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词(preposition),顾名思义是起介绍、媒介作用的词。它的存在使得句中某些词与其他词发生一定的关系。介词又叫前置词,因为它通常放在名词或相当于名词作用的词、短语或从句之前。在茫茫英语语法中,介词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长时间接  相似文献   

2.
<新刻金瓶梅词话>卷首有四首[行香子]词(有学者称之为"四季词"),论者曾用这四首[行香子]来论证金学上重要的问题,包括写作时间、写作地点、作者的身份等.笔者对诸家之说提出质疑,并追溯四首词的真正作者和时代,指出四词来源甚早,研究时应区分隐含作者(implied author)和历史作者.本文的结论是四首词的著作权并不能拨归<金瓶梅>的作者,以前各家基于四首词得出的推论,值得存疑;他们在诠释上的失误,更值得后学警诫.  相似文献   

3.
《醉醒石》作者考———兼与徐复岭先生商榷张清吉《醉醒石》是产生于清初的拟话本小说集。全书辑录短篇小说15篇,约15万字。它以“刻露”、“简练”的文笔描写现实的社会生活,“平话习气,时复逼人”。(鲁迅语)它的作者为谁?300余年来一直是个谜。戴不凡先生...  相似文献   

4.
颜色与生活密切相关。大脑会对不同颜色产生不同的心理表征,从而影响人物的精神。而本文通过对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中的颜色词的分析,探索其与黑人精神的联系,旨在向读者展示作者是如何通过颜色词来反应黑人逐步堕入精神崩溃的深渊;从而反映奴役制对黑人精神层面的迫害。  相似文献   

5.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一反此词牌多写儿女柔情的传统,抒发了作者对国势艰危的关切,对沦陷了的中原的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志无成的不平,和对南宋朝廷腐败无能的愤慨。因而,卓人月评此词:“忠愤之气,拂拂指端。”(《词统》)词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句,被作为哲理名言,广传多引,脍炙人口。人们通常用它来形象的暗示一种无法抗拒的潮流、规律、趋势,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从词的本意理解这句话就全然不同了。较为流行的理解是,认为该句暗  相似文献   

6.
物色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类词。这一类词一方面经常用在色彩学中,另一方面又经常被人们用来表达各种思想感情,所以物色词是言语主体最简洁表达的方式的一种,对于它的研究也理应受到重视。本文对这一类词从历史来源及基本特征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叶娟 《阅读》2014,(47):16-16
<正>叶老师:《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的一首词,你们知道这首词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吗?小问号:老师,我认为是围绕"醉"字来写的。叶老师:对,作者辛弃疾耳闻目睹了农村一家人的快乐生活,渐渐地被迷住了。诗人"醉"在哪里呢?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吧。  相似文献   

8.
有着奇特生活经历的一代文学宗师欧阳修,不独“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赞,记事似司马迁”。而且,还能以质朴自然的抒情词、短小隽永的景物词、直抒胸臆的咏史词以及细腻执着的阖艳词,使词这一文学艺术形体达到了“闽阖浑曲挚”的艺术境界,为北宋词风的奠立,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千古绝唱。清代词论家徐轨谓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这首词便是最典型的例子。我在教这首词时,头脑中立刻浮现出“铁绰极、铜琵琶”的关西大汉形象——其实不仅仅是我,所有的鉴赏者都是如此——这就是这首词的风格和意境对我们的感染和吸引。事实也正是如此,苏轼以诗为词,拓宽了题材,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开创豪放一派。作者把写景、咏史、抒情结合起来,做到情景交融。分析该词的风格和意境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确立了重点难点后,我即刻围绕它,悉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在南宋词中独树一帜,作者针对其词中出现的“愁”进行了研究,探求了其常用的表达方式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得”字的本义是“获得、得到”。它在先秦的意义和语法功能主要有:1.作为词。它的意义有得到、获得。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带宾语,词性为及物动词;当它表“能够、可以”义时,词性为助动词,属于一种半实半虚的词,在句中充当状语。2.作为语素,它表“能、能够”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还表“适合、适应”义。这些功能和用法都是从“得到、获得”义引申而来。3.它还可与“微、无”组成凝固结构;还通“贪”,通“德”。  相似文献   

12.
历来学者对辛弃疾的研究主要都集中在其豪放词之上,却较少有人研究过他的乡村田园词,而在了解了南宋的社会现实之后,我们会发现辛弃疾的乡村田园词有很多与当时社会现实不相符的地方,至此本文以系统概述辛弃疾乡村田园词为基础,对这些词的特点;作者取得的成就;及作者的创作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为什么会出现与当时社会现实不相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不可数名词     
安培 《阅读》2006,(11):40-40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词。它有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之分。可数名词有单复数之分,如:a bag,two bags。而不可数名词,顾名思义,通常没有复数形式,不能在词尾加s或es变复数。我们学过的不可数名词有哪些呢?一起来搜索一下吧!  相似文献   

14.
周庆宝 《阅读》2012,(10):47
同学们,我们在平时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与别人交流时,Yes一词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词。但你知道吗,由于它后面标点的不同,语调的不同,它所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其中的玄机吧!一、当Yes后面是逗号时,表示听话的人对问话的人所问的内容持肯定态度,意为"是的",读降调。例如:  相似文献   

15.
隐逸词是隐逸文学发展到宋代蓬勃兴起的一个文学品种,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通过宋代隐逸词意象典故的选择与阐释,从而透视出宋代隐逸词人别样的隐逸心态。  相似文献   

16.
杨敏 《阅读》2006,(2):38-39
it这个词拼写很简单,但是它的用处可大啦。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的作用吧。[编按]  相似文献   

17.
稼轩词中生命体验式的创作方式揭示了词人浓郁的悲剧意识。悲剧意识在中国文化中主要体现为“柔”。辛词中的悲剧意识体现了这种柔性的力量。它在更深层次上是来源于作者对边缘式的“归正人”的生存处境的体悟与感受 ,正是在这种以“宦游”为主要形式出现的边缘处境中作者揭示出了生存的悲剧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间,"颜值"、"幸福指数"、"匹配率"等词在网络及生活中流传并被大量使用。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词。由"值"、"指数"、"率"、"度"这些数学领域的词构成的新词在生活中被不断创造。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些来自数学中的词进行分析,认为它们属于行业用语的泛化,受社会普遍价值倾向影响,在实际生活使用中形成了固定模式,数学词语意义的泛化以及同普通词语结合使词语量化,是隐性义素显化的结果,它突破自身范围局限,表现出形象性,群体性,双重性和时代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我 觉得议论文有两点在作文教学中应受到特别的强调 ,一是议论文是作者对自己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分析 ,而且 ,这种理解、分析生活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途径和唯一动机 ;二是作者企图通过这种文章去完成对读者的教育。它的“宗旨在于表示作者的见解……包括对于事物的主张或评论 ,以及驳斥别人的主张而申诉自己的主张”。 (叶圣陶《作文论》)即告诉读者 ,在生活的某一领域必须“怎样”或“不应该怎样”。强调这两点就是要告诉学生 ,和所有其他文体一样 ,议论文也自生活中来 ,议论文也必须具备生活的实际意义 ,并且议论文更直接地表现作者对生活的…  相似文献   

20.
英文中有几个词可以翻译成中文的“大学”,每个词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和适用范围。“University”一词是中国的大学在翻译自己学校名时最喜欢使用的词。因为如果你查一下英汉词典,你就会发现它的中文解释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