人生最美好的十年,我常常因为我的年轻而自豪,因为我的叛逆而骄傲——那不是很多人能够做到的。如果我真的有九条命,我会不顾一切,去挥霍它们。第一条命,我会用来毁灭所有的篮球,因为我是天生的运动白痴,而篮球的存在,好像是对我自尊的羞辱,它们实在太令我讨厌了,等我有钱了,我要毁灭所有的篮球。第二条命,我会用来“报复”所有欺负过我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顽疾的"解药",我们更是跟那时的"大多数"一样茫然无措。其实,"应试取向"是一种"非常态"的教育。它"要分不要人",经历这样的教育,大多数人的快乐没有了,大多数人的健康没有了,大多数人的未来没有了。陶行知先生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的教育无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国家、民族。都是苦难和没有希望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是对教育本义的一种扭曲和变态。痛定思痛,有识之士纷纷"揭竿而起",不断对"应试取向"进行"反动",于是便有了朱永新和他的"新教育实验",有了  相似文献   

7.
小心:我的脚总是有臭味,不管冬天夏天,不管光脚还是穿棉袜,总是很熏人。平时我喜欢踢足球,但足球队的几个朋友也没有像我这样啊。男同学给我起了个外号叫"臭脚大仙",女同学则喊我"丐帮帮主",座位周围的同学一见到我就捂鼻子。怎么办?苦恼的男孩  相似文献   

8.
我们往往会给作文打这样的比方:主题是作文的"灵魂",材料是作文的"血肉",结构就是作文的"骨架"了,有了坚实的"骨架",文章的"血肉"就有依附,"灵魂"才有寄托。"结构"也是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表达项的重要一环。下面笔者就把这几年在作文这个浩瀚的大海里撷取的几颗珍贝——构思记叙文的结构的几种方法,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9.
我们往往会给作文打这样的比方:主题是作文的"灵魂",材料是作文的"血肉",结构就是作文的"骨架"了,有了坚实的"骨架",文章的"血肉"就有依附,"灵魂"才有寄托,结构也是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表达项的重要一环。下面我就把这几年在作文这个浩瀚的大海里撷取的几颗珍贝——构思记叙文的结构的几种方法,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0.
我们往往会给作文打这样的比方:主题是作文的"灵魂",材料是作文的"血肉",结构就是作文的"骨架"了,有了坚实的"骨架",文章的"血肉"就有依附,"灵魂"才有寄托.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写议论文常常苦于没有材料可写,在很多同学看来,只要有了三四则材料,文章就"内容充实"了。比如谈"责任",甲有责任,乙有责任,丙有责任,因而我们都要有责任;谈"选择",就例举出甲乙丙丁都能做出人生正确选择的事例。这样的议论文毫无道理可讲。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要将中心论点分析透彻,要使文章看起来有条理,就需要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样的认识不能说不对,分论点也的确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论证观点,但很多人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是力求形似而已。比如以"羡慕"为话题写  相似文献   

12.
我总有些纳闷,学校办公会议怎么成了"一言堂",没有了争执声,少了些必要的吵闹,仅有校长一人学习文件,传达上级精神,安排近期学校工作,其他成员都在认真地记笔记。会议接近尾声,要"大家看还有什么事说",结果是"哑口无言",即使是年度考核、评先表模这样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事,也都集体"失语",这样的"和谐"现象令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的家教。钱学森夫妇从来没有给孩子上过政治课,也从来不会跟孩子说"你要这样"或者"不要那样",而是用他们做人做事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影响孩子。有一次,家里的炊事员很郑重地对钱永刚说:"你父亲是个有学问、有文化的人。"钱永刚当时就  相似文献   

14.
古人常把好的文章结尾称为"豹尾",就是说文章结尾要简明有力,使文章升华,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当考生写作时,往往考虑的是题目与开头,而结尾处草率收兵,结果落得虎头蛇尾的惨局.好的结尾会给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之感.因而,文章的结尾应考虑这样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提升到假话的"高度"--从"杨朔散文模式"看假话作文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霆 《天津教育》2002,(7):82-83
孩子的率真、坦诚是与生俱来的,我们说"童言无忌",也往往是在孩子们无意间给成人带来尴尬的时候使用.所以有人会全身心地热爱孩子的真,譬如丰子恺,在他著名的散文<给我的孩子们>中说:"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这样出肝胆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这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  相似文献   

16.
<正>有人说"好的文章是改出来了",在众家写作中,有很多修改文章的故事成为了美谈。"推""敲"二字无人不知,"一字之师"也是家喻户晓,可见文章修改很重要。在作文教学中,很多老师也都知道修改的重要性,可苦于没有切实有效的方法,而导致这片田地荒芜,却无能为力。基于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着训练修改这一环节,采取了一些做法,现总结如下:一、事例要充实,议论才有力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只有  相似文献   

17.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师恩"不言谢》,文章新颖的观点一下子把我吸引了!想想也有道理,教师是一种职业,任何职业无论它有多崇高,首先是一种谋生手段,教书也是这样,我们借此取一份"俸禄",获一个"饭碗"。尽心尽力把书教好,把事做好,才能对得起这份"俸禄",这个"饭碗"。换个角度看,"俸禄""饭碗",即党和人民给教师的报酬,  相似文献   

18.
张开鹏 《班主任》2007,(10):29-29
你有没有这样读过"班主任"呢:"班一主任",或者"班主一任",或者"班主人"。如果没有,那就容我"创造性"地给你趣解一番。"班一主任"。其他单位里常常有李主任、张主任或王主任,而学校里却有着千万个姓  相似文献   

19.
"曾经有一份工作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我回过头……" 很多人可能会猜接下来的是一句无奈的"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怎么怎么",其实,在我的求职经历中,却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难点解读《歌唱二小放牛郎》(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是一首叙事诗。"假装顺从"出现在诗的第三节。"假装顺从",看起来好像很不起眼,不能给人慷慨激昂的感觉,也没有出现在文章最高潮部分,似乎不足以凸显英雄的高大形象。但细细琢磨,它其实是很有张力和表现力的,也是全文中最难把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