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单元概说] 与试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这一单元是新增设的单元。编者将两篇古代文言散文与两篇古代文言小说组成一个单元,意在培养学生文言散文与文言小说的欣赏能力。要注意在第三册第六单元曾经训练过的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立意、形象、语言方面入手欣赏本单元的文言散文与文言小说。其中《逍遥游》、《促织》可以重点从立意入手;《促织》、《柳毅传》  相似文献   

2.
[单元概说] 与试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这一单元是新增设的单元。编者将两篇古代文言散文与两篇古代文言小说组成一个单元,意在培养学生文言散文与文言小说的欣赏能力。要注意在第三册第六单元曾经训练过的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立意、形象、语言方面入手欣赏本单元的文言散文与文言小说。其中《逍遥游》、《促织》可以重点从立意入手;《促织》、《柳毅传》  相似文献   

3.
<正>“回忆性散文”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是在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读中。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六篇回忆性散文:《秋天的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八年级还有五篇:《藤野先生》《我的母亲》《背影》《昆明的雨》《灯笼》,数量可观。教好回忆性散文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但我们看到,很多教师把回忆性散文当作一般的散文在教,甚至当作小说在教,在教学内容的确定、  相似文献   

4.
<正>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阅读策略单元,语文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选取了三篇不同体裁、不同主题的文章——散文《竹节人》、科普文《宇宙生命之谜》、实用文《故宫博物院》,分属不同的学习任务群。六年级学生基本上学会了具体的阅读方法,但尚未学会“不同目的不同读法”的阅读策略,以“有目的地阅读”作为学习主题,旨在培养学生根据学习需要选择适切的阅读方法,实现从学会阅读到会用阅读“做事”。  相似文献   

5.
这册书着重训练记叙能力,兼及说明、议论的起步,认识文体的一些交叉现象。还学习一些诗歌。 第一至第五单元,安排记叙文(含小说、写景散文),第六单元记叙文、说明文混合编排,第七单元的记叙文、议论文混合编排,第八单元安排诗歌,有新诗、古诗。  相似文献   

6.
●文学素养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极大的作用,所以文学欣赏、文学教育理应成为语文教学、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初中语文第六册全部安排文学作品单元,意在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诗歌集中体现文学欣赏的特点、要求,所以置于一册之首。与第三册的诗歌单元相比,第六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展开想像和联想,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第五册已学了不少散文,但作为真正的文学欣赏的散文教学,只有第六册才有。●第五册已有小说单元,提出了小说的三要素,并要求“分析小说,要以人物为中心”,第六册则要求:重点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  相似文献   

7.
散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指诗歌以外的一切写作文体,包括文学作品和科学论文、应用文等。狭义的散文指纯粹的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等并列的文学体裁,即通常所称的文学性散文或艺术散文。新编语文教材重视文学作品的选材,除在各册教材选入大量散文外,而且还在第一二册选有六个单元的古代散文,在第三册侧重选有三个单元现当代散文作品。可以说散文在新教材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小石潭记》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除最后一课是古代诗歌外,前四课都是山水游记性散文,并且在初中阶段的文言散文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从初中语文第六册开始,我们会逐渐接触到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它们同我们曾经学过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有了一些不同,通过前两个诗歌单元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有了一些感受。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疑惑:以前我们掌握的记叙文、说明文、议  相似文献   

10.
《云南教育》2023,(Z1):15-19
<正>沈从文先生一生著作颇丰,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门类和物质文化史研究领域都成绩斐然,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湘行散记》等。从边城走向世界,沈从文先生的创作代表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朴讷、浪漫、传神的一面。我们纪念沈从文先生,是纪念一方美不胜收的文学世界,更是纪念他身上如赤子般不折不从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第六册教科书供初中第三个阶段使用 ,课文主要是文学作品 ,教学目的是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培养审美能力、审美情趣。本文介绍四个文学单元的一些情况。第一单元学习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 ,第二单元学习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学习诗歌和散文 ,都要注重朗读 ,要抓住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还要分析作品技法。第三单元学习古今中外小说名篇 ,要求着重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 ,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 ,把握主题。第四单元学习中外戏剧文学剧本和电影文学剧本 ,学习戏剧要求着重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 ,赏析剧中人物语言 ,在此基础上理解和赏析人物形象 ;学习电影文学剧本要注意运用联想和想像 ,在脑海里还原文字所传达的画面和意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语文课的教学改革中,有的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常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的语文课本按单元编排,不论是散文、记叙文、议论文、诗歌或小说单元,都有可供比较的因素存在。例如:高中语文第一册选了《荷塘月色》、《绿》、《长江三峡》、《雨中登泰山》四篇文章作为散文单元。四篇都是游记,都有写景,而各有特点和侧重。《荷塘月色》和《绿》,语言柔美细腻,富于诗意,读起来琅琅上口;后两篇景物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令人神往。这样就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文章总结出散文的特点,学习了散文的写法。除了单元课文与课文的比较外,还可以选用课外的文章补充比较。如讲授苏洵《六国论》时,可以与同题《六国论》比较。自古以来,很多人读史读到六国灭亡的经过时,莫不  相似文献   

13.
现行中专《语文》通用教材由三个序列分四册按单元编排而成.第四册属文艺鉴赏序列,共五个单元,文学鉴赏部分占其中之四;这四部分对四种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的代表性名作按年代和中外  相似文献   

14.
<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事情要讲究方法,教学也有技巧。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体裁丰富,有诗歌、散文、小说、议论文、说明文、科普文、戏剧等。教学时,把握每种体裁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策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品读散文中的语句,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散文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朴素而优美,自然且富有情韵。这种情韵小学生一下子无法体会出来,需要慢读静思。《月光启蒙》是一篇内蕴丰富的散文,作者是著名的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分析《马的世界》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题。第六单元是描写人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它们分别是冯骥才的散文《珍珠鸟》、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诗人牛汉的代表作《华南虎》、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动物小品《马》和蒲松龄的神奇故事《狼》,这些文章不仅反应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二册训练要点说明张厚感这册书着重训练记叙能力,兼及说明、议论的起步,认识文体的一些交叉现象;还学习一些诗歌。第一至第五单元,安排记叙文(含小说、写景散文),第六单元记叙文、说明文混合编排。第七单元记叙文、议论文混合编排,第八单元安排...  相似文献   

17.
<正>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修身正己",选编的五篇课文分属于写人的记事散文、小说、议论说理文和文言文,从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角度呈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写人的记事散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记述叶圣陶生活中的小事,展现了他的君子之风;小说《驿路梨花》善于剪裁和加工情节,在一波三折、悬念迭生的故事中,表现了善良朴实、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与公德之美;  相似文献   

18.
[单元概说]这是反映古代生活的单元,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走近古代文人骚客的生活,体验他们对人生的认识与评价,对景物特别的观察感受,同时积累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提高欣赏水平。5篇课文,从体裁上看,前3篇是散文,第4篇是寓言,第5篇是古诗。从内容上看,前3篇散文写作特点各不相同,《五柳先生传》重在高超的写人技巧,《小石潭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文学单元修订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六册教科书供初中第三个阶段使用,课文主要是文学作品,教学目的是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审美能力、审美情趣。本文介绍四个文学单元的一些情况。第一单元学习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第二单元学习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学习诗歌和散文,都要注重朗读,要抓住作品中的思想感情,还要分析作品技法。第三单元学习古今中外小说名篇,要求着重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第四单元学习中外戏剧文学剧本和电影文学剧本,学习戏剧要求着重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赏析剧中人物语言,在此基础上理解和赏析人物形象;学习电影文学剧本要注意运用联想和想像,在脑海里还原文字所传达的画面和意境。  相似文献   

20.
王霆 《江西教育》2012,(Z2):47+50
相对于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戏剧文学在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材数量相对较少,选材范围相对狭窄。苏教版初中六册书中,只在九年级下册安排了四篇戏剧作品,分别是《威尼斯商人》《江村小景》《陈毅市长》和《一厘米》。本文以苏教版戏剧单元的教学为例,就如何利用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